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世界艾滋病日
摘要: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2013年12月1日是第26個世界艾滋病日,宣傳主題是“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共抗艾滋共擔責任共享未來”。世界艾滋病日的由來1988年,聯合國大會深感關切后天免疫喪失綜合癥(艾滋病)已廣泛流行,波及世界所有地區。大會注意到世界衛生組織已宣布1988年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強調為這一天開展適當活動的重要意義。為了提高公眾對艾滋病危害的認識,更有效地喚醒人們采取措施預防艾滋病的傳播和蔓延,世界衛生組織1988年1月確定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號召各國在這一天舉辦各種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自世界艾滋病日設立以來,每年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關于艾滋病近年來,艾滋病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11月23日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目前全球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人數已經達到3940萬,比2003年增加了160萬人,為歷史最高紀錄。報告估計,在2004年中,有310萬人死于艾滋病,比2003年增加了20萬人,創下了單年死亡人數的最高紀錄;新增49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超過了2003年的48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訂于2013/12/2 11:43:51 2339字 ]
相關詞條:
- 世界艾滋病日
拼音:shìjièàizībìngrì英文:WorldAIDSDay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2013年12月1日是第26個世界艾滋病日,宣傳主題是“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共抗艾滋共擔責任共享未來”。世界艾滋病日的由來:1988年,聯合國大會深感關切后天免疫喪失綜合癥(艾滋病)已廣泛流行,波及世界所有地區。大會注意到世界衛生組織已宣布1988年12月1日為...
- 艾滋病防治條例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故意傳播艾滋病的,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七章附則第六十三條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艾滋病,是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引起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對吸毒成癮者的藥物維持治療,是指在批準開辦戒毒治療業務的醫療衛生機構中,選用合適的藥物,對吸毒成癮者進行維持治療,以減輕對毒品的依賴,減少注射吸毒引起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和擴散,減少毒品成癮引...
- 2010年艾滋病防治項目管理方案
據本地情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計劃,動員街道和鄉鎮基層政府主動參與,充分利用當地現有資源,組織落實好各項活動。要充分發揮城鄉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的作用,在城鄉社區或行政村內設置艾滋病宣傳欄,利用世界艾滋病日、禁毒日等契機,結合所轄居民和村民實際情況和特點,開展對所轄居民和村民的專題宣傳活動,普及防治知識和政策。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積極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或集中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大眾的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
- 全國結核菌/艾滋病病毒雙重感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拼音:英文:《全國結核菌/艾滋病病毒雙重感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由衛生部于2010年8月3日衛辦疾控發〔2010〕126號發布。全國結核菌/艾滋病病毒雙重感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結核菌/艾滋病病毒雙重感染(以下簡稱TB/HIV雙重感染)是我國結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為進一步加強全國TB/HIV雙重感染防治工作,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一、工作目標建立和完善全國TB/HIV雙...
- 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動計劃
拼音:zhōngguóèzhìyǔfángzhìàizībìng“shíèrwǔ”xíngdòngjìhuá英文:《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動計劃》由國務院辦公廳于2012年1月13日國辦發〔2012〕4號印發,2016年初對本計劃執行效果進行評估。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動計劃為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4...
- 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
情況隨訪情況:填寫方法同前所述。如已失訪,請填寫失訪原因。存活情況:填寫方法同前所述。轉介服務:填寫方法同前所述。生長發育:請按登記卡單位填寫相應的數值。年齡別體重、年齡別身長及身長別體重的評價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兒童生長發育標準(2005年版)進行。年齡別體重、年齡別身長及身長別體重若低于2個標準差(–2s),評價為下;在上、下2個標準差之間,(≥–2s~2s),評價為中;等于或高于2個標準差(≥2...
- 艾滋病
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將由1996年的35萬例增加到200多萬例...
