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 三七血傷寧膠囊藥典標準
2.1 品名
三七血傷寧膠囊
Sanqi Xueshangning Jiaonang
2.2 處方
2.3 制法
以上七味,冰片研細;部分大葉紫珠粉碎成細粉,剩余大葉紫珠加水煎煮三次,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適量,加入大葉紫珠細粉,拌勻,干燥,粉碎成細粉;部分黑紫藜蘆及其余三七等四味粉碎成細粉,與上述大葉紫珠細粉及適量的滑石粉混勻,制顆粒,加入冰片細粉,混勻,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保險子:取剩余的黑紫藜蘆,粉碎成細粉,用水泛丸,制成100丸,包薄膜衣,即得。
2.4 性狀
本品為硬膠囊,內容物為淺灰黃色至棕黃色的顆粒和粉末;氣香,味辛、微苦。保險子為朱紅色的薄膜衣水丸,除去包衣后顯棕黃色至棕褐色;氣微,味苦。
2.5 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針晶束成束或散在(重樓)。非腺毛大多已斷裂,由l~3個細胞組成(大葉紫珠)。
取保險子,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針晶束成束或散在;表皮細胞類長方形,木栓化;纖維壁厚,木化(黑紫藜蘆)。
(2)取本品內容物5g,加乙醚30ml,密塞,振搖10分鐘,濾過,藥渣備用,濾液揮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冰片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苯—乙酸乙酯(9: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鑒別](2)項下的備用藥渣,揮盡乙醚,加水飽和的正丁醇30ml,超聲處理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用氨試液洗滌2次,每次20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苷Rg1對照品和重樓皂苷Ⅰ對照品,分別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3~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正丁醇—甲醇—水(2:4:1:2)10℃以下放置分層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硫酸乙醇溶液(1→10),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6 檢查
2.6.1 烏頭堿的限量
取本品30粒的內容物,研細,加乙醚50ml,振搖10分鐘,加氨試液10ml,振搖30分鐘,放置過夜,濾過,分取乙醚液,殘渣用乙醚20ml洗滌,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用無水乙醇溶解使成1.0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烏頭堿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含2.0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二乙胺(14: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出現的斑點應小于對照品的斑點,或不出現斑點。
2.6.2 其他
應符合膠囊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D)。
2.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2.7.1 色譜條件和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為流動相A,以水為流動相B,按下表中的規定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為203nm。理論板數按人參皂苷Rg1峰計算應不低于14000。
時間(分鐘) | 流動相A(%) | 流動相B(%) |
0~25 | 20 | 80 |
25~75 | 20→35 | 80→65 |
75~76 | 35→90 | 65→10 |
76~83 | 90 | 10 |
83~90 | 20 | 80 |
2.7.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人參皂苷Rg1對照品和人參皂苷Rb1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人參皂苷Rg1 O.6mg、人參皂苷Rb1 0.4mg的混合溶液,即得。
