百科詞條:世界帕金森日 (最后修訂于2009/4/15 5:55:14)[共894字]
摘要: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Parkinson'sDiseaseDay)。世界帕金森病日的由來從1997年開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Parkinson'sDiseaseDay)。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1997年4月11日,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EPDA)在其綱領中宣布,帕金森病患者擁有以下權利:1、被介紹給對帕金森病領域有特殊興趣的醫生的權利;2、接受準確診斷的權利;3、獲得方便的幫助或服務的權利;4、接受長期照顧的權利;5、參與治療過程的權利。世界衛生組織(WHO)支持了世界帕金森病日的確定及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的綱領。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都選擇在4月11日這天舉辦帕金森病主題活動。世界衛生組織還與一些國家政府部門、國際和地區醫學團體合作,共同推動帕金森病的研究與治療。世界帕金森病日歷屆主題第13屆2009年4月11日主題為“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質量”關于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劉寶泉在北京今日美術館“帕金森病與人生”作品展上現場作畫。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顫抖的痛苦:關于帕金森病問與答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一代拳王阿里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顫顫巍巍地舉起奧運火炬的那一幕讓很多人難忘,當時阿里已身患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已成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殺手,而近年來正呈低齡化趨勢。問:帕金森病的癥狀是什么?答: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其癥狀表現為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
- 第四屆清華腦起搏器論壇關注帕金森病
本報訊4月11日,正值世界帕金森病日,由清華大學和北京市科委主辦,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承辦,中國帕金森病協作網、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等協辦的“第四屆清華腦起搏器論壇——世界帕金森病日關愛活動公益活動在清華舉行。該論壇旨在推動全社會關注老年人健康、關注帕金森病,讓更多的人了解腦起搏器是治療帕金森病的最佳神經外科療法。據悉,到2014年底,我國帕金森病患
- 《三指禪》:[卷一]膻中解
胥凈(唐太宗《圣教序》∶“宏濟萬品,典御十方”)。破煩惱網以慧劍(《維摩經》∶“以智能劍,破煩惱網”),生安穩想于化城(《法華經》∶“法華道師于險道中化作一城,疲極之眾,生安穩想)”。廣大乾坤,逍遙世界;舒長日月,容納須彌(《維摩詰經》“以須彌之高廣,納芥子中而不迫窄。”昆侖山西方曰須彌山)。若夫情根不斷,憾種難翻。荊棘叢中,無非苦戚;“葛藤里,絕少安閑。鼻觀壅木樨之香(《羅湖野錄》∶“黃魯直從晦
- 今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我國患者已超250萬
央廣網北京4月11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今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目前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的帕金森病發病率為1.7%,據此推算,我國帕金森病患者已經超過250萬名。由于帕金森病起病隱蔽,患者出現癥狀后的就診時間平均會延遲6.73個月。有數據顯示,臨床上確診帕金森病患者中,有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者人數占比超過八成。另外,有專家表示,再加上環境、遺傳因素,和長期精神壓力等等因素,