- 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修訂)
拼音:yùfángàizībìngmǔyīngchuánbōgōngzuòshíshīfāngàn(xiūdìng)英文: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修訂)為落實《艾滋病防治條例》,實現《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6-2010)》的目標,進一步推進全國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特修訂《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試行)》。一、目標(一)總目標。提高人群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意識,預...
- 愛滋病
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將由1996年的35萬例增加到200多萬例...
- HIV病毒攜帶
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將由1996年的35萬例增加到200多萬例...
- AIDS
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將由1996年的35萬例增加到200多萬例...
- 獲得性免疫功能喪失癥
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將由1996年的35萬例增加到200多萬例...
- HIV感染
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將由1996年的35萬例增加到200多萬例...
-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
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將由1996年的35萬例增加到200多萬例...
-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將由1996年的35萬例增加到200多萬例...
-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神經系統表現
和死亡人數分別為880例和496例,而2001年和2002年兩年合計報告的艾滋病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為1742例和716例,2002年全年報告艾滋病病例數比2001年增長44%。2003年12月1日,由中國衛生部和聯合國艾滋病中國專題組聯合發布的《中國艾滋病防治聯合評估報告》顯示,中國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約84萬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約8萬例,分布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遍布社會各階層。2005...
-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表現
和死亡人數分別為880例和496例,而2001年和2002年兩年合計報告的艾滋病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為1742例和716例,2002年全年報告艾滋病病例數比2001年增長44%。2003年12月1日,由中國衛生部和聯合國艾滋病中國專題組聯合發布的《中國艾滋病防治聯合評估報告》顯示,中國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約84萬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約8萬例,分布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遍布社會各階層。2005...
-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臨床路徑(2012年版)
拼音:àizībìnghébìngfèibāozǐjūnfèiyánlínchuánglùjìng(2012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臨床路徑(2012年版)》由衛生部于2012年8月31日《關于印發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個艾滋病機會感染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12〕107號)印發。發布通知:關于印發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個艾滋病機會感染病種臨...
- 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試行)
拼音:yīwùrényuánàizībìngbìngdúzhíyèbàolùfánghùgōngzuòzhǐdǎoyuánzé(shìxíng)英文:《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試行)》自2004年6月1日起實施。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維護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有效預防醫務人員在工作中發生職業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指導原則。第二條本指導原則所稱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是指醫務人員從事診療...
- 艾滋病的消化系統損害
失防衛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病原體,導致頑固的機會性感染、惡性腫瘤和神經系統損害等,最終導致死亡。HIV包括HIV-Ⅰ,HIV-Ⅱ兩種亞型。后者是導致西非(如象牙海岸、幾內亞等)AIDS的主要原因,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AIDS感染主要是HIV-Ⅰ引起。HIV可在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乳汁、眼淚、骨髓液、尿液、腦脊液等體液及腦、皮膚、淋巴結、骨髓等組織中分離。HIV對熱敏感,在56℃下經30mi...
-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消化系統損害
失防衛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病原體,導致頑固的機會性感染、惡性腫瘤和神經系統損害等,最終導致死亡。HIV包括HIV-Ⅰ,HIV-Ⅱ兩種亞型。后者是導致西非(如象牙海岸、幾內亞等)AIDS的主要原因,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AIDS感染主要是HIV-Ⅰ引起。HIV可在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乳汁、眼淚、骨髓液、尿液、腦脊液等體液及腦、皮膚、淋巴結、骨髓等組織中分離。HIV對熱敏感,在56℃下經30mi...
- 艾滋病合并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臨床路徑(2012年版)
拼音:àizībìnghébìngjùxìbāobìngdúshìwǎngmóyánlínchuánglùjìng(2012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艾滋病合并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臨床路徑(2012年版)》由衛生部于2012年8月31日《關于印發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個艾滋病機會感染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12〕107號)印發。發布通知:關于印發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個...
