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shāng yáng
2 英文參考
Shāngyáng LIl[中國針灸學詞典]
shāngyá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I1[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 | 商陽 | ||
漢語拼音 | Shangyang | ||
羅馬拼音 | Shangyang | ||
美國英譯名 | Tradesman Yang | ||
各 國 代 號 | 中國 | LI1 | |
日本 | 1 | ||
法 國 | 莫蘭特氏 | GI1 | |
富耶氏 | GI1 | ||
德國 | DI1 | ||
英國 | Li1 | ||
美國 | LI1 |
商陽為經穴名( Shāngyáng LIl)[1]。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別名絕陽、而明。屬手陽明大腸經[1]。商陽為手陽明大腸經五輸穴的井穴,五行屬金[1]。商即金聲,大腸屬金,陽即陽經,商陽為手陽明大腸經(金)穴,故名[1]。主治咽喉腫痛,耳嗚耳聾,中風昏迷,熱病,發熱,高熱,中暑,無汗,齒痛,下齒痛,青盲,頷腫,胸滿,胸中煩悶,喘咳,手指麻木,食指麻木,口干,咽炎,扁桃體炎,腮腺炎,喉痹,瘧疾,高熱不退,缺盆痛、肩痛、臂腫痛,肩痛引缺盆,急性胃腸炎,急性腹瀉,腦出血等。
4 商陽的別名
5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大腸上合手陽明,出于商陽,商陽,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
6 穴名解
商即金聲,大腸屬金,陽即陽經,商陽為手陽明大腸經(金)穴,故名[1]。
商,金也,陽明之氣令也。陽,外側為陽。肺與大腸為表里,五行均屬金,肺為陰金,大腸為陽金,本穴為手陽明之始,承肺金清肅之氣,遞接而來。借少商商金之氣,由陰側轉入陽側,陰金至此已轉化為陽金矣,故名“商陽”。張隱庵曰:“陽明司四時之秋令,而太陰主四時之清秋。”揆之此意,則少商為秋商之初,商陽為秋商之正也,故名本穴為“商陽”。[2]
7 特異性
手陽明大腸經五輸穴之井穴,五行屬金。
8 所屬位置
9 商陽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商陽在手食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4][5]。
商陽位于手指,食指末節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1]。
商陽位于食指橈側指甲角旁約0.1寸處[6]。
商陽在手陽明大腸經中的位置
商陽穴的位置
商陽穴的位置(手陽明大腸經)
商陽穴的位置(肌肉)
商陽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
在食指橈側,去指甲角0.1寸處取穴。
伏掌,當示指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沿角平分線方向)0.1寸處,相當于沿爪角橈側畫一直線與爪角基底緣水平線交點處取穴[7]。
11 穴位解剖
商陽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指甲根。有指背動、靜脈網。分布著來自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皮薄,由正中神經指掌側固有神經的指背支分布。皮下組織內有少量的纖維束連于皮膚的真皮層和骨膜之間,除上述神經外,還有來自指掌側固有動脈的指背支,并有同名靜脈、神經伴行,與對側同名動脈互相吻合,形成血管網。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指甲根[1]。
皮膚→皮下組織[5]。
11.2 穴區神經、血管
有指掌側固有神經指背支和指背動脈分布[5]。
布有來自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和指背動、靜脈網[6]。
12 商陽穴的功效與作用
手陽明大腸經“從缺盆上頸,貫頰,人下齒中,還出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夾鼻”,手陽明經別“上循喉嚨”,手陽明絡脈“入耳合于宗脈”,“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故商陽穴能治頸項喉齒諸疾[2],又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其為病多燥火,故商陽穴可用于治療燥熱或火邪上炎引起的頭面五官病[7]。有開竅醒神、清熱消腫之功[2]。
手陽明大腸經與手太陰肺經相表里,商陽又為五輸穴中的井穴,配五行屬金,有宣肺解表、泄熱開竅的功效,故可用于熱病、昏迷等的治療[7]。
商陽穴有開竅醒神、清熱消腫之功,有秋商涼肅之意,又以本穴為手陽明之井,井之所治皆主心下滿[2]。
13 主治病癥
商陽主治咽喉腫痛,耳嗚耳聾,中風昏迷,熱病,發熱,高熱,中暑,無汗,齒痛,下齒痛,青盲,頷腫,胸滿,胸中煩悶,喘咳,手指麻木,食指麻木,口干,咽炎,扁桃體炎,腮腺炎,喉痹,瘧疾,高熱不退,缺盆痛、肩痛、臂腫痛,肩痛引缺盆,急性胃腸炎,急性腹瀉,腦出血等。