- 《醫醫醫》:[卷二]世界對于醫者之醫方
又重矣。醫所以去病衛生也,無論良否,能舍金錢以生乎,抑或天別與醫以金錢乎?奈何世之人壹是皆以要錢為本,壹是皆以一己要錢為本,壹是皆以不愿他人要錢為本,其至一錢如命,或竟要錢不要命,或且得命又思財,此世界之普通病,即所以致醫之病也。在窮乏無告者,猶或可說,而不謂富貴利達者,轉居多數也。可謂不恕之甚矣。非強恕而行世,安得有良醫哉!庸醫殺人,不可勝道,然亦實由重視金錢者之自誤,雖即謂之自殺也。可又況有一
- 血液病醫院派醫療骨干參加“世界紅十字日”義診
在“世界紅十字日”5月8日這天,天津市和平區衛生局組織了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大型義診活動,血液病醫院派出醫療骨干參加了活動。 這天,天津市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金街熱鬧非凡。天津市和平區的醫務工作者本著“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匯集到一起,利用自己豐富的專業知識為人民群眾帶去健康的祝福。 在血液病醫院擺開的長桌前,咨詢的群眾絡繹不絕。醫務人員非常耐心地為每位群眾解答問題,為老人測量血壓,向
- 關愛淋巴瘤患者真情回報社會腫瘤醫院“世界淋巴瘤日”義診活動紀實
在9月15日世界淋巴瘤宣傳日這天,腫瘤醫院院內科舉辦了“世界淋巴瘤日”宣傳教育活動。活動分為知識講座和專家義診兩部分,慕名而來的院內、外數百名患者及家屬積極參予了這次活動。會上,國內著名腫瘤學專家石遠凱教授、淋巴瘤診療中心內科專家何小慧教授以及長期工作在腫瘤專業護理崗位的張淑香護士長作了精彩報告。這些專家、學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播了淋巴瘤的基礎知識、診療過程及日常護理,增強了淋巴瘤患者戰勝疾病
- 世界狂犬病日:三年研究發現新病毒
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狂犬病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病毒性疾病,如果人被感染了狂犬病的動物咬傷和抓傷,就有可能得狂犬病。狂犬病的潛伏期一般為一到三個月,在此期間并不會出現像發燒、耳鳴或麻木等明顯癥狀。一旦過了潛伏期,癥狀加劇最終會導致發狂、抽搐、昏迷和死亡。近期來自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這一領域的最新成果——他們發現了與3年多前剛果三個出血熱相關事件有關的一種新型病毒,這種病毒屬于狂犬病病
- “世界大米中日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12月16日,“世界大米中日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農業大學、日本九州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的專家對世界大米的消費、加工、生產等問題做了研討。世界大米消費量逐漸下降的趨勢是危機還是機遇,持不同觀點的中日兩國教授做了進一步交流。最近幾年來,亞洲地區的人均大米消費量有逐漸減少的傾向,這是關系到亞洲地區的農業、飲食文化和健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何應對這一局面變得越來越迫切。研討會的
- 紀念5.8世界紅十字日我校青年志愿者在行動
何權副省長與我校青年志愿者代表合影活動現場5月8日上午9時,江蘇省紅十字會在西康賓館召開全省各界紀念世界紅十字日暨“關愛農民、共建和諧——紅十字援助進農家”大會。何權副省長、省紅十字會吳錫軍會長出席了啟動儀式,我校團委王玨副書記及二十名青年志愿者代表參加了此次大會。會上,何權副省長指出,要進一步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開展經常性的救助活動,形成比較完備的醫療救助和保障體系。要積極爭取社會各界支持,扎實
- 世界銀屑病日:關注銀屑病遺傳易感性
及生活質量,被比作無法根治的慢性癌癥。目前全球銀屑病患者已達到了1.25億之多,而我國銀屑病患者數量約800萬。2004年7月,來自世界各地的銀屑病患者和非銀屑病患者代表組成了銀屑病指導委員會。同時,由國際銀屑病協會(IFPA)提出,會議一致通過將今后每年10月29日定為“世界銀屑病日。目前世界銀屑病日已被全球各地區所重視,并得到一些國家的官方認可。世界銀屑病日是一個發展項目,有助于提
