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十二經脈
摘要:
十二經脈為經絡分類名。出《黃帝內經靈樞·海論》。十二經脈是人體手、足三陰三陽十二條主要經脈的合稱,為經絡系統的主體,故又稱十二正經。《黃帝內經靈樞·海論》:“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腑臟,外絡于肢節。”
十二經脈是人體運行氣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包括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每一經脈,內部屬絡于一定的臟腑(屬于臟的絡于腑,屬于腑的絡于臟),外部則分布于四肢、軀干和頭面。
十二經脈按陰陽屬性分布于人體,四肢部陽經在外側,陰經在內側;太陰、陽明在前(外),少陰、太陽在后(內),厥陰、少陽在中。手足三陽經脈皆會于頭部,陽明在前,少陽在側,太陽在后。胸腹部分布著手足三陰經脈及足陽明經,腰背部為足太陽所過,側胸腹為足少陽所過。
十二經脈的流注順序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十二經脈的循行規律,《黃帝內經靈樞·逆順肥瘦》:“手之三陰,從臟(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胸)。”并按五行屬性互為表里,陰經屬臟絡腑,陽經屬腑絡臟。其走向互相連接。
各經脈有五行屬性,且有氣血多少的不同。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訂于2016/4/17 23:18:35 6552字 ]
相關詞條:
- 十二經脈
larchannels;twelveregularmeridians概述:十二經脈為經絡分類名。出《黃帝內經靈樞·海論》。十二經脈是人體手、足三陰三陽十二條主要經脈的合稱,為經絡系統的主體,故又稱十二正經。《黃帝內經靈樞·海論》:“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腑臟,外絡于肢節。”十二經脈是人體運行氣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包括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
- 十二正經
拼音:英文:概述:十二經脈為經絡分類名。出《黃帝內經靈樞·海論》。十二經脈是人體手、足三陰三陽十二條主要經脈的合稱,為經絡系統的主體,故又稱十二正經。《黃帝內經靈樞·海論》:“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腑臟,外絡于肢節。”十二經脈是人體運行氣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包括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
- 十二經脈病候
màibìnghòu英文:syndromesoftwelvemeridians概述:十二經脈病候指手太陰、手少陰、手厥陰、足太陰、足少陰、足厥陰和手陽明、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足太陽、足少陽十二條經脈及其所屬臟腑的生理功能發生異常時出現的一類證候。十二經“內屬于腑臟,外絡于支節”,故經絡病變,可以影響所屬絡的內臟,內臟有病也可影響其有關經絡,有時表現為局部的外經病候,有時則表現為內臟病候,二者往...
- 經脈循行
處的叫“抵”,通過某一組織的叫“貫”,走過其他經周圍的叫“行”,經過某一組織旁邊的叫“過”,環繞在某組織四周的叫“環”,兩支相并的叫“合”,另出分支的叫“別”。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循行路徑:吾人的色身十二經脈循行有兩種層次,一為十二經筋,行走體表肌肉系統之穴道,主要分布在四肢,其次在軀干及頭部,經筋發病主要為痹病之癥,身體肢節失去感覺,活動功能,肌肉拘急、不收等癥。另十二經別,為十二經脈另行分出之一種...
- 子午流注推拿法
拼音:zǐwǔliúzhùtuīnáfǎ英文:納子法:子午流注納支法十二經脈的氣血循行,一天中的24小時分布,從半夜子時,即23時至次日1時為氣血輸注膽經起,按順序。相推時辰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經脈為膽、肝、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補母瀉子配穴法:補母瀉子配穴是根據臟腑配合時辰,結合各經癥狀的虛實,通過十二經的井滎輸經合(五俞穴)的五行關系,...
- 經脈
拼音:jīngmài英文:meridianandvessels;channels;channel經脈是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以及附屬于十二經脈的十二經別的統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干,全身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靈樞·經脈》云:“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靈樞·脈度》云:“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就是說凡大而深的直行主干為經脈,凡小而淺的橫行支脈...
