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上臂肌圍
摘要:上臂肌圍(armmusclecircumference;AMC)是指上臂圍減去3.14倍三頭肌皮褶厚度。計算見式(17):AMC=BC-3.14×TSF ………(17)式中:AMC——上臂肌圍,單位為毫米(mm);BC——上臂圍,單位為毫米(mm);TSF——三頭肌皮褶厚度,單位為毫米(mm)。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訂于2016/3/23 22:53:07 165字 ]
相關詞條:
- 上臂肌圍
拼音:shàngbìjīwéi英文:armmusclecircumference;AMC上臂肌圍(armmusclecircumference;AMC)是指上臂圍減去3.14倍三頭肌皮褶厚度。計算見式(17):AMC=BC-3.14×TSF………(17)式中:AMC——上臂肌圍,單位為毫米(mm);BC——上臂圍,單位為毫米(mm);TSF——三頭肌皮褶厚度,單位為毫米(mm)。...
- AMC
拼音:英文:armmusclecircumference上臂肌圍(armmusclecircumference;AMC)是指上臂圍減去3.14倍三頭肌皮褶厚度。計算見式(17):AMC=BC-3.14×TSF………(17)式中:AMC——上臂肌圍,單位為毫米(mm);BC——上臂圍,單位為毫米(mm);TSF——三頭肌皮褶厚度,單位為毫米(mm)。...
- 肱骨干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
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分類:骨科/上肢骨折的手術/肱骨干骨折的手術治療ICD編碼:79.3104概述:肱骨是上肢骨中最長最粗的管狀骨。肱骨干一般指外科頸以下,內外髁以上骨皮質較厚的骨段(圖3.4.3.1-0-1~3.4.3.1-0-3)。肱骨干骨折常見,占全身骨折的1.91%,為第16位,由于上臂肌肉不如大腿發達,其血供又較豐富。從而肱骨干骨折很少發生嚴重重疊畸形,骨折愈合也比較快。故大多數肱骨干骨折...
- 肱骨干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分類:骨科/上肢骨折的手術/肱骨干骨折的手術治療ICD編碼:79.3104概述:肱骨是上肢骨中最長最粗的管狀骨。肱骨干一般指外科頸以下,內外髁以上骨皮質較厚的骨段(圖3.4.3.1-0-1~3.4.3.1-0-3)。肱骨干骨折常見,占全身骨折的1.91%,為第16位,由于上臂肌肉不如大腿發達,其血供又較豐富。從而肱骨干骨折很少發生嚴重重疊畸形,骨折愈合也比較快。故大多數肱骨干骨折...
- 橈骨膜反射異常
手旋前位不能屈曲肘關節,肌電圖描記癱瘓肌示正銳波及纖顫電位、運動單位減少、多相電位增多、神經傳導速度減慢。(二)肌皮神經病(musculocutaneousnervedisease)主要表現二頭肌與上臂肌萎縮,上臂屈側面平坦,肘關節屈曲力減弱,前壁呈外旋位,不能屈曲肘關節,前臂旋外受限、肱二頭肌癱瘓,肱二頭肌腱反射消失,前壁外側感覺障礙,橈骨膜反射減弱或消失。(三)臂從神經麻痹(brachialp...
- 三角肌運動點(前)
拼音:sānjiǎojīyùndòngdiǎn(qián)英文:三角肌運動點(前)為經外奇穴名。出《小兒麻痹后遺癥穴位刺激結扎療法》。位于肩前部,肩鎖關節下約三橫指處。左右計2穴。主治小兒麻痹后遺癥(肩及上臂肌麻痹型)。一般直刺0.5—1.0寸。...