- 半數帕金森病人生活質量堪憂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宣傳日”,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神經外科楊天明主任醫師說,近年來帕金森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我國每年新增帕金森病患者近10萬人,但半數以上的帕金森病人不到醫院就診,生活質量低下,相當一部分患者治療上陷入誤區。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帕金森病發病率日益增高。最新資料表明,我國有170萬帕金森病患者,其中55歲以上的人群中每100人就有1個帕金森病人,估計每年新增帕金森
- “世界糖尿病日”特別活動——連南瑤寨專家行
世界糖尿病日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于1991年共同發起的,定于每年的11月14日。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題為“關注糖尿病弱勢群體”。國際糖尿病聯盟向全球發出呼吁,希望世界各國的政府、醫療衛生機構及社會各界高度重視貧困地區以及貧窮糖尿病人,讓每一個糖尿病患者都能得到應有的關懷。11月11-12日,由廣東省衛生廳、廣東省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廣東省內分泌學分會、中山大學附
- “世界末日”的夢魘與現實
2012終于來了,該為“世界末日”倒計時了嗎?其實,“世界末日”一直是人類夢魘和現實的復合體,并無多少科學依據。但它也提醒人們,不顧自然規律的人類活動,或許真將引發地球大災難 文/張田勘 踏進2012年的門檻,除了迎新年的歡樂,人們內心似乎還有幾分“糾結”:迄今為止,全球已出版1000多本關于“末日論”的書,還有眾多網站進行“世界末日”的探討,種種理論都把“世界末日”的時間指向2012年。對此
- 聯合國提出首個世界糖尿病日科學家新發現相關基因
11月14日是首個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英國科學家當天宣布,他們新發現了兩種和幼年型糖尿病相關的基因。人體的免疫系統中HLA-DQB1和HLA-DRB1基因的改變,會增加罹患Ⅰ型糖尿病的風險。該項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期刊上。 英國劍橋研究所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對英國和美國的850對基因組進行了比較研究,研究發現,這兩種基因都依附在基因種類豐富的第六對染色體中。這種基因控制的劣質蛋白質,會
- 營養健康產業展恰逢“世界糖尿病日”關注大眾健康
肥胖被列為四大社會問題之首,由肥胖導致的一系列并發癥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其中影響最大就是糖尿病,自1991年起,糖尿病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三大疑難病之一,并把每年的11月14日定為“世界糖尿病日”。2004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題為:“糖尿病與肥胖”。恰逢2006年世界糖尿病日臨近,為增強防治糖尿病、肥胖方面的信息交流,探討這一領域最新產品的發展動態和趨勢,由國家發改委所屬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上
- 我校師生代表參加紀念“五•八”世界紅十字日暨“愛心一元捐”活動
5月8日是世界紅十字日,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由江蘇省紅十字會主辦,南京藝術學院承辦,我校以及南京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四所高校共同協辦的“紀念‘五·八’世界紅十字日暨‘愛心一元捐’活動啟動儀式專場文藝演出”于5月7日晚在南京藝術學院劇場成功舉辦。校團委張同遠副書記、蔣龍魁老師以及50名紅十字志愿者參加了活動。江蘇省人民政府何權副省長,江蘇省紅十字會吳錫軍會長,南京藝術學院馮健親院長,省紅十
- 康復護理干預對帕金森氏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般資料本組男16例,女8例;年齡55~80歲,平均(67.5±2.35)歲,均符合全國第二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帕金森病診斷標準[1]。其中18例為腦血管病所致,6例為其他疾病所致。日常活動能力損傷程度:部分功能障礙8例,ADL為16~21分;明顯活動功能障礙13例,ADL為22~40分;嚴重功能障礙3例,ADL為40分以上。所有病人均給予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正規、系統且有針對性的