- 艾滋病監測管理的若干規定
拼音:àizībìngjiāncèguǎnlǐderuògànguīdìng1987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準。1988年1月14日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第一條為預防艾滋病從國外傳入或者在我國發生和流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指艾滋病監測管理的對象是:(一)艾滋病病人;(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三)疑似艾滋病病人及與第(一)項、第(二)項所指人員有密切接觸者;(四)被艾滋病...
- 艾滋病合并活動性結核病臨床路徑(2012年版)
拼音:àizībìnghébìnghuódòngxìngjiéhébìnglínchuánglùjìng(2012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艾滋病合并活動性結核病臨床路徑(2012年版)》由衛生部于2012年8月31日《關于印發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個艾滋病機會感染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12〕107號)印發。發布通知:關于印發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個艾滋病機會感染...
- 艾滋病合并細菌性肺炎臨床路徑(2012年版)
拼音:àizībìnghébìngxìjūnxìngfèiyánlínchuánglùjìng(2012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艾滋病合并細菌性肺炎臨床路徑(2012年版)》由衛生部于2012年8月31日《關于印發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個艾滋病機會感染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12〕107號)印發。發布通知:關于印發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個艾滋病機會感染病種臨床路徑的...
- 艾滋病合并馬尼菲青霉菌病臨床路徑(2012年版)
拼音:àizībìnghébìngmǎnífēiqīngméijūnbìnglínchuánglùjìng(2012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艾滋病合并馬尼菲青霉菌病臨床路徑(2012年版)》由衛生部于2012年8月31日《關于印發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個艾滋病機會感染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12〕107號)印發。發布通知:關于印發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個艾滋病機會感...
- 艾滋病合并新型隱球菌腦膜炎臨床路徑(2012年版)
拼音:àizībìnghébìngxīnxíngyǐnqiújūnnǎomóyánlínchuánglùjìng(2012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艾滋病合并新型隱球菌腦膜炎臨床路徑(2012年版)》由衛生部于2012年8月31日《關于印發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個艾滋病機會感染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12〕107號)印發。發布通知:關于印發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個艾...
- 艾滋病·肺腎陰虛證
器官移植者,非法采供血者為高危人群。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
- 艾滋病·脾腎兩虛證
器官移植者,非法采供血者為高危人群。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
- 艾滋病·脾胃虛弱證
器官移植者,非法采供血者為高危人群。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
- 艾滋病·氣虛血瘀證
器官移植者,非法采供血者為高危人群。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
- 艾滋病·痰蒙心竅證
器官移植者,非法采供血者為高危人群。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
- 艾滋病·肺衛受邪證
疫缺陷綜合征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手段,幾無救治成功的病例。艾滋病是繼癌癥后出現的又一致命性疾病,由于其傳播性強,發病迅猛,死亡率高,而被稱之為“超級癌癥”、“世界瘟疫”。1981年在美國男同性戀中首次被發現以來,很快席卷全球。截至1991年5月1日,全球艾滋病數已累計達35萬9千例,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估計,到2000年,僅亞洲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數,將由1996年的35萬例增加到200多萬例...
- 艾滋病毒
乏等癥狀。晚期艾滋病有平時罕見的卡氏肺囊蟲肺炎和卡波濟肉瘤等,這兩種并發癥常成為艾滋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此病傳播可能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同性戀和吸毒來傳播;另一種是通過異性濫交和其他生活接觸來傳播。艾滋病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把1988年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旨在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人類的自我保健能力,以防止艾滋病的蔓延。迄今對艾滋病尚無特效療法,根本的控制措施在于預防。...
-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視網膜病變
ngshìwǎngmóbìngbiàn英文:retinopathyduetoacquiredimmumodeficiencysyndrome概述: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immumodeficiencysyndrome,AIDS)又叫艾滋病,是20世紀80年代舉世矚目的新型病毒性傳染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以細胞免疫...
