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傷中:1.針刺傷膈膜;2.傷及中焦脾胃之氣。
4 針刺傷膈膜·傷中
傷中指針刺傷膈膜[1][2]。出《黃帝內經素問·診要經終論》。《黃帝內經素問·診要經終論》:“中膈者,皆為傷中,其病雖愈,不過一歲必死。”
5 傷及中焦脾胃之氣·傷中
傷中指傷及中焦脾胃之氣[1]。傷中指由于飲食失調,或勞倦,或吐瀉太過,或其他疾病的影響而傷及中焦脾胃之氣[2]。過食膩滯,或嗜酒無度,或過食膏粱厚味,或勞倦過度而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1]。
6 參考資料
治療傷中的穴位
- 肩貞
故名肩貞。主治肩胛痛,手臂麻痛,二肢不舉,缺盆中痛,傷寒,寒熱,耳聾,耳鳴,頜腫,瘰疬,肩胛疼痛,肩...
- 脖胦
脈之會。《針灸甲乙經》:奔豚寒氣入小腹,時欲嘔,傷中溺血,小便數,背臍痛引陰,腹中窘急欲湊,后泄不止...
- 氣海
脈之會。《針灸甲乙經》:奔豚寒氣入小腹,時欲嘔,傷中溺血,小便數,背臍痛引陰,腹中窘急欲湊,后泄不止...
- 肓之原
脈之會。《針灸甲乙經》:奔豚寒氣入小腹,時欲嘔,傷中溺血,小便數,背臍痛引陰,腹中窘急欲湊,后泄不止...
- 下肓
脈之會。《針灸甲乙經》:奔豚寒氣入小腹,時欲嘔,傷中溺血,小便數,背臍痛引陰,腹中窘急欲湊,后泄不止...
- 更多治療傷中的穴位
治療傷中的方劑
- 花蕊石散
絹羅子羅至細,瓷盒內盛,功能主治:治一切金刃箭鏃傷中,及打撲傷損,貓狗咬傷,或至死者,急于傷處摻藥,...
- 人參利膈湯
藿香、甘草、枳實、厚樸、大黃。功效:調氣。主治:氣呃。勞役過度,怒傷中焦,丹田之氣逆而上行,故呃。...
- 補中寧嗽湯
錢,人參1錢,砂仁5分,炙甘草3分。功能主治:內傷中氣,胃弱惡食,或食不生肉,不長氣力,常常微熱,...
- 膠艾絳覆湯
包煎)1錢,半青蔥管3寸(沖)。功能主治:虛體郁結傷中,脘脅串痛。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引胡在茲方...
- 加減茯神湯
冬、知母、羚羊角、犀角。功能主治:活血安神。主內傷中風初起,脈細神清者。用法用量:心火旺,加黃連;...
- 更多治療傷中的方劑
治療傷中的中成藥
- 四逆湯
,回陽救逆之功效,主治因寒入少陰、陽衰厥逆所致的傷寒少陰病,是回陽救逆的基礎方劑。現代常用于治療各...
- 烏梅丸
血,扶正補虛;黃連、黃柏苦寒清熱,以防方中辛熱藥傷陰動火。諸藥相合,共奏安蛔定痛之功。烏梅丸的功能...
- 五苓散
,禍如反掌,不可不慎。4.水逆證:一仆十九歲,患傷寒發熱,飲食下咽,少頃盡吐,喜飲涼水,入咽亦吐,...
- 丁香爛飯丸
棱3錢,蓬茂3錢,甘草2錢。主治:脾胃虛弱,飲冷傷中,食滯不化,脘腹疼痛。用法用量:蒸餅糊丸服。《成...
- 四逆散
則陽氣可達四末,為臣藥;白芍益陰和里,既可防郁熱傷陰,又與柴胡相配調理肝脾;甘草為使,調和諸藥,白...
- 更多治療傷中的中成藥
傷中相關藥物
- 芪棗健胃茶
胃,消食止瀉。適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滯傷中,胃痛,泄瀉的輔助治療。【規格】每袋裝5克【用法...
- 傷痛寧膏
對橡膠膏過敏或皮膚糜爛、破裂者不宜貼用。5.使用中如有皮膚發癢或變紅,應立即取下。6.藥品性狀發生...
- 萬寶油
語拼音:【成份】【性狀】【作用類別】本品為感冒、中暑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清涼,鎮痛,驅風,...
- 痛克搽劑
用。【注意事項】1.皮膚過敏者慎用。2.使用過程中如出現皮膚發紅、瘙癢等癥狀,可暫停使用。3.藥品...
- 云南白藥膏
者停用。3.每次貼於皮膚的時間少于12小時,使用中發生皮膚發紅,瘙癢等輕微反應時可適當減少粘貼時間...
- 更多傷中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傷中
- 《本草綱目》:[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藥]痙風
汗,仍敷瘡上。亦同朱砂末酒服。)〔石部〕雄黃(破傷中風,同白芷煎酒服,取汗。)〔鱗介〕白花蛇(破傷中...
- 《普濟方》:[卷一百十三諸風門]破傷風附論
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豆淋酒下。大烏犀散治破傷中風。犀角(鎊)羚羊角(鎊)龍腦(研)麝香(研)雄...
- 《圣濟總錄》:[卷第六]破傷風
日。不得透氣。日滿將袋子絞干。去滓取汁。于瓷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入后諸藥雄黃(研)丹砂(研)鉛霜(...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草部
,肥大者佳。凡用去心,不則令人煩。)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身重目黃,心下支滿,口...
- 《千金食治》:鳥獸第五(四十條)
身;勿令中濕有毒。髓∶味甘、溫,無毒。主男子女人傷中,陰陽氣不足,卻風熱,止毒,利血脈,益經氣。以酒...
- 更多古籍中的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