- 慢性細菌性痢疾
平素不注意飲食衛生等多種原因造成。常常表現為不典型的痢疾癥狀,腹痛、腹瀉、腹脹等。當受涼或進食生冷食物,可引起急性發作,此時會腹瀉、腹痛和拉膿血便。體檢:腹部壓痛、腫塊;肝脾大小;肛門指診。體重,上臂肌圍,皮褶厚度。疾病描述:慢性細菌性痢疾大多是因為急性期治療不當,或有營養不良、佝僂病、腸寄生蟲病以及平素不注意飲食衛生等多種原因造成。常常表現為不典型的痢疾癥狀,腹痛、腹瀉、腹脹等。當受涼或進食生冷...
- 糖尿病所致脊髓病
低,有時出現雙下肢閃電樣疼痛。2.糖尿病性肌萎縮多見于老年患者,表現為進行性肌肉萎縮,且以肢體近端肌萎縮較遠端嚴重,呈非對稱性或一側性以骨盆帶,股四頭肌為主的肌肉疼痛、無力及萎縮,少數可合并肩胛帶、上臂肌萎縮。病理發現脊髓前角細胞消失,多由前根及運動神經損害引起逆行性損害所致。3.糖尿病性脊髓軟化脊髓軟化的發生,主要和糖尿病引起動脈硬化有關。它使脊髓血管閉塞、缺血、嚴重者引起少量出血。如果脊前動脈...
- 人體測量指標
性16.5mm;測量值理想值90%為營養正常,90%-80%為輕度營養不良,80%-60%為中度營養不良,60%為嚴重營養不良;若5mm,表示無脂肪可測,體脂肪消耗殆盡;如120%以上,則為肥胖。上臂肌圍上臂肌圍(MAMC)是根據上臂圍(MAC)和TSF計算的結果。MAMC(cm)=MAC(cm)-3.14×TSF(cm);或MAC(cm)-[0.314×TSF(mm)]。評價標準:MAMC是評價...
- 預防接種服務規范
種率=年度轄區內某種疫苗年度實際接種人數/某種疫苗年度應接種人數×100%。六、附件:附件1疫苗免疫程序:疫苗接種對象月(年)齡接種劑次接種部位接種途徑接種劑量/劑次備注乙肝疫苗0、1、6月齡3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酵母苗5μg/0.5ml,CHO苗10μg/1ml、20μg/1ml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第1劑次,第1、2劑次間隔≥28天卡介苗出生時1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處皮內注射0.1ml脊灰疫苗2、...
- 營養不良臨床路徑(2017年縣醫院適用版)
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四)標準住院日。:標準住院日為3–4日。(五)住院期間的檢查項目。:1.必需的檢查項目:(1)身高、體重、BMI、小腿圍、上臂肌圍、三頭肌皮褶厚度、去脂體重(FFM)、脂肪量(FM)、FFMI;(2)營養評價量表:包括營養風險篩查2002(NRS-2002)、微型營養評價量表(MNA-SF)、營養不良通用篩查量表(MUST)...
- BC
拼音:英文:bicepscircumference上臂圍(bicepscircumference;BC)是指上肢自然下垂,上臂中點(肱二頭肌最突出部)水平的圍周長。...
- 三角肌運動點(中)
拼音:sānjiǎojīyùndòngdiǎn(zhōng)英文:三角肌運動點(中)為經外奇穴名。出《小兒麻痹后遺癥穴位刺激結扎療法》。位于肩外側,上臂外側中線上,肩峰下方約五橫指處。左右計2穴。主治小兒麻痹后遺癥(肩及上臂肌麻痹型)。一般直刺1~1.5寸。...
- 三角肌運動點(后)
拼音:sānjiǎojīyùndòngdiǎn(hòu)英文:三角肌運動點(后)為經外奇穴名。出《小兒麻痹后遺癥穴位刺激結扎療法》。位于肩后部,鷹嘴和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與肩峰的連線上,上臂的上1/8與下7/8的交界處。左右計2穴。主治小兒麻痹后遺癥(肩及下臂肌麻痹型)。一般直刺0.5~1.0寸。...