- 艾滋病視網膜病變
概述: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immumodeficiencysyndrome,AIDS)又叫艾滋病,是20世紀80年代舉世矚目的新型病毒性傳染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以細胞免疫缺陷為主的嚴重疾病。并因此發生難于控制的條件致病微生物感染,常合并惡性腫瘤,如Kaposi肉瘤、Burkitt淋巴瘤等。患者在較短時間內死亡...
- 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aldzurHausen的獲獎理由是發現人類乳突淋瘤病毒(HPV)導致子宮頸癌;法國兩位科學家,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學系逆轉錄病毒感染調控小組的FrançoiseBarré-Sinoussi和巴黎世界艾滋病研究與預防基金會的LucMontagnier的獲獎理由是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德國科學家HaraldzurHausen法國科學家FrançoiseBarré-Sinoussi法國科學家L...
- 卡波西肉瘤
aposissarcoma)又名多發性特發性出血性肉瘤(Multipleidiopathichemorrhagicsarcoma),是多中心性血管性腫瘤。臨床少見,好發于50歲以上的男性,亦常見于艾滋病患者。臨床上至少可分為四型,即經典型或歐洲型、非洲型、愛滋病型和移植物有關的卡波西肉瘤。經典型在我國新疆地區有報告,主要見于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隨著器官移植的廣泛開展及免疫抑制劑的普遍應用,與移植...
- 特發性多發性色素沉著性肉瘤
aposissarcoma)又名多發性特發性出血性肉瘤(Multipleidiopathichemorrhagicsarcoma),是多中心性血管性腫瘤。臨床少見,好發于50歲以上的男性,亦常見于艾滋病患者。臨床上至少可分為四型,即經典型或歐洲型、非洲型、愛滋病型和移植物有關的卡波西肉瘤。經典型在我國新疆地區有報告,主要見于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隨著器官移植的廣泛開展及免疫抑制劑的普遍應用,與移植...
- 多發性出血性肉瘤
aposissarcoma)又名多發性特發性出血性肉瘤(Multipleidiopathichemorrhagicsarcoma),是多中心性血管性腫瘤。臨床少見,好發于50歲以上的男性,亦常見于艾滋病患者。臨床上至少可分為四型,即經典型或歐洲型、非洲型、愛滋病型和移植物有關的卡波西肉瘤。經典型在我國新疆地區有報告,主要見于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隨著器官移植的廣泛開展及免疫抑制劑的普遍應用,與移植...
- 卡波氏肉瘤
aposissarcoma)又名多發性特發性出血性肉瘤(Multipleidiopathichemorrhagicsarcoma),是多中心性血管性腫瘤。臨床少見,好發于50歲以上的男性,亦常見于艾滋病患者。臨床上至少可分為四型,即經典型或歐洲型、非洲型、愛滋病型和移植物有關的卡波西肉瘤。經典型在我國新疆地區有報告,主要見于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隨著器官移植的廣泛開展及免疫抑制劑的普遍應用,與移植...
- 特發性多發性出血
aposissarcoma)又名多發性特發性出血性肉瘤(Multipleidiopathichemorrhagicsarcoma),是多中心性血管性腫瘤。臨床少見,好發于50歲以上的男性,亦常見于艾滋病患者。臨床上至少可分為四型,即經典型或歐洲型、非洲型、愛滋病型和移植物有關的卡波西肉瘤。經典型在我國新疆地區有報告,主要見于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隨著器官移植的廣泛開展及免疫抑制劑的普遍應用,與移植...
- 卡伯希肉瘤
aposissarcoma)又名多發性特發性出血性肉瘤(Multipleidiopathichemorrhagicsarcoma),是多中心性血管性腫瘤。臨床少見,好發于50歲以上的男性,亦常見于艾滋病患者。臨床上至少可分為四型,即經典型或歐洲型、非洲型、愛滋病型和移植物有關的卡波西肉瘤。經典型在我國新疆地區有報告,主要見于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隨著器官移植的廣泛開展及免疫抑制劑的普遍應用,與移植...