- 首鋼醫院參加抗擊艾滋病萬人簽名活動
今年是第19個“世界艾滋病日”。為貫徹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關于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進一步做好防治艾滋病工作,消除人們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11月20日,北京市衛生局、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啟動了“抗擊艾滋,反對歧視”2006年世界艾滋病日萬人簽名活動儀式。11月24日,首鋼醫院醫護人員和部分患者在門診大廳參加由石景山區衛生局組織的“抗擊艾滋,反對歧視”20
- 長期過量飲酒成為繼發性帕金森病重要誘因
新華社西寧4月10日專電(記者王大千)4月11日是第20個“世界帕金森病日。青海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才鼎說,近幾年,到醫院就診的帕金森患者出現年輕化趨勢,而這些患者大多有長期過量飲酒史。因此,防治帕金森病需盡早摒棄過度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并及時就診。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一貫被稱為“老人病。但相關研究也指出,原發帕金森病除了與年齡老化有關
- 研究發現:現代血培養系統能更有效檢測敗血癥
今年的世界敗血癥日WorldSepsisDay剛剛過去。之前,美國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臨床感染疾病》雜志曾發表了一項關于檢測潛在敗血癥患者的一項研究結果,該項研究證明了現代血培養瓶中的抗菌藥物移除裝置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即使患者在采集血樣前48小時內使用了抗菌素,BD公司的BDBACTEC?Plus血培養瓶依然擁有更快、更高的細菌檢出速度和總體檢出率,為敗血癥檢測提
- 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疊加綜合征11例黑質紋狀體病理觀察
2006年08月23日中華神經科雜志2006Vol.39No.4P.250-25410(北京)為了認識帕金森病(PD)和帕金森疊加綜合征黑質紋狀體組織細胞病變及異常蛋白質表達特征。研究者對尸檢證實的5例PD,3例進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3例多系統萎縮(MSA)腦組織標本,進行Gallyas-Braak銀染色,tau、α-synuclein、ubiquitin免疫組化染色。觀察黑質紋狀體組織神經
- 西酞普蘭及認知治療對帕金森病后抑郁的療效
【摘要】目的:探討西酞普蘭及認知治療對帕金森(PD)后抑郁癥的療效。方法:將68例診斷為PD的抑郁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西酞普蘭合并認知治療組35例,單用西酞普蘭組33例,療程6周,于治療前后進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定。結果:兩組治療后HAMD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從第4周起,西酞普蘭合并認知治療組HAMD評分及減分率較單用西酞普蘭組為高。結論:西酞普蘭合并認知治療可以提高療效,縮短療程
- 中國科學家通過干細胞移植緩解帕金森病癥
中國科學家10月20日宣布,他們將人源神經干細胞移植到患帕金森病大鼠的大腦紋狀體,成功緩解了患病大鼠的癥狀。不過,這一技術能否應用于人,還需進一步論證。這項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周專教授說,移植干細胞可減輕患病大鼠的運動功能障礙,是因為它們向大腦紋狀體釋放了一種稱為多巴胺的神經遞質。而病變導致大腦紋狀體多巴胺減少,是帕金森病的一種典型病理特征。在新研究
- 小鼠帕金森病變腦細胞可以逆轉
2006年06月29日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11新的研究發現,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被帕金森病損壞的腦細胞能夠被重新復蘇,并恢復其功能,減少一些重要神經元細胞內蛋白的活動使得病損的細胞得以恢復。也許有一天這種方法可能在治療人類神經疾病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帕金森病是一種以行動僵硬、緩慢和其他身體協調功能失衡為特點的疾病。帕金森病發展的最后結果是產生多巴胺的腦細胞崩解死亡,而多巴胺是大腦細胞傳遞信號的重要