- 肱三頭肌(長頭)運動點
拼音:gōngsāntóujī(chángtóu)yùndòngdiǎn英文:肱三頭肌(長頭)運動點為經外奇穴名。出《小兒麻痹后遺癥穴位刺激結扎療法》。位于上臂伸側尺側線,腋后皺襞下3寸,或上臂中、上1/3交點近腋后緣處。左右計2穴。主治小兒麻痹后遺癥。一般直刺0.5~1.0寸。...
- 肱三頭肌(內側頭)運動點
拼音:gōngsāntóujī(nèicètóu)yùndòngdiǎn英文:肱三頭肌(內側頭)運動點為經外奇穴名。出《小兒麻痹后遺癥穴位刺激結扎療法》。位于上臂伸側尺側線,肘橫紋平線上3寸;或上臂中、下1/3交點處。左右計2穴。主治小兒麻痹后遺癥。一般直刺0.5~1.0寸。...
- 肱三頭肌(外側頭)運動點
拼音:gōngsāntóujī(wàicètóu)yùndòngdiǎn英文:肱三頭肌(外側頭)運動點為經外奇穴名。出《小兒麻痹后遺癥穴位刺激結扎療法》。位于上臂伸側橈側線,腋后皺襞下3寸或上臂中、上1/3交點處。左右計2穴。主治小兒麻痹后遺癥。一般直刺0.5~1.0寸。...
- 上臂圍
拼音:shàngbìwéi英文:bicepscircumference;BC上臂圍(bicepscircumference;BC)是指上肢自然下垂,上臂中點(肱二頭肌最突出部)水平的圍周長。...
- 老年大腸腫瘤
lstedt的報道中,50例轉移大腸癌給予總量1~12g的Mab17-1A,每次200~500mg,其總反應率為20%(9-5-18),增大劑量時,其效果并不同步增長。唯合并輸注患者自體單抗細胞(AMC)者可達45%有效率與未輸AMC的比較(P=0.01)。單抗治療基于機體完整的免疫機制,單抗結合后激活了未交聯的Mab17-1A與大腸癌腫瘤相關抗腫瘤相關抗原結合,從而激活各種免疫機制,最終導致腫...
- 老年人大腸腫瘤
lstedt的報道中,50例轉移大腸癌給予總量1~12g的Mab17-1A,每次200~500mg,其總反應率為20%(9-5-18),增大劑量時,其效果并不同步增長。唯合并輸注患者自體單抗細胞(AMC)者可達45%有效率與未輸AMC的比較(P=0.01)。單抗治療基于機體完整的免疫機制,單抗結合后激活了未交聯的Mab17-1A與大腸癌腫瘤相關抗腫瘤相關抗原結合,從而激活各種免疫機制,最終導致腫...
-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中等140~109;瘦弱109~92;過度瘦弱<92。③三頭肌皮脂厚度:標準值為男12.5mm,女16.5mm。評價時換算成相當于正常標準的百分率(表1)。④肢體周圍長度:上臂中部肌圍長度的測量。上臂肌圍長度(cm)=上臂圍(cm)正常標準值為男25.3cm,女23.2cm。評價方法也是計算相當于正常標準值的百分率(%):正常值>90%,輕度營養不良80%~90%,中度營養不良60%~80%,重度...
- WS/T557—2017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
患者蛋白質實際入量,保持氮平衡狀態。采用三日膳食回顧法定期評估膳食攝入能量及營養素量。6.3營養評估:定期采用多種方法監測患者營養狀況并綜合分析,包括人體測量,如體重、體質指數、肱三頭肌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圍以及握力、小腿圍等;人體成分組成分析;常用生化指標,包括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總膽固醇等;綜合評估法,如主觀全面評估法(subjectiveglobalassessment,SGA)等進行...