2.7.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20粒的內容物,精密稱定,研細,取約2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適量,浸泡過夜,加熱回流8小時,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干,殘渣加水25ml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3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正丁醇飽和的氨試液洗滌2次,每次25ml,取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干,殘渣用甲醇溶解,并轉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2.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粒含三七以人參皂苷Rg1(C42H72O14)和人參皂苷Rbl(C54H92O23)的總量計,不得少于1.2mg。
2.8 功能與主治
止血鎮痛,祛瘀生新。用于瘀血阻滯、血不歸經所致的咯血、吐血、月經過多、痛經、閉經、外傷出血、痔瘡出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支氣管擴張出血、肺結核咯血、功能性子宮出血。
2.9 用法與用量
用溫開水送服。一次1粒(重癥者2粒),一日3次,每隔4小時服一次,初服者若無副作用,可如法連服多次;小兒二歲至五歲一次1/10粒,五歲以上一次1/5粒。跌打損傷較重者,可先用黃酒送服1丸保險子。瘀血腫痛者,用酒調和藥粉,外擦患處;如外傷皮膚破損或外傷出血,只需內服。
2.10 注意
輕傷及其他病癥患者忌服保險子;服藥期間忌食蠶豆、魚類和酸冷食物;孕婦禁用。
2.11 規格
每粒裝0.4g。每100丸保險子重4g。每10粒膠囊配裝1丸保險子。
2.12 貯藏
密封。
2.13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3 三七血傷寧膠囊中藥部頒標準
3.1 拼音名
Sanqi Xueshangning Jiaonang
3.2 處方
三七 重樓 生草烏 大葉紫珠及提取物 山藥 黑紫藜蘆 冰片 朱砂
3.3 制法
以上八味,除朱砂外,取部分黑紫藜蘆及其余三七等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 勻,裝入膠囊,即得。 保險子:取朱砂和剩余的黑紫藜蘆,分別粉碎成細粉,用水泛丸,用朱砂包衣,制成規定量, 即得。
3.4 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淺灰黃色的粉末;氣香,味辛、微苦。保險子為朱紅色的 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顯棕黃至棕褐色;氣微,味苦。
3.5 檢查
除保險子外,膠囊應符合膠囊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ⅠL)。
3.6 功能與主治
止血鎮痛,祛瘀生新。用于瘀血阻滯、血不歸經之各種血證及瘀血腫痛,如 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支氣管擴張出血,肺結核咯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外傷及痔瘡出血,婦 女月經不調,經痛,經閉及月經血量過多,產后瘀血,胃痛,肋間神經痛等。
3.7 用法與用量
用溫開水送服,一次1粒(重癥者2粒),一日3次,每隔4小時服一次,初服者 若無副作用,可如法連服多次;小兒二歲至五歲一次1/10粒,五歲以上一次1/5粒。跌打損傷 較重者,可先用酒送服1粒保險子。瘀血腫痛者,用酒調和藥粉,外擦患處。
3.8 注意
輕傷及其他病癥患者忌服保險子;服藥期間忌食蠶豆、魚類和酸冷食物;孕婦忌服。
3.9 規格
每粒裝0. 4g,每10粒膠囊配裝1粒保險子
3.10 貯藏
密封。
注:大葉紫珠及提取物制法 取大葉紫珠 500g,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靜置8~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 至稠膏,加入大葉紫珠細粉 125g,拌勻,烘干,粉碎成細粉,過篩,即得。
廣西壯族自治區藥品檢驗所 起草
4 三七血傷寧膠囊說明書
4.1 藥品名稱
三七血傷寧膠囊
4.2 藥品漢語拼音
Sanqi Xueshangning Jiaonang
4.3 劑型
每粒裝0.4g。每100丸保險子重4g。每10粒膠囊配裝1丸保險子。
4.4 性狀
三七血傷寧膠囊為硬膠囊,內容物為淺灰黃色至棕黃色的顆粒和粉末;氣香,味辛、微苦。保險子為朱紅色的薄膜衣水丸,除去包衣后顯棕黃色至棕褐色;氣微,味苦。
4.5 三七血傷寧膠囊的主要成份
三七、重樓、生草烏、大葉紫珠及提取物、山藥、黑紫藜蘆、冰片、朱砂等。
4.6 三七血傷寧膠囊的功能主治
止血鎮痛,祛瘀生新。用于瘀血阻滯、血不歸經所致的咯血、吐血、月經過多、痛經、閉經、外傷出血、痔瘡出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支氣管擴張出血、肺結核咯血、功能性子宮出血。
4.7 注意事項
1.輕傷及其他病癥患者忌服保險子。
2.服藥期間忌蠶豆、魚類和酸冷食物。
3.孕婦忌服。
4.8 三七血傷寧膠囊的用法用量
用溫開水送服。一次1粒(重癥者2粒),一日3次,每隔4小時服一次,初服者若無副作用,可如法連服多次;小兒二歲至五歲一次1/10粒,五歲以上一次1/5粒。跌打損傷較重者,可先用黃酒送服1丸保險子。瘀血腫痛者,用酒調和藥粉,外擦患處;如外傷皮膚破損或外傷出血,只需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