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shè xiāng
2 英文參考
muskiness[朗道漢英字典]
moschus,musk[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abelmusk[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aberne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Moschus(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musk[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國家基本藥物
與麝香有關的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信息
序號 | 基本藥物 目錄序號 | 藥品名稱 | 劑型 | 規格 | 單位 | 零售指 導價格 | 類別 | 備注 |
636 | 50 | 麝香保心丸 | 水丸 | 22.5mg*42粒(人工麝香,人工牛黃) | 瓶 | 25.4 | 中成藥部分 | * |
637 | 50 | 麝香保心丸 | 水丸 | 22.5mg*24粒(人工麝香,人工牛黃) | 袋 | 14.8 | 中成藥部分 | |
891 | 75 | 馬應龍麝香痔瘡膏 | 軟膏劑 | 10g(人工麝香,人工牛黃) | 支 | 9.3 | 中成藥部分 | * |
892 | 75 | 馬應龍麝香痔瘡膏 | 軟膏劑 | 20g(人工麝香,人工牛黃) | 支 | 17.7 | 中成藥部分 |
注:
1、表中備注欄標注“*”的劑型規格為代表品。
2、表中備注欄加注“△”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為臨時價格。
3、備注欄中標示用法用量的劑型規格,該劑型中其他規格的價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藥品差比價規 則》計算的。
4、表中劑型欄中標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麝香為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1]。為鹿科動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 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 成熟雄體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5 拉丁名
Moschus(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英文名
musk(《中醫藥學名詞(2004)》)
7 麝香的別名
8 來源
麝香為鹿科動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 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 成熟雄體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2]。
麝香為鹿科動物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馬麝M.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 moschiferus L.雄體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1]。
9 產地
麝香主產四川、西藏、云南、陜西、甘肅、內蒙古等地[1]。
10 性味歸經
11 麝香的功效與主治
麝香治熱病神昏,中風痰厥,驚癇,中惡煩悶,心腹暴痛,痹痛麻木:內服:30~100mg,入丸、散用[1]。
麝香治痞塊積聚,難產死胎,跌打損傷,癰疽腫毒,中耳炎:內服或研末調敷[1]。
麝香為眼科常用開竅藥,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散結的功效:用于青盲、綠風內障、暴盲等。本晶辛香走竄之性甚烈。對各種原因所致目竅不利或目中玄府、脈絡閉塞,具有較強的開竅通閉的作用。用治青盲,常與駐景丸加減方
配用:用治綠風內障,常與牛黃、羚羊角等配伍,如熄風丸;用治暴盲,常與桃仁、紅花等同用,如通竅活血湯。
12 使用禁忌
孕婦忌服麝香[1]。
13 麝香的化學成分
14 麝香的藥理作用
人工或天然麝香酮有抗炎作用,并能增強β-腎上腺素能藥物的作用,對動物能升高血壓,興奮呼吸,麝香酮對小鼠有抗著床和抗早孕作用[1]。
15 麝香中毒
麝香含有麝香酮、膽甾-4-烯-3酮等成分[3]。主要作用有強心,擴冠,解熱,鎮痛,抗炎,免疫增強,抗早孕,抗潰瘍,抗蛇毒,抗組胺,抗變態反應,抗癲癇等[3]。
麝香酮超量可致中毒[3]。
15.1 不良反應機制
麝香酮超量可致中毒,小劑量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大劑量則抑制;刺激消化道黏膜,嚴重者麻痹呼吸血管中樞,內臟廣泛出血致死,能強烈收縮子宮平滑肌,致先兆流產或流產,還能引起凝血障礙。[3]
15.2 臨床表現
口中異物感、口腔黏膜及咽部糜爛、鼻出血、牙齦出血、牙齒脫落、潰瘍,便血、血尿。嚴重者循環、呼吸衰竭死亡。孕婦誤用可致陰道出血、流產。[3]
15.3 治療
麝香中毒對的治療要點為[3]:
2.對癥治療:給予止血藥物,如羧基芐胺、維生素K等。有痙攣者給予阿托品等解痙藥等。
16 麝香的藥典標準
16.1 品名
麝香
Shexiang
MOSCHUS
16.2 來源