-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中等140~109;瘦弱109~92;過度瘦弱<92。③三頭肌皮脂厚度:標準值為男12.5mm,女16.5mm。評價時換算成相當于正常標準的百分率(表1)。④肢體周圍長度:上臂中部肌圍長度的測量。上臂肌圍長度(cm)=上臂圍(cm)正常標準值為男25.3cm,女23.2cm。評價方法也是計算相當于正常標準值的百分率(%):正常值>90%,輕度營養不良80%~90%,中度營養不良60%~80%,重度...
-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癥
中等140~109;瘦弱109~92;過度瘦弱<92。③三頭肌皮脂厚度:標準值為男12.5mm,女16.5mm。評價時換算成相當于正常標準的百分率(表1)。④肢體周圍長度:上臂中部肌圍長度的測量。上臂肌圍長度(cm)=上臂圍(cm)正常標準值為男25.3cm,女23.2cm。評價方法也是計算相當于正常標準值的百分率(%):正常值>90%,輕度營養不良80%~90%,中度營養不良60%~80%,重度...
- PEM
中等140~109;瘦弱109~92;過度瘦弱<92。③三頭肌皮脂厚度:標準值為男12.5mm,女16.5mm。評價時換算成相當于正常標準的百分率(表1)。④肢體周圍長度:上臂中部肌圍長度的測量。上臂肌圍長度(cm)=上臂圍(cm)正常標準值為男25.3cm,女23.2cm。評價方法也是計算相當于正常標準值的百分率(%):正常值>90%,輕度營養不良80%~90%,中度營養不良60%~80%,重度...
- 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癥
中等140~109;瘦弱109~92;過度瘦弱<92。③三頭肌皮脂厚度:標準值為男12.5mm,女16.5mm。評價時換算成相當于正常標準的百分率(表1)。④肢體周圍長度:上臂中部肌圍長度的測量。上臂肌圍長度(cm)=上臂圍(cm)正常標準值為男25.3cm,女23.2cm。評價方法也是計算相當于正常標準值的百分率(%):正常值>90%,輕度營養不良80%~90%,中度營養不良60%~80%,重度...
- 臑
拼音:nào英文:bicipitalbranchiamuscle;medialbranchiamuscle;概述:臑:1.上臂內側的肱二頭肌部位;2.肩以下、肘以上的部分;3.肩下肘上之骨。上臂內側的肱二頭肌部位·臑:臑為人體部位名。指上臂內側的肱二頭肌部位。一說為上臂的統稱。其屈側稱膈內,伸側稱膈外。《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
- WS/T476—2015營養名詞術語
眉弓上緣經過枕骨粗隆最高點水平位置頭部周長。4.2.5上臂圍bicepscircumference;BC上肢自然下垂,上臂中點(肱二頭肌最突出部)水平的圍周長。4.2.6上臂肌圍armmusclecircumference;AMC上臂圍減去3.14倍三頭肌皮褶厚度。計算見式(17):AMC=BC-3.14×TSF………(17)式中:AMC——上臂肌圍,單位為毫米(mm);BC——上臂圍,單位為毫米...
- 肱二頭肌運動點
拼音:gōngèrtóujīyùndòngdiǎn英文:肱二頭肌運動點為經外奇穴名。出《小兒麻痹后遺癥穴位刺激結扎療法》。位于上臂屈側,從肱二頭肌肌腹隆起內緣之中點斜向外下方取3點,每點約相距1寸。左右計6穴。主治小兒麻痹后遺癥。一般直刺0.5~1.0寸。...
- 肱二頭肌恢復點
拼音:gōngèrtóujīhuīfùdiǎn英文:肱二頭肌恢復點為經外奇穴名。出《新醫療法匯編》。位于上臂屈側正中線,肘橫紋上2寸處。左右計2穴。主治癱瘓。一般直刺0.5~1.0寸。...