- 十二經脈臟腑屬絡
拼音:shíèrjīngmàizāngfǔshǔluò英文:十二經脈臟腑屬絡指十二經脈的屬絡關系。《靈樞·海論》日:“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府藏……”。是指十二經脈中的每條經脈都有其隸屬和聯絡的臟腑,其中陰經屬臟絡腑,陽經屬腑絡臟。...
- 耳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有“肺金受邪……嗌燥,耳聾”的記述。在臨床上耳病初起,往往出現邪在表的肺經癥狀。耳部經脈循行:耳為宗脈之所聚。《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等經脈均循行于耳。足太陽膀胱經,支者“至耳上角”。足陽明胃經,“循頰...
- 奇經八脈
作用主要是補充十二經脈循行不足和溢蓄、調節氣血盈虧。奇經八脈在《內經》中曾有分散的記載,至《難經》才集中加以討論,并提出奇經八脈這個名稱。奇經八脈,經絡分類名。指十二經脈以外的八條經脈。奇經是相對十二正經而言,即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陽蹻脈、陰蹻脈、陽維脈和陰維脈。奇經八脈的內容,最早散見于《黃帝內經》,集于《難經·二十七難》,提出奇經八脈之名并詳載它們的分布路線和病候,提出:“凡此八脈者,皆不...
- 十二經脈流注
拼音:shíèrjīngmàiliúzhù英文:thecirculationofthetwelvechannels;十二經脈流注指人體十二經脈的氣血循環貫注。人身氣血流動不息,向各處滲灌,而十二經脈為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其流注次序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依次傳至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
- 六合
dcombinationformedbylarge(狹義);twelveregularmeridianscombinationinsixpairs(廣義);概述:六合:1.天地間上、下、四方;2.十二經脈表里相合;3.十二經別表里組合關系。天地間上、下、四方·六合:六合指四方上下空間。即天地間上、下、四方為六合。《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
- 黃帝十二經脈明堂五臟人圖
拼音:《huángdìshíèrjīngmàimíngtángwǔzāngréntú》《黃帝十二經脈明堂五臟人圖》針灸經絡著作。見《隨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作《黃帝十二經脈明堂五臟圖》。一卷,已佚。...
- 黃帝十二經脈明堂五藏人圖
拼音:huángdìshíèrjīngmàimíngtángwǔcángréntú英文:《黃帝十二經脈明堂五藏人圖》為書名。一作《黃帝十二經脈明堂五藏圖》。撰人不詳。一卷。見《隋書·經籍志》。書佚。...
- 十二經脈歌
拼音:shíèrjīngmàigē英文:《十二經脈歌》為歌賦名。清·栗山癡叟撰。成書于同治七年(1868年)。見于《醫學便覽》第五卷。《醫學便覽》為叢書。共七種。內容為《傷寒讀本》、《金匱讀本》、《醫學三字經》、《十二經脈歌》、《指南摘要》、《醫學實在易》、《本草求真》。...
- 十二經脈匯辨
拼音:shíèrjīngmàihuìbiàn英文:《十二經脈匯辨》為書名。閻德潤撰。1938年由東方醫學雜志社出版。...
- 交
拼音:jiāo英文:概述:交:1.兩條以上經脈的交錯或脈氣的互相會合;2.互相,交互;3.交叉;4.交結;5.會合;6.交錯;7.媾合;8.貫通。兩條以上經脈的交錯或脈氣的互相會合·交:交是指兩條以上經脈的交錯或脈氣的互相會合稱之為“交”。《黃帝內經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交頰中,旁約太陽之脈。”互相·交:交是指互相,交互。《黃帝內經素問·評熱病論》:“邪氣交爭于骨肉。”交叉·交:交...
- 厥陰
拼音:juéyīn英文:jueyinmeridian概述:厥陰:1.經脈名稱之一;2.陰陽學說。經脈名稱之一·厥陰:厥陰為經脈名稱之一。見《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分手厥陰和足厥陰,與少陽經互為表里。厥陰經是多血少氣的經脈,針刺治療時,只可出血,不可傷氣。陰陽學說·厥陰:厥陰為陰陽學說中指陰氣發展的最后階段,由太陰而少陰,終于厥陰,有“兩陰交盡”的含義。由于它是太陰、少陰兩陰之合,所以有“厥陰...
