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sān jiāo
2 英文參考
triple warm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anjiao[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ānjiāo[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O17(穴)[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triple energ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anjiao[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三焦:1.六腑之一;2.溫病學作為辨證綱領;3.耳穴名;4.推拿部位名。
4 六腑之一·三焦
三焦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稱,既是體腔的劃分概念,也是作為六腑之一的功能概念[1]。三焦是臟腑外圍最大的腑,又稱外腑、孤腑[2]。與心包相表里[3]。其功能是主持諸氣,總司人體之氣化,為元氣和水谷運行的道路,疏通水道的作用[3]。三焦手少陽經脈,與手厥陰心包經互相絡屬[2]。手少陽三焦經屬三焦;手厥陰心包經絡三焦[3]。其背俞為三焦俞,募穴為石門,下合穴為委陽[3]。 《難經·三十一難》:“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黃帝內經靈樞·營衛生會》:“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別回腸,注于膀胱而滲入焉。”
從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內;中焦指膈以下、臍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臟腑;下焦指臍以下部位,包括腎、膀胱、小腸、大腸(以病理生理言,還包括部位較高的肝,故下焦往往肝腎并提)。從功能而言,《黃帝內經靈樞·營衛生會篇》指出“上焦如霧”(主要指心肺的輸布功能),“中焦如漚”(指脾胃的消化傳輸功能),“下焦如瀆”(指腎與膀胱的排尿功能,并包括腸道的排便作用),這些功能實際上就是體內臟腑氣化功能的綜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而言是受納水谷,消化飲食,化生氣血精微物質,輸送營養,排泄廢料。
三焦的“焦”字有“熱”的含義,這種熱來源于命門之火,是通過氣化的作用來體現的。至于三焦的實體,至今未有定論(有日本學者認為三焦即淋巴管[4])。三焦手少陽經脈,與手厥陰心包經互相絡屬。
5 溫病學的辨證綱領·三焦
三焦為溫病學辨證綱領[2]。上焦:病初起而較輕;中焦:病盛而較重;下焦:病晚期而嚴重。[3]《溫病條辨》:“肺病逆傳,則為心包,上焦不治則傳中焦,胃與脾也,中焦不治則傳下焦,肝與腎也,始于上焦,終于下焦。”
6 耳穴名·三焦
三焦(sānjiāo CO17 triple energy sanjiao)為耳穴名[1][3]。在外耳門后下,肺與內分泌區之間[1]。
6.1 標準定位
耳穴·三焦在外耳門后下,肺與內分泌區之間[1]。
耳穴·三焦位于肺與內分泌穴之間[3]。
6.2 主治病癥
6.3 刺激方法
7 推拿部位名·三焦
三焦為推拿部位名[2]。用于治療心氣冷痛等癥[2]。有4個位置:
①位于總筋穴與天河水穴之間(《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2]。
8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0.
- ^ [4] 山中克芳. "三焦論".
古籍中的三焦
- 《醫旨緒余》:[上卷]九、《難經正義》三焦評
(附東垣三焦論)或有以馬玄臺《難經正義》問于生生子曰∶馬氏謂《難經》所言三焦,乃上中下之三焦,故曰無...
- 《古本難經闡注》:正文
。膀胱注足少陰腎。從腎注手厥陰胞絡。胞絡注手少陽三焦。三焦注足少陽膽。從膽注足厥陰肝。從肝復注于肺。...
- 《質疑錄》:論三焦有幾
臟腑經絡,《靈樞》《素問》詳辨,各有定名部分,獨三焦之名,在經文亦多臆說;后賢之詳其義者,更多旁雜,...
- 《難經古義》:卷之下
臟唯有五。腑獨有六者。何也。然。所以腑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使)焉。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其...
- 《脈訣匯辨》:卷二
,非神而何?人非是神無以主宰血氣,保合太和,流行三焦,灌溉百骸。故脈非他,即神之別名也。明乎此,則氣...
- 更多古籍中的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