本品為鹿科動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l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體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獵取,獵獲后,割取香囊,陰干,習稱“毛殼麝香”;剖開香囊,除去囊殼,習稱“麝香仁”。家麝直接從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陰干或用干燥器密閉干燥。
16.3 性狀
16.3.1 毛殼麝香
為扁圓形或類橢圓形的囊狀體,直徑3~7cm,厚2~4cm。開口面的皮革皮,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從兩側圍繞中心排列,中間有1小囊孔。另一面為棕褐色略帶紫色的皮膜,微皺縮,偶顯肌肉纖維,略有彈性,剖開后可見中層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內層皮膜呈棕色,內含顆粒狀、粉末狀的麝香仁和少量細毛及脫落的內層皮膜(習稱“銀皮”)。
16.3.2 麝香仁
野生者質軟,油潤,疏松;其中不規則圓球形或顆粒狀者習稱“當門子”,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潤光亮,微有麻紋,斷面深棕色或黃棕色;粉末狀者多呈棕褐色或黃棕色,并有少量脫落的內層皮膜和細毛。飼養者呈顆料狀、短條形或不規則的團塊;表面不平,紫黑色或深棕色,顯油性,微有光澤,并有少量毛和脫落的內層皮膜。氣香濃烈而特異,味微辣、微苦帶咸。
16.4 鑒別
(1)取毛殼麝香用特制槽針從囊孔插入,轉動槽針,提取麝香仁,立即檢視,槽內的麝香仁應有逐浙膨脹高出槽面的現象,習稱“冒槽”。麝香仁油潤,顆粒疏松,無銳角,香氣濃烈。不應有纖維等異物或異常氣味。
(2)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潤濕,用手搓之能成團,再用手指輕揉即散,不應粘手、染手、頂指或結塊。
(3)取麝香仁少量,撒于熾熱的坩堝中灼燒,初則迸裂,隨即融化膨脹起泡似珠,香氣濃烈四溢,應無毛、肉焦臭,無火焰或火星出現。灰化后,殘渣呈白色或灰白色。
(4)麝香仁粉末棕褐色或黃棕色。為無數無定形顆粒狀物集成的半透明或透明團塊,淡黃色或淡棕色;團塊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狀、八面體或不規則形的晶體;并可見圓形油滴,偶見毛和內皮層膜組織。
(5)取本品,照[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試驗,供試品色譜中應呈現與對照品色譜峰保留時間一致的色譜峰。
16.5 檢查
本品不得檢出動、植物組織、礦物和其他摻偽物,不得有霉變。
16.5.1 干燥失重
取本品約1g,精密稱定,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減壓干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過3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G)。
16.5.2 總灰分
取本品約0.2g,精密稱定,照灰分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測定,按干燥品計算,不得過6.5%
16.6 含量測定
照氣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E)測定。
16.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苯基(50%)甲基硅酮(OV-17)為固定相;涂布濃度2%,柱溫200℃±10℃。理論板數按麝香酮峰計算應不低于1500。
16.6.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麝香酮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5mg的溶液,即得。
16.6.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檢查]項干燥失重項下所得干燥品約0.2g,精密稱定,精密加入無水乙醇2ml,密塞,振搖,放置1小時,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6.6.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μl,注入氣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麝香酮(C16H30O)不得少于2.0%。
16.7 麝香飲片
16.7.1 炮制
取毛殼麝香,除去囊殼,取出麝香仁,除去雜質,用時研碎。
16.7.2 性味與歸經
辛,溫。歸心、脾經。
16.7.3 功能與主治
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用于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郁暴厥,中惡昏迷,經閉,癥瘕,難產死胎,胸痹心痛,心腹暴痛,跌撲傷痛,痹痛麻木,癰腫瘰疬,咽喉腫痛。
16.7.4 用法與用量
0.03~0.1g,多入丸散用。外用適量。
16.7.5 注意
孕婦禁用。
16.7.6 貯藏
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遮光,防潮,防蛀。
16.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7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92.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87.