- 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和帕金森病患者嗅覺障礙的對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Vascularparkinsonism,VP)和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患者嗅覺檢查結果的差異。方法:選擇了PD、VP和正常對照組各20例,分別進行嗅覺檢查,包括圖片識別試驗,氣味感知閾值測定,氣味識別試驗氣味再認記憶試驗。比較各組嗅覺障礙的差異。結果:PD組的氣味感知閾值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t=5.34,P<0.05
- 美研發帕金森病疫苗動物實驗效果好
近日,美國科研人員報告說,他們已開發出第一種針對帕金森病的疫苗,并在動物實驗中取得積極效果。但科研人員強調,這種方法要用于人類還有很長過程。帕金森病是由某種變異的蛋白質阻塞腦神經細胞之間的信號傳導而引起,該病患者表現為智力下降、腦功能衰竭直至死亡。早先的研究曾發現,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變異的α突觸核蛋白(神經細胞間的一種傳導物質)大量聚集。新研發的抗帕金森病疫苗由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教授艾利澤·瑪斯里
- 《醫方考》:[卷六痘門第六十九]痘證七日八日九日間所用方藥考
人參黃甘草白芍藥穿山甲當歸川芎木香金銀花皂角刺山楂干姜七八日間,痘色枯淡,不起無漿者,此方主之。痘至七八日,灌膿起脹之時也。若根窩色淡者,責其血弱。不起無漿者,責其氣虛。故用人參、黃、甘草大補其氣。又用當歸、川芎、白芍大補其血。穿山甲、皂角刺、金銀花長于化毒。干姜、木香、山楂長于化滯。《醫方考》明代吳昆公元1584年
- 《醫方考》:[卷六痘門第六十九]痘證七日八日九日間所用方藥考
人參豆蔻(白)白術當歸丁香肉桂濃樸陳皮半夏茯苓附子木香痘出不光澤,不起脹,根窠不紅,表虛里盛者,此方主之。中氣有余,氣血充滿,則痘光澤起發,根窠紅活,表無癢塌之患。中氣不足,則表亦虛,而諸證作矣。是方也,人參、白術、茯苓、當歸,所以補胃;附子、肉桂、丁香、豆蔻,所以溫胃;半夏、木香、陳皮、濃樸,所以調胃。胃,陽明也。陳氏云∶陽明主肌肉,胃氣充足,則肌肉溫暖,自然光澤起脹,而無癢塌之患。亦見道之論也
- 《醫方考》:[卷六痘門第六十九]痘證七日八日九日間所用方藥考
豬尾血(臘月取以新瓦瓶盛,掛于當風陰干為末)牛黃冰片麝香膩粉(各一分)上為細末,一歲者服一字,大者五分,溫水和乳少許調服。痘陷色黑,危困惡候,此方主之。痘之為物,外感穢氣,則陷而入。內食穢物,則凸而出。故豬血、牛黃、麝香,原皆穢物,可以起痘。乃馬牙硝者,所以攻結毒;朱砂、膩粉者,所以攻結熱。冰片則神于行滯而已。是方也,為熱毒倒入臟腑,不得已而用之,以少臥時許,取下惡物如魚腦為吉,然非平劑也。《醫方
- 《醫方考》:[卷六痘門第六十九]痘證七日八日九日間所用方藥考
條芩芍藥升麻(等分)甘草(減半)腸胃熱瀉者,此方主之。糞色黃褐為熱瀉,條芩可以清之,芍藥可以寒之,升麻可以舉之,甘草可以調之。《醫方考》明代吳昆公元1584年
- 《醫方考》:[卷六痘門第六十九]痘證七日八日九日間所用方藥考
紫背荷葉(取霜后搭水者)白僵蠶(取直者炒去絲,各等分)共為末,每服五分,胡荽汁和酒調下。痘已出而復隱,其勢甚危者,此方主之。小兒氣體怯弱,外感不正之氣,則痘已出而復隱。荷葉芬香,可以卻穢,得震卦仰盂之象,可以升其生生之氣,而長養痘瘡。佐以白僵蠶,一以取其就毒化毒,一以取其疏利風痰爾。《醫方考》明代吳昆公元1584年
- 《醫方考》:[卷六痘門第六十九]痘證七日八日九日間所用方藥考
肉豆蔻赤石脂(各三錢)木香枯礬(各一錢)訶子砂仁龍骨(各二錢)七八日間大瀉者,此方主之。痘至七八日,灌膿起脹之時也。若大瀉而虛其中,則痘必陷下而不可為矣。然有濕而瀉,有滑而瀉,有積而瀉。濕而瀉者,宜燥之,枯礬、石脂是也。滑而瀉者,宜澀之,龍骨、訶子是也。積而瀉者,宜消之,豆蔻、砂仁是也。乃木香者,調其滯氣,和其腹中而已。《醫方考》明代吳昆公元1584年
- 《醫方考》:[卷六痘門第六十九]痘證七日八日九日間所用方藥考
痘出陷頂,漿滯不行,或為風久克者,用水楊柳枝葉五升,水一大釜煎湯,先將三分之一置于盆內,以手試之,勿使甚熱,亦勿使過冷。先服宜用湯藥,然后入湯浴洗,漸漸添易,不可太冷。浴洗久許,乃以油紙捻燃燈照之。累累然有起勢,陷處暈暈有絲,此漿影也。漿必滿足,如不滿,又浴如前。若體弱者,只浴洗頭面手足可也。桂巖云∶此猶黃鐘一動,而凍蟄啟戶;東風一吹,而堅冰解腹,始雖二物,竟則同一春也。《醫方考》明代吳昆公元15
- 《醫方考》:[卷六痘門第六十九]痘證七日八日九日間所用方藥考
