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圣惠方》為《太平圣惠方》的簡稱[1]。《太平圣惠方》為方書名[1]。100卷[1]。刊于992年[1]。本書系北宋翰林醫官院王懷隱等人在廣泛收集民間效方的基礎上,吸取了北宋以前的各種方書的有關內容集體編寫而成[1]。卷1~2主論診法及處方用藥法;卷3~7分論五臟諸病;卷8~14,傷寒;卷15~59論述內科雜病(包括眼目、口齒、咽喉);卷60~68,外科病;卷69~81,婦人病;卷82~93,小兒病;卷94~95,服食及丹藥;卷96~98,食療及補益方;卷99,針經十二人形圖;卷100,明堂灸經及小兒灸經[1]。所輯方劑達一萬余首,并保存了一些古典醫籍的佚文[1]。本書系總結公元10世紀以前的大型臨床方書,不僅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并具有一定的臨床研究參考價值[1]。但本書選材不夠精煉,兼有某些迷信的記述[1]。建國后有排印本[1]。
3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圣惠方
- 《普濟方》:[卷二百六十三服餌門]神仙服餌(附論)
年益壽為本。至三其序不可紊也。方老君益壽散(出圣惠方)白術(四兩)防風(一兩去蘆頭)干姜(一兩半炮...
- 《普濟方》:[卷三十七大腸腑門]腸風下血(附論)
銼)龍骨(各一兩半)當歸干姜(炮)五香圣散(出圣惠方)治腸風氣滯。流注下部。致生腫結。牽引腑臟不和...
- 《普濟方》:[卷六十三咽喉門]咽喉腫痛(附論)
研各半兩)麥門冬(三分)麝香(每服一犀角散(出圣惠方)治咽喉毒瓦斯結塞疼痛。不下湯水。宜服。犀角屑...
- 《普濟方》:[卷一百八諸風門]風瘙癮疹(附論)
)細辛(三分)干姜仁碎)黃芩于火上三烏蛇膏(出圣惠方)治風瘙癢疹結腫。攻沖遍身發熱痛癢。及治筋脈攣...
- 《普濟方》:[卷三百四十八產后諸疾門]產后血暈
同煎至三盞。去滓。時服一盞。稍熱服。未漚麻湯(圣惠方)治產后預防百病。吃醋墨了便服此神效。未漚麻(...
- 更多古籍中的圣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