- 離經脈
idorslowpulse概述:離經脈:1.過快或過慢的脈象;2.孕婦將分娩而出現的速率加快的脈象。過快或過慢的脈象·離經脈:離經脈(abnormalfrequencypulse)為脈學名詞。即離其經常度數之脈。是指過快(相當于每分鐘超過108次)或過慢(相當于每分鐘不足36次)的脈象。《難經·十四難》:“脈有損、至,……至之脈,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四奪精,……何謂損?一呼一至曰離經,...
- 正經
拼音:zhèngjīng英文:regularchannels;概述:正經:1.十二經脈;2.本經脈。十二經脈·正經:正經指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相對而言。《針經指南》:“正經十二。”本經脈·正經:正經指本經脈的意思。《難經·四十九難》:“有正經自病,有五邪所傷。”...
- 陰中之陰
拼音:yīnzhōngzhīyīn英文:yinwithinyin;概述:陰中之陰:1.陰陽學說內容之一;2.足太陰經脈根起于足大趾之端的隱白穴。陰陽學說內容之一·陰中之陰:陰中之陰為陰陽學說內容之一。以屬陰性的事物,又居于陰位而名。根據陰陽的無窮可分性,將屬于陰性的事物再分為陰陽兩個方面,其中屬于陰的一方面,即為陰中之陰。《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腹為陰,...
- 五合
ericardiummeridians;五合為經脈表里相合之名。為十二經別表里組合之一。為手少陽經別與手厥陰經別相合。出《黃帝內經靈樞·經別》。十二經別為經絡分類名。見《黃帝內經靈樞·經別》。指從十二經脈分出,通向頭胸腹,溝通表里兩經在深部聯系的重要支脈。其循行有“離、入、出、合”的特點。從十二經脈分出稱“離”;進入胸腹腔稱“入”;淺出頭項部稱“出”;陰經經別在頭部合入于相表里的陽經,陽經經別在頭...
- 腑絡
拼音:fǔluò英文:腑絡與臟絡對舉。臟絡與腑絡對舉。均指絡脈之深者。葉天士稱用。十二經脈臟腑屬絡是指十二經脈的屬絡關系。《黃帝內經靈樞·海論》日:“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府藏……”。是指十二經脈中的每條經脈都有其隸屬和聯絡的臟腑,其中陰經屬臟絡腑,陽經屬腑絡臟。...
- 五輸配穴法
on;five-shupointsassociation概述:五輸配穴法(five-shupointscombinationfive-shupointsassociation)為配穴法之一。即根據十二經脈所屬井、滎、輸、經、合五類腧穴主治特性進行配伍的配穴方法。包括五腧穴主癥配穴,子母補瀉,瀉南補北,大接經法,子午流注法等。《黃帝內經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于色者,取之滎...
- 別
拼音:bié英文:概述:別:1.經脈的分支;2.絡脈;3.區別;4.分類;5.裂;6.支出;7.別行;8.另外。經脈的分支·別:別為經脈的分支。《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絡脈·別:別為絡脈。《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區別·別:別是指區別,識別。《黃帝內經素問·著至教論》:“誦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別。”分類·別:別為分類。《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
- 經筋
拼音:jīngjīn英文:musculature;aponeuroticsystem經筋是指附屬十二經脈的筋膜系統,是十二經脈之氣濡養筋肉骨節的體系,具有約束骨骼,屈伸關節的功能。全身筋肉按十二經脈連屬,分成十二經筋,簡稱“經筋”。出《黃帝內經靈樞·經筋》。經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結聚于關節和骨骼部,有的進入胸腹腔,但不絡屬臟腑。十二經筋具有聯結四肢關節,主司關節運動作用。其病候可表現出屬寒屬熱兩方...
- 是動病
ngbìng英文:thediseasesresultingfromthedisorderofthismeridian;diseasecausedbydisorderofthischannel是動病為經脈病候用語。指經絡循行路線的病證引致所屬絡臟腑的病證。是為“是動則病”的簡稱。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意指本經異常時所出現的病癥。是從發病的角度來談經脈病候。“是動病”包括:1.經脈循行徑路的病癥。...