- 肱二頭肌腱斷裂
gèrtóujījiànduànliè英文:ruptureoftendonofbicepsbrachii肱二頭肌腱斷裂(ruptureoftendonofbicepsbrachii)為病名。是指因勞損、切割或二頭肌突然抗阻力強烈收縮而肌腱纖維部分或全部斷裂,以肩前側腫痛,無力,不適,其上部斷裂,屈肘力弱;其下部斷裂,肌腹上移,上臂中段前側膨隆,下1/3處平坦,斷裂處皮下瘀斑,壓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 肱肌運動點
拼音:gōngjīyùndòngdiǎn英文:肱肌運動點為經外奇穴名。出《小兒麻痹后遺癥穴位刺激結扎療法》。位于上臂遠端屈側橈側線,肘橫紋上約1.5寸處。左右計2穴。主治小兒麻痹后遺癥。一般直刺0.5~1.0寸。...
- 肘后肌運動點
拼音:zhǒuhòujīyùndòngdiǎn英文:肘后肌運動點為經外奇穴名。出《小兒麻痹后遺癥穴位刺激結扎療法》。位于上臂伸側正中線,鷹嘴突上約3寸(或4橫指)處。左右計2穴。主治小兒麻痹后遺癥。一般針0.3~0.5寸。...
- 上臂骨
拼音:shàngbìgǔ英文:上臂骨即肱骨。是上肢最長大的管狀骨。上連肩胛骨,下連前臂骨。肱骨可分一體兩端: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構成肩關節。肱骨體中部的外側有一粗糙骨面,叫三角肌粗隆。肱骨下端前后稍扁,有兩個關節面,內側叫肱骨滑車,外側叫肱骨小頭。...
- 奪命
拼音:duómìng英文:概述:奪命為經外奇穴名。《醫學入門》名惺惺。別名蝦蟆、惺惺。出《針灸聚英》。位置:位于上臂前外側,當肩髃穴與尺澤穴連線之中點處。位于肩髃與尺澤穴連線的中點,當肱二頭肌中。功能主治:主治頭暈,丹毒,上臂痛等。主治昏厥、上臂痛、丹毒等。刺灸法: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
- 上肢肌
拼音:shàngzhījī英文:上肢肌是上肢骨骼肌的總稱。可分成肩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肩肌起于肩胛骨和鎖骨,止于肱骨上端,可運動肩關節。每側有三角肌、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大圓肌6塊。上臂前面是屈肌群,淺部是肱二頭肌,長頭起于肩關節盂上方,短頭起于喙突,兩頭結合,經肘關節前面止于橈骨上端。深部有喙肱肌和肱肌。后面是伸肌群,只有一塊肱三頭肌,長頭起于肩關節盂的下方,內側頭和外側頭分...
- 天泉
氣由此向下,如同泉水從天而下,故名天泉。天泉穴主要用于心肺、胸脅疾患等:如心痛,心內膜炎,心悸,支氣管炎,咳逆,胸脅支滿,上臂內側痛及臂神經痛,咳嗽,胸滿,脅脹,臂痛,胸脅脹痛,胸痛,胸脅脹滿,呃逆,足痛不可以行,胸背及上臂內側痛,肘中攣急,心絞痛,心動過速,肋間神經痛,膈肌痙攣,上臂內側痛,視力減退等。天泉穴的別名:天溫(《針灸甲乙經》),天濕(《外臺秘要》)。出處:《針灸甲乙經》:天泉,一名...
- 伊藤痣
acromiodeltoideus;Ito'snevus疾病分類:皮膚性病科疾病概述:伊藤痣類似于太田痣的色素斑,1954年由伊藤首先描述。分布于由后鎖骨上神經及臂外側神經支配的肩與上臂。又稱肩峰肌藍褐痣,按神經分布的特點提示黑素細胞可能來源于局部的神經組織。伊藤痣屬太田痣的范疇,除分布部位不同外,兩者的臨床表現及病理變化完全相同,有些病例可伴發太田痣。疾病描述:伊藤1954年描述一種類...
