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腎陰即腎之陰氣,又稱元陰、真陰、腎水、真水,與腎陽相對而言,是腎之寧靜、滋潤、濡養和成形的一面,并可制約過亢的陽熱[1][2] 。腎陰指本臟的陰液(包括腎臟所藏之精),與腎陽依附為用,是腎陽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腎陰不足,腎陽就會亢奮,甚則相火妄動;相火妄動反過來也會灼耗腎陰[2]。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腎陰
- 《銀海指南》:[卷四]治驗存參
高(幼)先天不足,肺腎陰虧,肝陽獨盛,或時氣上厥逆,右目珠大神呆,銳微赤,宜補肺腎,攝納肝陽。熟地山...
- 《王氏醫案繹注》:卷三
而渾黑極臭。孟英曰。幸上焦已清。中樞已運。亟宜填腎陰。清肝熱。以西洋參二冬二地蓯蓉花粉知柏連楝斛芍石...
- 《醫原》:[卷上]望病須察神氣論
;舌本強硬,為熱兼痰;若舌卷短,痿軟、枯小,則肝腎陰涸而舌因無神氣矣。舌之有苔,猶地之有苔。地之苔,...
- 《推拿抉微》:[第三集·治療法]泄瀉
。當泄瀉之初,固屬過在脾胃,而泄瀉日久,即可累及腎陰。蓋腎陰在下,而泄瀉亦自上而下也。迨其腎陰既傷,...
- 《醫方證治匯編歌訣》:通治方
兩味淡)瀉(澤瀉三兩味咸)丹,(丹皮三兩味辛)肝腎陰虧洵堪倚。(治肝腎陰虧火浮諸證)腰膝酸疼仲(杜仲...
- 更多古籍中的腎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