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shāng shí
2 英文參考
food damag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affected by improper die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isease with improper die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傷食(food damage[1])為病證名[2]。是指飲食不節所致,以惡心厭食,噯腐吐餿,脘腹脹痛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1]。見《丹溪心法·傷食》。一名食傷[2]。
4 傷食的病因病機
飲食損傷脾胃,食物不能消化所致[2]。因飲食不節,或脾虛不運所致[3]。
5 傷食的癥狀
癥見胸脘痞悶,噯氣腐臭,厭食,惡心嘔吐,泄瀉,苔膩,脈滑[3][2]。
6 傷食的治療
其治療應根據病情的虛實緩急,因勢利導或吐或下或消或補,其中以健脾消導之法最為常用[2]。方如保和丸、平胃散之類[2]。
傷食有傷谷、傷面、傷肉、傷魚鱉、傷蟹、傷蛋、傷生冷果菜、傷酒、傷茶、宿食、食滯、五味過食等[2]。一般取用建里、梁門、足三里、內庭等穴[3]。針用瀉法[3]。見《丹溪心法》。
7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0.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60.
治療傷食的穴位
- 骨空
紹各種痛癥及任脈、督脈、沖脈、水病、寒熱、犬咬、傷食等病的針灸療法和取穴。因人之周身骨節間均有孔(空...
- 期門
胃及胸脅部疾患:如心下切痛,飲食不下,嘔吐呃逆,傷食腹堅,霍亂泄注,下痢膿血,奔豚上下,消渴,血臌,...
- 上紀
中脘主之。傷憂悁思氣積,中脘主之。腹脹不通,寒中傷食,飲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腸有熱,溺赤黃,中脘主之...
- 胃脘
中脘主之。傷憂悁思氣積,中脘主之。腹脹不通,寒中傷食,飲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腸有熱,溺赤黃,中脘主之...
- 胃管
中脘主之。傷憂悁思氣積,中脘主之。腹脹不通,寒中傷食,飲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腸有熱,溺赤黃,中脘主之...
- 更多治療傷食的穴位
治療傷食的方劑
- 加味生化湯
腹部血塊未消,又傷食積。用法用量:水煎服。問傷何物,加以消導諸藥,煎服。運用:消面食,加神曲,麥芽;...
- 健脾化食散氣湯
功能主治:補氣血,調肝順氣,健脾消導。主婦人受氣傷食,無塊痛者。用法用量:傷面食,加神曲、麥芽;傷肉...
- 消食餅
內蒸熟即可。功能主治:開胃口,助消化。適用于小兒傷食、消化不良,食積傷脾噯酸腐氣或傷食泄。用法用量:...
- 四物加六君山楂神曲湯
物,停滯中焦,胸脹膈悶,或作痛發熱,審知是飲食所傷,當于四物藥中加二陳、山楂、神曲、厚樸消食祛滯;...
- 健脾消食生化湯
歸2錢,白術1錢半,炙草5分。功能主治:婦人產后傷食,血塊已除。摘錄:《傅青主女科·產后編》卷上《傅...
- 更多治療傷食的方劑
治療傷食的中成藥
- 午時茶
的功能主治:發散風寒,和胃消食。適用于風寒感冒,食積內停,寒熱吐瀉,水土不服等。午時茶的用法用量:...
- 午時茶顆粒
良反應:注意事項: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2.風熱感冒者不適用。3.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
- 三余神曲
。功能與主治:疏風解表,調胃理氣。用于感受風寒,傷食吐瀉,胸腹飽悶,舟車暈吐。用法與用量:包煎取汁或...
- 神曲茶
食著涼時宜加生姜2片,水煎熱服,以微微汗出為宜;傷食胃痛時宜用沸水泡茶,代茶飲用,多次服,以微微汗...
- 午時茶膠囊
功能與主治:祛風解表,化濕和中。用于外感風寒、內傷食積證,癥見惡寒發熱、頭痛身楚、胸脘滿悶、惡心嘔...
- 更多治療傷食的中成藥
傷食相關藥物
- 神曲茶
食著涼時宜加生姜2片,水煎熱服,以微微汗出為宜;傷食胃痛時宜用沸水泡茶,代茶飲用,多次服,以微微汗...
- 山楂調中丸
中丸漢語拼音:【成份】【性狀】【作用類別】本品為傷食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消食健脾,和胃。用于...
- 保和顆粒(沖劑)
劑)漢語拼音:【成份】【性狀】【作用類別】本品為傷食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消食,導滯,和胃。用...
- 保和片
和片漢語拼音:【成份】【性狀】【作用類別】本品為傷食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消食積,和脾胃。用于...
- 保和丸(濃縮丸)
丸)漢語拼音:【成份】【性狀】【作用類別】本品為傷食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消食導滯和胃。用于食...
- 更多傷食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傷食
- 《雜病廣要》:[臟腑類]傷食
手脈皆模糊不清,此宿食結滯,胃氣不行,急下奪之。傷食脈有滑澀之異,脾虛不鼓運,胃虛不能熟腐,故其脈不...
- 《證治匯補》:[卷之二內因門]傷食
熱頭疼。似外感瘧疾。但外感則身多疼痛。左脈浮盛。傷食則身無疼痛。右脈滑大。(匯補)亦有舊谷未消。新谷...
- 《顧松園醫鏡》:[卷十·御集]傷食
傷食者,必惡食噯腐,吞酸痞脹,腹滿倦怠氣急。或腹痛,或吐瀉,或秘結,或發熱,皆為傷食之候。經曰∶飲食...
- 《保嬰撮要》:[卷七]食瀉
東垣云∶傷食則惡食,小兒食瀉者,因飲食傷脾,脾氣不能健運,故乳食不化而出。若噯臭吞酸,胸膈脹滿,腹痛...
- 《幼幼集成》:[卷三]傷食證治
熱則易于腐化流通,所以停滯者少。馮楚瞻曰∶凡小兒傷食,皆由胃氣怯弱。今時之醫,以平胃散為脾胃之準繩,...
- 更多古籍中的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