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少血為病證名,指津血虛少[1]。《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其軟而散者,當病少血,至令不復也。”王冰注:“腎主水,以生化津液,今腎氣不足,故當病少血,至令不復也。”
4 參考資料
治療少血的方劑
- 豬蹄湯
),蠐螬7枚(炙干為末)。主治:婦女產后因病乳汁少或不下。用法用量:時暖1盞飲之,不拘時候。制備方...
- 二陳芎歸湯
分,白芍1錢,川芎1錢,當歸1錢。功能主治:虛勞少血,津液內耗,心火炎肺。咳嗽咯血,及血不榮肌肉,動...
- 朱子丸
小合,羊腎脂1小合。主治:小兒三歲即患痢,初患膿少血多,四日膿多血少,日夜四十余行。用法用量:先溫腎...
- 成煉鐘乳散
鐘乳粉,用成煉者。功能主治:治乳婦氣少血衰,脈澀不行,乳汁絕少。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濃煎漏蘆湯調下...
- 母豬蹄湯
(制如食法),通草4兩。主治:乳婦氣少血衰,脈澀不行,乳汁絕少。用法用量:以水1斗浸,煮熟,得4-...
- 更多治療少血的方劑
治療少血的穴位
- 太陰
著增加;胰島功能不全者,血漿胰島素含量無改變或減少,說明針刺三陰交可能對生理功能正常的胰腺有調節胰...
- 氣堂
肺經)尺澤的位置(肌肉)尺澤的位置(骨骼、神經、血管)取法:手掌向上,微屈肘,在肘橫紋上,肱二頭肌...
- 尺澤
肺經)尺澤的位置(肌肉)尺澤的位置(骨骼、神經、血管)取法:手掌向上,微屈肘,在肘橫紋上,肱二頭肌...
- 合谷
膚→皮下組織→第1骨間背側肌→拇收肌。穴區神經、血管:淺層有橈神經淺支、手背靜脈網和掌背動脈分布;...
- 曲節
肱肌。皮膚→皮下組織→旋前圓肌→肱肌。穴區神經、血管:淺層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和貴要靜脈屬支分布;深層...
- 更多治療少血的穴位
治療少血的中成藥
- 右歸丸
血管血及液流變學的積極影響,以及抗氧化、抗炎作用及強大的促進造血功能作用必然對腎病綜合征、精少不育...
- 加減地黃丸
之病睛痛者,與當歸養榮湯兼服,傷寒愈后之病,及血少血虛血亡之病,俱宜服也。《審視瑤函》卷六:組成:生...
- 升血小板膠囊
乳期婦女使用安全性:孕婦忌服。3.其他:定期復查血常規。升血小板膠囊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3...
- 桂枝茯苓丸
藥還能抑制ADP及花生四烯酸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減少血小板濕重,抑制血栓形成,其有效成分是白芍總苷。佐...
- 四神丸
體后葉素引起的心率減慢;補骨脂能縮短凝血時間、減少出血;補骨脂黃酮能抑制花生四烯酸、膠原等誘導的血...
- 更多治療少血的中成藥
少血相關藥物
- 阿司匹林腸溶微粒膠囊
A2(TXA2)的生成,從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減少血栓的形成。【藥代動力學】本品口服后大部分在小腸...
- 丙戊酸鈉糖漿
性增加。(4)與阿司匹林或雙嘧達莫合用,可由于減少血小板凝聚而延長出血時間。(5)與卡馬西平合用,由...
- 酚麻美敏口服溶液(小兒用)
引起的咳嗽癥狀;馬來酸氯苯那敏為組胺拮抗劑,可減少血管通透性,緩解流涕、打噴嚏、流淚和喉部發癢等過敏...
- 硝苯地平緩釋膠囊
,作用可持續24小時。在禁食情況下,緩釋制劑可減少血藥濃度的波動。口服90mg,其平均血藥濃度為11...
- 注射用丙戊酸鈉
險性增加。5.與阿司匹林或雙嘧達莫合用,可由于減少血小板凝聚而延長出血時間。6.與卡馬西平合用,由于...
- 更多少血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少血
- 《黃帝內經太素》:[卷第十五·診候之二]五臟脈診
有者字,《甲乙》有者字,無當字。)其而散者,當病少血,至今不復。(陰盛太陽氣虛,故少血。得之在久,至...
-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三]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篇
氣形志之說也。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人之常數,后天之數也。后天...
-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四]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
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
- 《類經》:[九卷經絡類]三十三、十二經水陰陽刺灸之度
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其治...
- 《醫學綱目》:[卷之四·陰陽臟腑部]治虛實法
足陽明之上,血氣盛則髯美長,血少氣多則髯短。故氣少血多,則髯少。血氣皆少,則無髯,兩吻多畫。足陽明之...
- 更多古籍中的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