- 多發性良性色素性特發性出血性肉瘤
aposissarcoma)又名多發性特發性出血性肉瘤(Multipleidiopathichemorrhagicsarcoma),是多中心性血管性腫瘤。臨床少見,好發于50歲以上的男性,亦常見于艾滋病患者。臨床上至少可分為四型,即經典型或歐洲型、非洲型、愛滋病型和移植物有關的卡波西肉瘤。經典型在我國新疆地區有報告,主要見于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隨著器官移植的廣泛開展及免疫抑制劑的普遍應用,與移植...
- 多發性特發性出血性肉瘤
aposissarcoma)又名多發性特發性出血性肉瘤(Multipleidiopathichemorrhagicsarcoma),是多中心性血管性腫瘤。臨床少見,好發于50歲以上的男性,亦常見于艾滋病患者。臨床上至少可分為四型,即經典型或歐洲型、非洲型、愛滋病型和移植物有關的卡波西肉瘤。經典型在我國新疆地區有報告,主要見于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隨著器官移植的廣泛開展及免疫抑制劑的普遍應用,與移植...
- 艾滋病的顱內局灶性病變
拼音:àizībìngdelúnèijúzàoxìngbìngbiàn疾病分類:神經外科疾病概述:艾滋病的顱內局灶性病變是指HIV病毒引起腦部的病變。出現記憶力減退、注意力與人格改變及進行性癡呆等急慢性精神癥狀,有頭痛、發熱、偏癱、失語、大小便失禁及癲痼發作等病史。疾病描述:艾滋病的顱內局灶性病變是指HIV病毒引起腦部的病變。癥狀體征:記憶力減退、注意力與人格改變及進行性癡呆等急慢性精神癥狀,有...
- 抗艾滋病藥物
拼音:kàngàizībìngyàowù英文:艾滋病(AIDS)自從1981年首次被發現以來,至今醫學界仍未成功研究出可以徹底治療AIDS的方法,亦未成功制造疫苗以預防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也稱艾滋病毒)感染,但研制出許多抑制逆轉錄酶(RT),阻斷HIV的復制,減慢病毒的生長速度的藥物和方法。抗艾滋病藥物主要有以下幾類: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這類藥物可作為RT(HIV在轉錄DNA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
- 艾滋病恐懼癥
艾滋病恐懼癥(獲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綜合恐懼癥)俗稱恐艾癥,是一種對艾滋病的強烈恐懼,并伴隨焦慮、抑郁、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癥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不少患者認為自己的身體不適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反復撥打熱線電話咨詢,或者反復去做艾滋病抗體檢測,對陰性結果又持懷疑態度,總認為檢測不準確或者現有試劑檢測不出來自己的病毒等。...
- 2007年十大醫學突破
拼音:2007niánshídàyīxuétūpò英文:2007年十大醫學突破有美國時代周刊發布。包皮環切術可預防艾滋病包皮環切術可預防艾滋病2006年12月,國家醫療機構中止了兩項男性包皮環切術的臨床試驗,因為早期數據顯示,該過程顯著降低了艾滋病病毒的傳播。今年年初,關于該課題的研究成果被刊登上《Lancet外科醫生》雜志上:在這兩項隨機進行的實驗中,受測者包括來自拉卡伊、烏干達、基蘇木和肯尼...
- 獲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綜合恐懼癥
拼音:huòdéxìngmiǎnyìgōngnéngquēxiànzōnghékǒngjùzhèng英文:艾滋病恐懼癥(獲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綜合恐懼癥)俗稱恐艾癥,是一種對艾滋病的強烈恐懼,并伴隨焦慮、抑郁、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癥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不少患者認為自己的身體不適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反復撥打熱線電話咨詢,或者反復去做艾滋病抗體檢測,對陰性結果又持懷疑態度,總認為檢測不準確或者現有...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