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盛則瀉之為治則之一。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又稱滿則瀉之。指對實證宜用瀉法,以祛除邪氣,促進疾病向愈[1]。
盛則瀉之為針灸治療法則。指邪氣壅盛,正氣未衰,屬實證者,針刺時可用瀉法治療。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此法則亦適用于方藥治療。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盛則瀉之
- 《醫學綱目》:[卷之七·陰陽臟腑部]刺虛實
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痹,代則乍甚乍間。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痛則取之分肉,代則取血絡,且飲藥...
- 《內經評文》:[卷三]經脈第十
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
- 《針灸逢源》:[卷一靈樞經文]靈樞經脈篇
不足以息。溺色變。(金衰則水涸也。)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氣至速也。)寒則留之。...
- 《金針秘傳》:[二、醫經錄要](一)《靈樞·經脈》篇
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
- 《黃帝內經太素》:卷第八(卷首缺)·經脈之一
溺音尿。)為此諸病,(手太陰脈氣為前諸病也。)盛則瀉之,虛則補之,(《八十一難》曰∶東方實,西方虛,...
- 更多古籍中的盛則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