- 四海
拼音:sìhǎi英文:fourseas四海的概念:海,是百川歸聚之所,凡龐大的匯合所在均可喻之為“海”。在經絡理論中,認為十二經脈運行氣血,就像大地上的水流,故被稱為“十二經水”。在十二經內流行的氣血就像百川最終匯歸大海,由此便形成了“海”的概念。四海,是人體髓海、氣海、水谷之海、血海的合稱。指人身水谷、氣、血、髓所匯聚之處。是十二經脈氣血從產生、分化到匯聚的四個部位。腦為髓海,沖脈為血海(十二經...
- 帛書經脈
名。撰人不詳。1973年我國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發現。成書年代早于《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經脈學文獻,為研究經絡學說的形成歷史提供了原始的實物根據。見197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為帛書名。撰人不詳。1973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馬王堆漢墓中發現。成書年代早于《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經脈學文獻。載于197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十二病方》中...
- 經脈圖考
四卷。刊行于光緒四年(1878年)。書載人體“內景”、骨度分寸、要穴及經脈循行、主病、圖像等。內容主要采自《類經圖翼》《醫宗金鑒》等有關文獻。卷一總論人體內景、周身骨度及經脈循行要穴等;卷二-三為十二經脈的循行路線、經穴的部位名稱和主病、圖像及歌訣;卷四論奇經八脈的循行主病及諸部經絡循行發明,對于全身各部的經絡分布考證較詳。書中的經脈、經穴插圖亦較細致精確,并對一些穴位的考證提出了作者個人的看法。...
- 六律
音律。1.六律通指黃鐘、太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六陽律與大呂、夾鐘、仲呂、林鐘、南呂、應鐘六陰律。2.由于六陰律與六陽律陰陽相生,左右旋轉,能發出許多聲音,周而復始,循環無端,所以用六律來比擬十二經脈在周身循環的統一性。《黃帝內經靈樞·經別》:“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3.六律專指六陽律。把六陰律稱為六呂。由于六陽律的音調清亮,象天屬陽,故以...
- 十二井穴
拼音:shíèrjǐngxué英文:十二經脈井穴的總稱:十二經脈各有一個井穴,總稱十二井穴。即:少商(肺),商陽(大腸),厲兌(胃),隱白(脾),少沖(心),少澤(小腸),至陰(膀胱),涌泉(腎),中沖(心包),關沖(三焦),足竅陰(膽),大敦(肝)。少商:少商,經穴名(ShàoshāngLU11)。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手太陰肺經。井穴,五行屬木。少:小也;商:金聲,代表肺。此系肺經井穴,...
- 根穴
拼音:gēnxué英文:根穴指十二經脈在四肢末端的井穴。因十二經以井穴為經脈之根,故名。參見根結及根溜注入:根結為經絡部位名。根,根本;結,歸結、布散。經脈的根在四肢末端部,結在頭面胸腹部。強調經脈從四肢末端到頭面胸腹的聯系特點,以說明它們之間的生理功能和穴位主治上的聯系,這對腧穴分類和辨證取穴治療都具有指導意義。《黃帝內經靈樞·根結》首論足六經的根結部位,后人據此,增加手六經根結。見下表:六經根...
- 夷則
音律。1.六律通指黃鐘、太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六陽律與大呂、夾鐘、仲呂、林鐘、南呂、應鐘六陰律。2.由于六陰律與六陽律陰陽相生,左右旋轉,能發出許多聲音,周而復始,循環無端,所以用六律來比擬十二經脈在周身循環的統一性。《黃帝內經靈樞·經別》:“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3.六律專指六陽律。把六陰律稱為六呂。由于六陽律的音調清亮,象天屬陽,故以...