- 天溫
氣由此向下,如同泉水從天而下,故名天泉。天泉穴主要用于心肺、胸脅疾患等:如心痛,心內膜炎,心悸,支氣管炎,咳逆,胸脅支滿,上臂內側痛及臂神經痛,咳嗽,胸滿,脅脹,臂痛,胸脅脹痛,胸痛,胸脅脹滿,呃逆,足痛不可以行,胸背及上臂內側痛,肘中攣急,心絞痛,心動過速,肋間神經痛,膈肌痙攣,上臂內側痛,視力減退等。天泉穴的別名:天溫(《針灸甲乙經》),天濕(《外臺秘要》)。出處:《針灸甲乙經》:天泉,一名...
- 天濕
氣由此向下,如同泉水從天而下,故名天泉。天泉穴主要用于心肺、胸脅疾患等:如心痛,心內膜炎,心悸,支氣管炎,咳逆,胸脅支滿,上臂內側痛及臂神經痛,咳嗽,胸滿,脅脹,臂痛,胸脅脹痛,胸痛,胸脅脹滿,呃逆,足痛不可以行,胸背及上臂內側痛,肘中攣急,心絞痛,心動過速,肋間神經痛,膈肌痙攣,上臂內側痛,視力減退等。天泉穴的別名:天溫(《針灸甲乙經》),天濕(《外臺秘要》)。出處:《針灸甲乙經》:天泉,一名...
- 臑窌
oliáo英文:臑窌為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臑會。臑會為經穴名(NàohuìTE13)。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為手少陽、陽維脈的交會穴。臑:上臂;會:交會。穴在上臂經脈之交會之處,故名。位于臂后區,肩峰角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緣。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肱三頭肌長頭及外側頭→橈神經→肱三頭肌內側頭。有舒筋活血、消腫散結的作用。主要用于頸項、肩臂疾患等。如癭氣、瘰疬、肩胛腫痛、...
- 肱二頭肌腱鞘注射
長、短頭肌腱腱鞘炎。2.肱二頭肌肌腱外傷后慢性疼痛。禁忌證:1.肩部腫瘤。2.肱骨上段骨折。3.肩周感染、敗血癥及出血傾向病人。準備:1.坐位或仰臥位。2.確定穿刺點坐位時,肘前屈90°放置于桌上,上臂略旋后。仰臥位時,患肢肘關節屈曲90°,肩外展90°,前臂放于胸前,上臂略旋后。術者沿肱骨大結節向內即可觸及壓痛點或變粗的纖維鞘管,此為穿刺點。3.注射區常規皮膚消毒。方法:取5號針,針由前下向上穿...
- 臂泰陽脈
與手少陰心經相為表里。五行屬火。本經從小指尺側末端少澤開始,沿手掌尺側上向腕部,出于尺骨莖突部的養老,向上沿上臂外側后緣,出于肘部尺骨鷹嘴和肱骨內上髁之間的小海,再沿上臂外側后緣上行,出肩關節后部的肩貞,繞行于肩胛,與督脈在項部大椎穴處相交,向前進入鎖骨上窩,聯絡心臟,沿著食道下行,貫穿膈肌,到達胃部,入屬小腸;它的分支,從缺盆沿頸旁向上至頰,到外眼角,折回來進入耳中;它的又一支脈,從面頰部分出,...
- 凍干麻疹活疫苗
。類別:生物制品。劑量:臨用前,用滅菌注射用水按說明書規定溶解后應用。8個月以上未患過麻疹的易感者,于上臂皮下注射,一次0.2ml。貯藏:在2~8℃的暗處保存。藥品說明書:藥理作用及用途:注射后可誘導機體產生中和抗體,用以預防麻疹。用法及用量:兒童和成人注射均為0.2或0.5ml,于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皮下注射。不良反應:少數發熱,偶有散在性皮疹。注意事項:切勿使消毒劑接觸疫苗,注射過丙種球蛋白者...
