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三伏:1.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2.指末伏。
4 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三伏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為一年中氣溫最高的階段[1]。一般從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1][2]。針灸臨床上經常采用的“冬病夏治”、“伏針”、“伏灸”都在這個階段進行[2]。
5 末伏·三伏
三伏指末伏[2][1]。因初伏、中伏、末伏,亦稱頭伏、二伏、三伏[2]。故三伏也專指末伏[2]。
6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三伏
- 《針灸問對》:卷之下
、銅人皆云治嗽。今人見有痰而嗽。無痰而咳。一概于三伏中灸之。不計壯數。二穴切近華蓋。而咳與嗽本因火乘...
- 《本草綱目》:[石部第十一卷金石之五]石硫黃
淘之,去其黑漿。一法∶打碎,以絹袋盛,用無灰酒煮三伏時用。又硝石能化硫為水,以竹筒盛硫埋馬糞中一月亦...
- 《本草乘雅半偈》:[第一帙]丹砂
,靜室焚香齋浴后,取砂以香水浴過,拭干碎搗,更研三伏時。入瓷鍋內,每砂一兩,用甘草二兩,紫背天葵、五...
- 《本草綱目》:[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丹砂
香齋沐后,取砂以香水浴過,拭干,碎搗之,缽中更研三伏時。取一瓷鍋子,每朱砂五兩,用甘草二兩,紫背天葵...
- 《雷公炮炙論》:[上卷]朱砂
取砂,以香水浴過了,拭干,即碎搗之,后向缽中更研三伏時;竟,取一瓷鍋子,著研了砂于內,用甘草、紫背天...
- 更多古籍中的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