商陽主治咽喉腫痛、耳嗚耳聾、中風昏迷、熱病、無汗、下齒痛、青盲[5]。
商陽主治中風昏迷,發熱、耳聾、齒痛、咽喉腫痛、青盲、頷腫、胸滿、喘咳、手指麻木等[6]。
商陽主要用于五官、外感時疫及神志疾患等:如青盲、耳鳴、耳聾、口干、齒痛、咽炎、扁桃體炎、腮腺炎、喉痹;瘧疾、高熱不退;中風昏迷;缺盆、肩、臂腫痛;食指麻木及急性胃腸炎等[1]。
頭面五官病:咽喉腫痛,頤頷腫,齒痛,耳聾,耳鳴,青盲[7]。
胃腸病:急性腹瀉[7]。
神志病:昏迷[7]。
經脈病:手指麻木,肩痛引缺盆[7]。
其他病:高熱,中風,中暑[7]。
其它:腦出血,高燒,扁桃體炎。
14 配伍
商陽配少商、合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主治咽喉腫痛[7],急性扁桃體炎[1],目赤腫痛。
商陽配合谷、陽谷、俠溪、厲兌、勞宮、腕骨等,有發汗瀉邪熱的作用,主治熱病汗不出。
15 刺灸法
15.1 刺法
直刺0.1寸,局部有刺痛感;或用三棱針、粗毫針點刺擠壓出血[7]。
15.2 灸法
米粒灸1~3壯,艾條灸5~10分鐘。
16 特效按摩
用雙手刺激商陽,可調節腸胃功能,抑制由營養不平衡而導致的肥胖[8]。
17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邪客于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而支胠,胸中熱。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瘠,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邪客于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立聞。
《針灸甲乙經》:熱瘧口干,商陽主之。臂瘛引口中,寒,䪼腫肩腫,引缺盆,商陽主之。青盲,商陽主之。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口干下齒痛,商陽主之。
《針灸大成》:主胸中氣滿,喘咳支腫,熱病汗不出,耳鳴聾,寒熱痎瘧,口干,頤頷腫,齒痛,惡寒,肩背急相引缺盆中痛,目青盲。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立已。
《備急千金要方》:商陽、巨髎、上關、承光、瞳子髎、絡卻,主青盲無所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喘咳支腫。
《循經考穴編》:指麻木。
18 研究進展
對腦血流圖的影響:對腦缺血家兔的“十二井穴”放血,觀察腦血流圖的變化,發現點刺家兔的“十二井穴”均可使腦血流圖波幅升高,影響腦血循環。這一效應是放血、疼痛刺激和腧穴特異性等綜合作用的結果。或許說明了井穴急救的機制之一。[7]
19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42.
- ^ [2] 柴鐵劬.針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3]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7.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5]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2-43.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25.
-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針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52-153.
- ^ [8]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古籍中的商陽
- 《醫學入門》:[內集·卷一針灸]附∶雜病穴法
也;手少陽根于關沖,結于天牖、外關也;手陽明根于商陽,結于扶突、偏歷也,手三陰之經未載,不敢強注此言...
- 《驗方新編》:[附錄∶咽喉秘集咽喉秘集上]咽喉門二∶嗆食啞喉。
錢,生石膏三錢,炒山梔一錢,木通一錢,即針少商、商陽兩手四穴,如背寒加羌活,胃泛加葛根、柏枝汁,亦可...
- 《素問經注節解》:[外篇卷之七]繆刺論
之井也。刺一分,留一呼,灸一壯。按∶甲乙經云∶“商陽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邪客于臂掌...
- 《類經》:[二十卷針刺類]三十、繆刺巨刺
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此復言手陽明之耳聾,當刺商陽如前也。刺其通脈出耳前者,手陽明脈,正當足少陽聽...
- 《靈樞經脈翼》:[卷中]手陽明大腸經歌
手陽明大腸之經手走頭而頭走腹是經氣血俱多起于商陽止于迎香計二十穴左右共四十穴大腸為腑長二丈一尺廣四寸...
- 更多古籍中的商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