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三部:1.指上、中、下三焦;2.穴位自表皮至筋骨分為三個層次;3.發病部位;4.人體部位名;5.指面之上、中、下三部;6.脈診部位。
4 上、中、下三焦·三部
三部指上、中、下三焦。《標幽賦》:“上中下三部也,大包與天樞地機。”意謂三穴分別主治上焦心、肺,中焦脾、胃和下焦腎臟之疾。[1]
5 穴位自表皮至筋骨分為三個層次·三部
三部是指穴位自表皮至筋骨分為三個層次,上(淺)層稱天部,中層稱人部,下(深)層稱地部。[1]
6 發病部位·三部
三部指發病部位。即臟部、上部、下部[2]。《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三部之氣各不同,或起于陰,或起于陽,請言其方,喜怒不節則傷臟,臟傷則病起于陰也,清濕襲虛則病起于下,風雨襲虛則病起于上,是為三部。”
7 人體部位名·三部
三部指人體部位名,即身體上、中、下三部[2]。《黃帝內經素問·三部九候論》:“何謂三部?……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
8 面部之上、中、下三部·三部
三部指面部之上、中、下三部[2]。《黃帝內經靈樞·天年》:“三部三里起。”
9 脈診部位·三部
三部指脈診部位,即寸、關、尺三部[2]。《難經·十八難》:“三部者,寸關尺也。”
10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三部
- 《太平圣惠方》:[卷第一]診三部虛實決死生法
三部脈實。長病得之不治。三部脈虛。長病得之不治。虛而澀。長病亦死。虛而滑亦死。虛而緩亦死。虛而弦急癲...
- 《脈經》:[卷四]診三部脈虛實決死生第八
三部脈調而和者,生。三部脈廢者,死。三部脈虛,其人長病得之,死。虛而澀,長病亦死,虛而滑亦死,虛而緩...
- 《難經集注》:卷之二
竅不通。故平和不可得見。衰乃見也。十六難曰。脈有三部九候。呂曰。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上部三候。...
- 《難經古義》:卷之上
脈之法。靈素所述。蓋非一道。或以氣口人迎言。或以三部天人地言。或寸脈尺膚。相對言之。人有腎原之氣。胃...
-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八脈法]診三部脈虛實決死生第十六
凡三部脈大都欲等,只如小人、細人、婦人脈小軟,小兒四五歲者,脈呼吸八至細數吉。(《千金翼》云∶人大而...
- 更多古籍中的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