- 鼻病
拼音:bíbìng英文:nasaldiseases;nosedisease;概述:鼻病(nosedisease)是鼻部疾患的統稱。鼻病多與肺臟有關,也與脾、膽等臟器有涉。經脈中,手陽明經,“上挾鼻孔”;足陽明經,“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手太陽經,支者“抵鼻”。足陽明之筋,“下結于鼻”;足太陽之筋,“結于鼻”。關于鼻:鼻為五官之一,又名明堂,是隆起于面部正中的嗅覺器官,也是呼吸的孔道。鼻上端連...
- 經脈分圖
拼音:《jīngmàifèntú》《經脈分圖》為書名。清·吳之英編撰,羅紹驥繪圖。四卷。成書于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書中繪出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二十圖。十二經脈次序按手、足三陽三陰排列,與一般流注順序不同。本書收載各經脈(正經、奇經)的圖像、腧穴,《內經》有關經脈的原文及考證。在腧穴考證方面,作者以《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等書為根據,對歷來經絡文獻中的俞穴名稱和排列次序重予調整,其主...
- 靈樞經脈翼
》為書名。明·夏英撰。內容據《十四經發揮》注釋《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現存有手寫本。《靈樞經脈翼》為經脈著作。三卷。明·夏英編撰并繪圖。約撰于15世紀末。上卷繪五臟側面圖及經脈流注圖說;中、下卷分繪十二經及任、督二脈循經經穴共14圖,圖后為該經循行、腧穴、主病等項的歌訣及其注文。注釋主要根據《黃帝內經靈樞》原文及滑壽《十四經發揮》等著作,作者本人無甚發揮。現存抄本。1980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 所生病
拼音:suǒshēngbìng英文:diseaseofvisceraconnectingwiththischannel所生病為經脈病候術語,是“是主×所生病者”的簡稱。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意指本經穴位能主治某些病癥。是從治療的角度來談經脈病。所生病包括:1.經脈所絡屬臟腑本身的病證。如手太陰經“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2.臟腑病延及所屬經脈,反映在經脈循行徑路的病癥。如手太...
- 傷寒陰證
拼音:shānghányīnzhèng英文:yinsyndromesofexogenousfebriledisease傷寒陰證為病證名。指傷寒病的太陰、少陰、厥陰證。參見太陰、少陰、厥陰:太陰為經脈名稱之一。包括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與陽明經互為表里。《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廣明之下,名曰太陰”。本經多血少氣。因位于三陰經的最表層,故有“太陰為開”之說。少陰為經脈名稱之一。包括手少陰心經...
- 黃帝內經明堂類成
拼音:huángdìnèijīngmíngtánglèichéng英文:《黃帝內經明堂類成》為書名。又名《黃帝內經明堂》。隋唐間楊上善撰注。十三卷,現存一卷。書中將古代《明堂孔穴》一書,以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為綱領,分類加注,其中十二經脈各一卷,奇經八脈合一卷。現存有手太陰肺經一卷。本書體例按經脈循行次序排列孔穴,對各穴名義均作了解釋,是一部循經考穴的早期著作。《黃帝內經明堂類成》是《黃帝明堂經》的...
- 經脈之海
拼音:jīngmàizhīhǎi英文:teservoirofmeridians;CHONGmeridian;經脈之海即沖脈。《黃帝內經素問·痿論》:“沖脈者,經脈之海也。”因沖脈為總調十二經氣血滲灌于全身的要沖。故名。參見十二經之海:十二經之海指沖脈。出《黃帝內經靈樞·動輸》。因其循行與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聯系密切,腎主先天、胃(脾)主后天。所以,古人認為沖脈主先天與后天之元氣,因稱十二經之海。...
- 別絡
拼音:biéluò英文:connectingcollaterals別絡是指從十二經脈、任脈、督脈等經脈別行分出的較大絡脈主干。十二經脈與任督脈二脈各有一別絡,再加脾之大絡,合為十五別絡。《難經·二十三難》:“別絡十五,皆因其原,如環無端,轉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心處百病而決死生也。”...
- 溢畜
拼音:yìchù英文:“溢畜”指的是奇經八脈對于十二經脈的調節作用。溢指溢出;畜通“蓄”,指蓄入。《難經·二十八難》:“溝渠滿溢,流于深湖……而人脈隆盛,入于八脈而不環周。”十二經脈氣血隆盛時流于八脈;相反,當人體氣血虛衰時則可從八脈流入十二正經。這就是“溢畜,”即調節氣血盛衰的作用。...
