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shé tòng
2 英文參考
pain in tongu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tongue pai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glossodyni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舌痛(tongue pain glossodynia)為癥狀名[1]。見《中醫臨證備要》。是指舌頭疼痛的表現[2]。
4 舌痛的辨證治療
4.1 火熱上炎
4.1.1 癥狀
4.1.2 方藥治療
4.2 陰液傷
4.2.1 癥狀
4.2.2 方藥治療
5 參考資料
治療舌痛的穴位
- 中沖
要處,故名中沖。中沖穴主要用于神志病、熱病及舌疾:如心痛,心煩,中風昏迷,中暑,熱病汗不出,目赤,舌...
- 地沖
厥,癲狂,病癥,善恐,善忘,小兒驚風,頭痛目眩,舌干,咽喉腫痛,鼻衄,瘖不能言,咳嗽短氣,肺癆,泄...
- 涌泉
厥,癲狂,病癥,善恐,善忘,小兒驚風,頭痛目眩,舌干,咽喉腫痛,鼻衄,瘖不能言,咳嗽短氣,肺癆,泄...
- 足心
厥,癲狂,病癥,善恐,善忘,小兒驚風,頭痛目眩,舌干,咽喉腫痛,鼻衄,瘖不能言,咳嗽短氣,肺癆,泄...
- 溫溜
頭痛,喜笑狂言見鬼,吐涎沫,風逆四肢腫,吐舌,口舌痛,喉痹。《百癥賦》:審他項強傷寒,溫溜期門而主之...
- 更多治療舌痛的穴位
治療舌痛的方劑
- 梔子湯
,豉3升。功效:解散石毒。主治:服石,口中傷爛,舌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5升,先煮梔子、黃...
- 赴晏散
5分(煅),生梔子5分,五倍子5分(炒)。主治:舌痛,口爛,鼻爛。用法用量:遇口熱吹入含化,吞下無妨...
- 瓜霜散
喉痧,紅腫喉風。牙疳,牙癰及風火牙痛,牙根腫痛。舌痛諸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疫喉淺論》卷下引作“...
- 犀角解毒丸
甘草5錢。主治:諸積熱及痘疹后余毒生瘡;一切口破舌痛,驚恐發搐,鵝口牙疳。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湯...
- 如神湯
;毛發脫者,加皂龜子;牙齒痛者,加木瓜、薏苡仁;舌痛者,加蟬蛻、人參、白僵蠶。《醫學綱目》卷二十八:...
- 更多治療舌痛的方劑
治療舌痛的中成藥
- 上清丸
甘草1兩。主治:《古今醫鑒》卷九方之上清丸主治口舌痛,生瘡。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口中,徐化下。制備...
- 綠袍散
1兩,人中白5分,青黛少許。主治:虛火上炎,喉痹舌痛諸證。用法用量:吹喉。《麻疹集成》卷四:方名:綠...
- 珍珠層粉
神經衰弱,咽喉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外治口舌腫痛,糜爛潰瘍久不收口及宮頸炎等。用法與用量口服,一...
- 益氣復脈口服液
癥見心悸氣短,脈微自汗,神疲乏力,心煩失眠,咽干舌燥,體弱早衰,舌淡紅少津,舌苔少,脈細數或結代。...
- 銀杏酮酯
健康,使之免受各種疾病的傷害。銀杏酮酯的適應證:舌強語塞,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癡呆、胸悶...
- 更多治療舌痛的中成藥
舌痛相關藥物
- 甲基多巴片
性心動過緩,肝功能損害,胰腺炎,結腸炎唾液腺炎,舌痛或舌黑,便秘,腹脹,排氣,高泌乳素血癥,骨髓抑制...
- 清寧丸(濃縮丸)
,通便。用于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頭暈耳鳴,目赤牙痛,腹中脹滿,大便秘結。【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
- 甲睪酮片
/2約為2.5~3.5小時,在體內代謝較睪酮慢。舌下含用的療效比口服高2倍。由于口服經肝臟代謝失活...
- 甲睪酮片
/2約為2.5-3.5小時,在體內代謝較睪酮慢。舌下含用的療效比口服高2倍。由于口服經肝臟代謝失活...
- 珍珠層粉
安神,清熱,解毒。用于神經衰弱,咽炎,外治口舌腫痛。【規格】【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克,一日3...
- 更多舌痛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舌痛
- 《張聿青醫案》:[卷十五]牙痛
旱蓮草廣皮白真二泉阿膠蜜水炒香附左辛溫以開寒飲,舌痛牙疼俱退。足見飲邪內阻,則氣火上浮。再以重藥鎮之...
- 《顧松園醫鏡》:[卷十一·書集虛勞]虛勞所忌飲食諸物及卻病之法并忌火炙
,肝血虛而為眩為花,陰虛痰火上升,故耳聾。〕咽燥舌痛,齒牙不固,〔喉嚨舌本。皆腎脈之所過。腎主骨,牙...
- 《口齒類要》:舌癥四
中益氣加神曲、麥芽、干葛、澤瀉而愈。一膏粱之人患舌痛,敷服皆消毒之藥,舌腫勢急。余刺舌尖及兩傍,出紫...
- 《養生導引法》:[二十七、老人門](一)修真書六字訣
,咽干渴。脾呼∶主熱痰涎,目黃,喉痹,鼻衄,口干舌痛,身重腹脹。肺∶主喘嗽、煩渴、胸膈煩悶,有痰,掌...
- 《何氏虛勞心傳》:[選方]六味地黃丸
。肝血虛而為眩為花,陰虛痰火上升,故耳聾。)咽燥舌痛,齒牙不固,(喉嚨、舌本,皆腎脈之所過,腎主骨,...
- 更多古籍中的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