用到中藥麝香的方劑
- 麝香乳
:shèxiāngrǔ《衛生總微》卷十五:方名:麝香乳別名:麝香飲組成:麝香少許。主治:小兒客忤,項...
- 通玄丹
uándān《圣惠》卷九十三:方名:通玄丹別名:麝香丸組成:巴豆1兩,油1升,麝香1錢(細研)。主治...
- 吹鼻麝香散
拼音:chuībíshèxiāngsǎn別名:麝香散處方:藜蘆(和州老)1莖。制法:上為散,入麝香麻...
- 竹屑散
集驗方》卷十一:別名:竹蛀散組成:蛀竹屑、坯子、麝香、白礬(煅)1錢。主治:小兒聤耳出膿汁。用法用量...
- 揩齒麝香散
拼音:kāichǐshèxiāngsǎn別名:麝香散處方:麝香(研)1分,小豆面(微炒)3兩,蜀椒(...
- 更多用到中藥麝香的方劑
用到中藥麝香的中成藥
- 復方麝香注射液
麝香注射液說明書:藥品名稱:復方麝香注射液別名:麝香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劑型:注射劑:2ml,5ml...
- 麝香丸
90g紅大戟90g五倍子45g浮石60g蟾酥3g麝香9g千金子霜45g冰片12g熊膽9g牛膽膏36g...
- 八味小檗皮散
20g余甘子125g甘草50g紅花75g熊膽6g麝香6g京墨12g制法:以上八味,除熊膽、麝香另研細...
- 二十五味兒茶丸
茇30g鐵粉(制)15g渣馴膏50g鐵棒錘40g麝香1g藏菖蒲50g木香50g水牛角15g珍珠母25...
- 黎峒丸
茶100g冰片12.5g雄黃50g牛黃12.5g麝香12.5g山羊血25g制法:以上十四味,除阿魏、...
- 更多用到中藥麝香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麝香
- 《幼幼新書》:[卷第二十四]一切疳第三
;十五、面無光。并宜常服保童丸方朱砂(半分)牛黃麝香蟾酥(各少許)阿魏(二分)上先將朱砂于凈器中研如...
- 《幼幼新書》:[卷第九]慢驚風第三
裂。以上各一分)蟾頭(一枚,涂酥,炙令焦黃)牛黃麝香(各細研,半分)辟宮子(二枚,涂酥,炙令黃)上件...
- 《醫學入門》:[外集·卷七]婦人小兒外科用藥賦
赤芍、桂心各一兩,沒藥、琥珀、甘草各一錢,細辛、麝香各五分,為末,酒入姜汁調服五分。治敗血停積五臟,...
- 《兒科要略》:[第三章·兒科特征]第六節·疳證
次用益氣丸以補肺,余如益黃散、化丸、補肺散、張渙麝香丹、阿膠散、胡黃連丸之類,均可酌用。大凡肺經有熱...
- 《普濟方》:[卷一百十四諸風門]諸風難治附論
浸三日炒)天南星(湯洗生姜自然汁煮軟切焙干炒黃)麝香(別研)天麻(酒洗切焙)茯苓(去皮)獨活(去蘆)...
- 更多古籍中的麝香
麝香藥品說明書
- 麝香痔瘡栓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薄荷麝香草酚搽劑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復方麝香草酚撒粉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小兒復方麝香草酚撒粉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海馬追風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祛風濕油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舒活靈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追風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醒神搽劑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舒活精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祛風濕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鎮痛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痔瘡栓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壯骨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追風止痛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跌打風濕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祛痛搽劑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舒活搽劑(麝香舒活精)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跌打風濕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修訂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舒活搽劑(麝香舒活精)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修訂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鎮痛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修訂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