- 是動、所生病
拼音:shìdòng、suǒshēngbìng英文:是動、所生病為經脈病候用語。參見是動病、所生病:是動病為經脈病候用語。是“是動則病”的簡稱。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意指本經異常時所出現的病癥。是從發病的角度來談經脈病候。所生病為經脈病用語,是“是主×所生病者”的簡稱。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意指本經穴位能主治某些病癥。是從治療的角度來談經脈病。...
- 標本
絡理論中,經氣集中于四肢部位為“本”,擴散于頭身一定部位為“標”,以此闡明四肢與頭面軀干之間氣血運行的升降關系。“本”—經氣集中的本源部位,在四肢下部;“標”—經氣彌漫的散布部位,在頭面胸腹上部。十二經脈中,末梢與根本,其位置有高下之分,“標”在上而“本”在下。人體頭面胸背與四肢比較,其部位有上下之異,前者位置較高。因此,十二經脈中,“標”都在頭面胸背等上部,而“本”則在四肢下部。病因與癥狀的關系...
- 表里
拼音:biǎolǐ英文:exteriorandinterior概述:表里:1.八綱中用以辨別病位深淺和病情輕重的二綱;2.臟腑或經脈一陰一陽的固定組合關系。八綱中用以辨別病位深淺和病情輕重的二綱·表里:表里為八綱中用以辨別病位深淺和病情輕重的二綱。一般外感初起,邪在肌表,屬表證,病較輕淺;若病在臟腑,則屬里證,病較深重。表里辨證說明了外感六淫邪氣侵犯人體,病變部位是在表還是在里,這種相對概念的認識...
- 十二從
拼音:shíèrcóng英文:十二從指十二經脈的順序、走向。《黃帝內經素問·陰陽別論》:“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王冰注:“經,謂經脈;從,謂順從”。《類經》卷六張介賓注:“手有三陰三陽,足有三陰三陽,以應十二月之氣,而在人則應十二經之脈也。所謂從者,即手之三陰,從臟走手等義。”此說可與《黃帝內經靈樞·五亂》“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相印證。因經氣“相順則治,相逆則亂”。故...
- 經穴
annelpoint;meridianpoint;jing-riverpoint(五輸穴之經穴)概述:經穴:1.十四經穴之簡稱;2.五輸穴之一。十四經穴之簡稱·經穴:經穴為十四經穴的簡稱。即歸屬于十二經脈及奇經中任脈和督脈的腧穴。十四經穴指已經歸入十四經脈的穴位。簡稱“經穴”。穴位的分經,肇源于《內經》。至《針灸甲乙經》已有系統記載,計正中(任、督脈)單穴49,兩側(十二經脈)雙穴300,合計總穴...
- 最新考正經脈經穴掛圖
拼音:zuìxīnkǎozhèngjīngmàijīngxuéguàtú英文:《最新考正經脈經穴掛圖》為針灸圖書名。包天白編。刊于1933年。現有1933年上海中國醫藥社鉛印本。...
- 羅紹驥
拼音:luóshàojì英文:羅紹驥為清代醫家。曾與吳之英合編《經脈分圖》。參見《經脈分圖》:《經脈分圖》為吳之英編撰,羅紹驥繪圖。四卷。成書于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書中繪出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二十圖。十二經脈次序按手、足三陽三陰排列,與一般流注順序不同。...
- 陽明
拼音:yángmíng英文:yangmingmeridians;概述:陽明:1.經脈名稱之一;2.陽氣最盛;3.五運六氣中的六氣之一;4.熱病發展的一個層次。經脈名稱之一·陽明:陽明為經脈名稱之一。見《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包括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與太陰經互為表里。《黃帝內經靈樞·根結》:“太陽為開,陽明為合,少陽為樞。”本經多血多氣,陽氣最盛,是在太陽和少陽兩經陽氣基礎上的發展。陽明...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