陳皮青皮(各二錢)訶子(一錢)丁香木香砂仁(各五分)食傷胃寒,嘔吐而瀉者,此方主之。仲景云∶邪既中焦,則既吐且瀉。故用陳皮、青皮理其脾,丁香、木香溫其胃,訶子所以止瀉,砂仁所以消食。《醫方考》明代吳昆公元1584年
- 《醫方考》:[卷六痘門第六十九]痘證七日八日九日間所用方藥考
人參黃甘草肉桂白芍藥當歸川芎連翹貝母山楂陳皮桔梗木香補虛托里,此方通用。人參、黃、甘草,補氣藥也,佐之以山楂、木香,則氣不滯。當歸、川芎、芍藥,補血藥也,佐之以肉桂,則血不滯。桔梗、連翹流氣清熱,陳皮、貝母利氣開痰。《醫方考》明代吳昆公元1584年
- 《醫方考》:[卷六痘門第六十九]痘證七日八日九日間所用方藥考
丁香(九粒)干姜(一錢)痘色灰白不起者,此方主之。氣血原實,或以飲食涼劑,寒其中氣,致痘不起。故只用丁香、干姜以溫中,而不必參、《醫方考》明代吳昆公元1584年
- 《醫方考》:[卷六痘門第六十九]痘證七日八日九日間所用方藥考
木香丁香肉桂人參青皮大腹皮半夏甘草前胡訶子赤茯苓里虛泄瀉而渴者,此方主之。胃虛而寒,則生泄瀉。瀉失津液,則令人渴。是方也,人參、甘草,所以補胃。木香、丁香、肉桂,所以溫胃。腹皮、青皮、半夏、前胡、赤苓,所以調胃。乃訶子者,所以止瀉而生津也。此亦以胃氣為主。蓋胃不虛寒,則瀉自止,津液自生,而渴自除矣。陳文仲云∶腹脹渴者,瀉渴者,足指冷渴者,驚悸渴者,身溫渴者,身熱面白色渴者,寒戰渴不止者,氣急切牙渴
- 《醫方考》:[卷六痘門第六十九]痘證七日八日九日間所用方藥考
附子人參甘草白術干姜胃中虛寒,或又誤服涼藥,瀉而手足厥冷者,此方主之。人參、甘草、白術之甘溫,所以補虛;干姜、附子之辛熱,所以回陽。《醫方考》明代吳昆公元1584年
- 沿用20多年中國人帕金森患病率作重大修正
經過長達6年的跟蹤調查,我國醫學專家日前在國際權威雜志《柳葉刀》撰文指出,65歲以上中國人帕金森患病率男性為1.7%、女性為1.6%。這項調查對沿用20多年的中國人帕金森患病率作出重大修正。由北京協和醫院流行病學教研室主任張振馨教授牽頭,北京、上海、西安三地專家參與的帕金森病研究組自1996年起,在137個城鄉居民區進行了入戶調查和定期隨訪,樣本人群接近3萬人。據張振馨解釋,盡管新報告發病率為既往
- 世界衛生日訪專家:警惕病媒來侵犯
工作。承擔熱帶病門急診和住院患者熱帶病尤其是寄生蟲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和搶救工作。在瘧疾、登革熱、布氏桿菌病、多種寄生蟲病等熱帶病方面的臨床診斷、鑒別診斷及救治中具有豐富經驗。■張思瑋成潔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病媒傳播的疾病,將重點關注向人類或動物傳播大量寄生蟲和病原體的一些最常見病媒及其相關疾病。據了解,病媒傳播的疾病占全部傳染病的17%以上,全球一半以上人口面臨
- 溝通理解關愛,心理和諧健康——中山三院15位知名教授專家積極參加世界精神衛生日義診
我國的精神衛生問題日益突出。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因精神障礙而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逐年增多。精神障礙嚴重威害人們的健康。然而,長期以來,由于精神衛生相關知識普及不夠,民眾對精神疾病的識別率低、對患者偏見與歧視現象較嚴重,以致患者的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得不到充分保障,甚至貽誤治療,造成精神殘疾。世界精神病學協會(WPA)將每年的10月10日定為“世界精神衛生日”,其主旨就是每年的
- 世界哮喘日專家義診活動即將舉行
哮喘是呼吸道常見慢性疾病,也是多發病。它嚴重危害人們身心健康,減弱勞動能力,給很多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嚴重的生理和心理損害和經濟負擔。為此,世界衛生組織設立了“世界哮喘日”這一紀念日活動,目的在于加強全球衛生醫療部門對哮喘病的社會宣傳,將最新的診斷、治療、研究以及預防管理知識向整個社會加以推廣,從而讓人們加強對哮喘病現狀的了解,增強患者及公眾對該疾病的防治和管理。為了更好的宣傳哮喘防治知識,幫助哮喘
- 2005年世界衛生日:珍愛每一個母親和兒童
2005年04月07日WHO世衛組織愉快地宣布健康的母親和兒童為2005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這也是《2005年世界衛生報告》的主題,該報告將于2005年4月7日世界衛生日發表。2005年世界衛生日的口號是“珍愛每一個母親和兒童”,它反映這一現實,即今天,婦女和兒童的健康并不是許多政府和國際社會一項十分優先的重點。作者:自動采集
- 科學家在世界土壤日警告土壤生物滅絕風險
