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生熟飲子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三首。
3 《普濟方》卷三百九十六引《活幼口議》方之生熟飲子
3.1 組成
罌粟殼四個,陳皮二片,甘草二寸,烏梅二個,大棗二枚,生姜二塊,木香一兩,訶子二個,黑豆六十粒,黃芪二寸,白術二塊,當歸二寸[1]。
3.2 制法
以上生、熟各半,為粗末[1]。
3.3 生熟飲子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普濟方》卷三百九十六引《活幼口議》方之生熟飲子主治小兒虛積痢,腹痛,里急后重,日夜無度[1]。
4 《婦人良方》卷二十一方之生熟飲子
4.1 生熟飲子的別名
4.2 組成
肉豆蔻、草果仁、厚樸(生,去粗皮)、半夏、陳皮、甘草、大棗(去核)、生姜各等分。
4.3 制備方法
上銼細,和勻,一半生,一半用濕皮紙裹煨令香熟,去紙,與一半生者和勻。
4.4 功能主治
《婦人良方》卷二十一方之生熟飲子主治產后瘧疾多寒者。
4.5 生熟飲子的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2盞,煎至7分,食前1服,食后1服。
4.6 附注
生熟飲(《中國醫學大辭典》)。
5 《活幼口議》卷十八方之生熟飲子
5.1 組成
罌粟殼大者4個(1半炙,此1味去盡內瓣浮楞者佳),陳皮2片(半炙),甘草2寸(半炙),烏梅2個(半煨),淮棗2個(半煨),生姜2塊指大(半煨),木香1錢(作2片,半煨),訶子2個(大者半煨),黑豆60粒(半炒),黃耆2寸(半炙),白術2塊指大(半煨),川當歸2寸(半煨)。
5.2 制備方法
上件各半生半熟,(口父)咀,和勻。
5.3 功能主治
《活幼口議》卷十八方之生熟飲子主治嬰孩小兒虛積痢,腹肚(疒丂)痛,下痢,里急后重,日夜無度;大人諸痢。
5.4 生熟飲子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小盞,入瓷罐內煮去半,濾去滓,任意與服,至多勿慮。所有生黑豆不要打破,同煎服。
6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生熟飲子
- 《產鑒》:[下卷]瘧疾
。大法宜柴胡四物湯調之。熱多者草果飲子,寒多者生熟飲子。薛立齋曰∶產后瘧疾,因脾胃虛弱,飲食停滯,或...
- 《證治準繩·女科》:[卷之五產后門]瘧
。大法宜柴胡四物湯調之。熱多者草果飲子,寒多者生熟飲子。〔薛〕產后瘧疾,因脾胃虛弱,飲食停滯,或因外...
- 《濟陰綱目》:[卷之十三產后門·下]瘧疾
,大法宜柴胡四物湯調之,熱多者草果飲子,寒多者生熟飲子。(草果飲生熟飲是截法,柴胡四物是調理法,而暑...
- 《活幼口議》:[卷之十八痢疾癥候方議]生熟飲子
治嬰孩小兒虛積痢腹肚痛下痢里急后重日夜無度宜服生熟飲子良方罌粟殼(大者四個一半炙此一味去盡內瓣浮楞之...
- 《女科證治準繩》:[卷之五產后門]瘧
。大法宜柴胡四物湯調之。熱多者草果飲子,寒多者生熟飲子。〔薛〕產后瘧疾,因脾胃虛弱,飲食停滯,或因外...
- 更多古籍中的生熟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