- 注射用轉移因子
等);對惡性腫瘤可作為輔助治療劑(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濕疹,血小板減少,多次感染綜合癥及慢性皮膚粘膜真菌病有較好的療效)。用法與用量:皮下注射:(淋巴回流較豐富的上臂內側或大腿內側腹股溝下端為宜,也可皮下注射于上臂三角肌處),一次1~2支,一周或兩周1次或遵醫囑。注意事項:混濁或變色勿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尚不明確。規格:3mg(多肽):100ug(核糖)...
- 臂鉅(巨)陰脈
ofHand-TAIYIN;臂鉅(巨)陰脈為早期經脈名。出馬王堆漢墓帛書。臂:手臂(包括上臂、前臂);鉅:巨、大。所載內容與《黃帝內經靈樞·經脈》之手太陰經類似。手太陰為手太陰肺經的簡稱。手太陰肺經為十二經脈之一。與手陽明大腸經相為表里。五行屬金。本經從中焦胃脘部開始,下行聯絡大腸,回上來沿著胃的上口,貫穿膈肌,入屬肺臟,從肺系(氣管、喉嚨)部位橫行至前胸外上方,出中府、過云門而至腋下,沿上臂內側...
- 頭沖
于上臂臑外,故名臂臑。《說文》:“臂,手上也。”上肢統可稱為臂。凡肉不著骨之處,可由肉上下通透者,即稱“臑”。本穴正當上膊肉不著之處,故名之。所屬部位:上臂臂臑穴的定位:標準定位:臂臑在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7寸。臂臑位于上臂后外側,曲池穴與肩髃穴連線上,距曲池穴7寸,當三角肌抵止部后緣處。臂臑位于臂部,曲池(LI11)上七寸,三角肌前緣處。臂臑在手陽明大腸經中的位置臂...
- 上臂截肢術
面不同而異[見斷肢(指)再植術],按常規方法切斷。一般上臂殘肢的適宜長度為13~20cm。在此范圍內,橈神經已繞向肱骨后外側,難以預先分離,可于截肢后再行處理。3.截肢于截斷平面下1~2cm環形切斷肌肉。如系上臂下1/3截肢,可將肱三頭肌腱自鷹嘴分離為腱膜瓣以覆蓋骨端。于肌肉回縮的斷面切開骨膜,鋸斷肱骨,截除病肢。處理橈神經。于肱骨和肱三頭肌間找出肱深動、靜脈,雙重結扎。松開止血帶,徹底止血,置...
- 肩胛下肌止點外移術
枕抬高。先使病人側斜臥位,待頸肩胸背部皮膚滅菌并鋪好無菌單后改為仰臥位。手術步驟:1.切口:做肩關節前內側切口,顯露肩關節前側肩袖,方法與步驟參見“肩胛下肌關節囊重疊縫合術”。2.游離肩胛下肌:外旋上臂,找出肩胛下肌,在其上下緣各做一切口,切口分別始于肌肉肌腱交界處,向外延伸直至該肌在肱骨小結節上的附著點為止(圖3.6.2.2.3-5)。切口深度須包括深層的關節囊前壁;從肱骨小結節上鑿取連帶肩胛下...
- Magnuson手術
枕抬高。先使病人側斜臥位,待頸肩胸背部皮膚滅菌并鋪好無菌單后改為仰臥位。手術步驟:1.切口:做肩關節前內側切口,顯露肩關節前側肩袖,方法與步驟參見“肩胛下肌關節囊重疊縫合術”。2.游離肩胛下肌:外旋上臂,找出肩胛下肌,在其上下緣各做一切口,切口分別始于肌肉肌腱交界處,向外延伸直至該肌在肱骨小結節上的附著點為止(圖3.6.2.2.3-5)。切口深度須包括深層的關節囊前壁;從肱骨小結節上鑿取連帶肩胛下...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