掘泥土的時候到了——以便更好地了解對健康生態系統和人類食物供應至關重要并且可能提供了豐富潛在抗生素資源的土壤生物。這項要求擴大了常常被忽略的關于地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呼吁,被收納進一個為迎接12月5日世界土壤日而推出的論文匯編中。“盡管過去數十年取得了顯著進展,但目前的土壤生態學仍落后于地上生態學。我們對地下世界的了解相對有限。”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土壤生態學家StavrosVeresoglou在發表
- 無煙北醫,健康中國:醫學部舉辦世界無煙日無煙校園健康宣傳活動
2016年5月31日是第29個世界無煙日,《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已正式實施一周年。在醫學部控煙工作辦公室、黨委宣傳部、團委的指導下,醫學部學生會、北京大學《國際衛生與衛生國情概論》課程組聯合于主干道舉辦無煙校園健康宣傳活動。 5月31日中午12:00,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醫學部副主任段麗萍,醫學部黨委副書記李文勝,來到活動現場與近300名同學一起參加活動,積極地響應“無煙校園”的號召。在“我的
- 一院舉行紀念“世界COPD日”大型義診活動
11月17日下午在一院門診大廳舉行了紀念“世界COPD日”大型義診咨詢活動,黑龍江省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附屬一院呼吸內科主任霍建民教授等專家和醫生親臨現場參加義診、咨詢。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常見、多發、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為了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對COPD危害的認識,宣傳COPD防病、治病的科學知識,更有效地預防和治療COPD,黑龍江省醫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黑
- “世界腎臟日”關注高血壓預防腎病
3月12日是第四個“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主題是:穩定降壓,保持腎臟健康!一院腎內科當天將開展咨詢活動,并在腎友會活動上解析腎臟日精神、講解腎臟病的預防、及保健知識。腎內科主任解汝娟教授指出,長期患高血壓易形成血管病變,嚴重損害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高血壓患者不能只盯著看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腎病“形影不離”,高血壓病會引起腎損害,腎臟病變同樣可引起血壓高。 劉女士是機關的一名辦公室人員,3年前在
- 孫逸仙紀念醫院腎內科世界腎臟日義診咨詢活動
3月11日,是國際腎臟病學會(InternationalSocietyofNephrology,ISN)和國際腎臟基金聯合會(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KidneyFoundation,IFKF)聯合提議的第五個“世界腎臟日”。本次腎臟日的宣傳主題為“控制糖尿病,保護您的腎臟(ProtectYourKidney-ControlDiabetes)”。為了更好地宣傳此次活動,
- 關注老年人骨質疏松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的主題
上老人中,發病率約為60%,且女性遠超過男性。骨質疏松癥好發于老年人或停經后婦女,由于骨質緩慢的流失,使骨的密度減少,而易產生骨折,老年人往往只要輕輕跌一跤即發生骨折,增加了發病的危險性。在“世界骨質疏松日”到來之際,畢鄭剛教授呼吁大家要增強防病意識,積極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發生,尤其要對骨折危險人群老年人進行必要的預防和監護,如要預防其跌倒后股骨頸骨折,冬天還可采用穿防滑鞋,臀部護墊等措施。一旦發
- 附屬兒中心舉辦世界肺炎日義診咨詢
為什么孩子總是在秋冬易發肺炎?甲型H1N1流感會轉為肺炎嗎?家長應如何保護孩子免患肺炎?這一系列的問題在11月2日由浦東新區衛生局、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世界健康基金會共同主辦的“讓孩子遠離藍色病菌,迎世博共創美好生活”首個世界肺炎的活動現場得到解答。來自該院內科、呼吸專科的資深專家為家長和兒童進行小兒肺炎醫學常識的咨詢和專題講座,并由醫務志愿者指導家長和孩子學習正確的洗手方式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