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rǔ zhōng
2 英文參考
Rǔzhōng ST17[中國針灸學詞典]
rǔzhō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17[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T17[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4 分娩期間·乳中
乳中為名詞。出《金匱要略·婦人產后病脈證并治》。 《脈經》中“乳”字作產字解釋。《輯義》:“乳中蓋在草蓐之謂。”指婦女正在分娩期間。
5 泛指哺乳期·乳中
乳中泛指哺乳期。
6 經穴名·乳中
穴位 | 乳中 | ||
漢語拼音 | Ruzhong | ||
羅馬拼音 | Juchung | ||
美國英譯名 | Center of Breast | ||
各 國 代 號 | 中國 | ST17 | |
日本 | 17 | ||
法 國 | 莫蘭特氏 | E17 | |
富耶氏 | |||
德國 | M17 | ||
英國 | S17 | ||
美國 | St17 |
乳中為經穴名(Rǔzhōng ST17)[1]。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1]。乳指乳頭,中即正中,穴在乳頭正中,故名乳中[1]。現代僅作胸腹部取穴標志[1]——兩乳頭之間作8寸[2]。《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載乳中為十三鬼穴之一[3]。
6.1 乳中的別名
6.2 出處
《針灸甲乙經》:乳中,禁不可刺灸。
6.3 穴名解
乳指乳頭,中即正中,穴在乳頭正中,故名乳中[1]。
6.4 所屬部位
胸[5]
6.5 乳中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乳中在胸部,當第4肋間隙,乳頭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6][7]。
乳中位于胸部,乳頭中央[1]。
乳中位于乳頭中央,不針灸,只作胸腹部輸穴的定位標志——兩乳頭之間作8寸[2]。
乳中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乳中穴的位置
乳中穴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乳中穴的位置(肌肉)
6.6 取法
乳頭正中央。此穴不針不灸,只作為胸腹部取穴的定位標志。
快速取穴:將食指指腹放于胸部乳頭中央,食指指腹處即是[9]。
6.7 穴位解剖
乳中穴下為皮膚、輸乳孔、輸乳竇、輸乳管、腺組織、胸大肌。分布著第四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及外側皮支。乳房皮膚的神經分布來自鎖骨上神經的分支及第3、4、5肋間神經前皮支的乳房內側支和外側皮支的乳房外側支。該處皮膚還有汗腺、皮脂腺、平滑肌(以環形纖維為主)。交感神經纖維隨外側動脈和肋間動脈入乳房,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及腺組織。
6.8 乳中穴的功效與作用
乳中有調氣醒神的作用。
治癲癇俱用灸,治目病則放血。朱丹溪曰:“乳房,陽明經氣所經;乳頭,厥陰肝氣所經。”故本穴能治目病也。由此推之,治目病可并取光明,調月經可并取日月。但一般為取穴標準,禁忌針灸。[4]
6.9 刺灸法
本穴不針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定位標志[7][8]。《針灸甲乙經》說:“禁不可針灸,灸剌之,不幸生蝕瘡,瘡中有膿血清汁者可治,瘡中有息肉若蝕瘡者死。”
現代僅作胸腹部取穴標志,禁刺灸[1]。
不針灸,只作胸腹部輸穴的定位標志——兩乳頭之間作8寸[2]。
6.10 特效按摩
每天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拉乳頭,每次1~3分鐘,可治乳癰,并可助乳房健美[9]。
6.11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禁不可灸刺,灸刺之,不幸生蝕瘡,瘡中有膿血清汁者可治。瘡中有息肉,若蝕瘡者死。
《備急千金要方》:乳中,禁不灸刺。
7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72.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
- ^ [4] 柴鐵劬.針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5]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8.
- ^ [6]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7]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2.
- ^ [8]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針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3-174.
- ^ [9]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古籍中的乳中
- 《圣濟總錄》:[卷第一百九十一針灸門]足陽明胃經
下一寸六分陷中)膺窗二穴(在屋翳下一寸六分陷中)乳中二穴(當乳中是)乳根二穴(在乳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
- 《素問經注節解》:[外篇卷之六]氣府論
分,灸五壯。此穴之上又有氣戶、庫房、屋翳,下又有乳中、乳根。氣戶在巨骨下,下直膺窗,去膺窗上四寸八分...
- 《針灸聚英》:[卷一上]足陽明胃經
從缺盆而下。下乳內廉。循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
- 《瘍醫大全》:[卷四內景圖說(下)]論臟腑經絡穴道部位始知瘡瘍何經受病
有容,天樞滑肉太乙宮,關門梁門承滿充,不容乳根與乳中,膺窗屋翳庫房洪,氣戶缺盆氣舍沖,水突人迎大迎逢...
-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卷五婦人產后病脈證治第二十一]論一首、證六條、方八首
如豆。入前藥。舊本作如豆大。今如徐忠可駁正。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乳。脈經...
- 更多古籍中的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