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妊娠期糖尿病
摘要:疾病別名妊娠合并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疾病代碼ICD:O24.9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概述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即糖尿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妊娠期間發現或發病的由不同程度糖耐量異常及糖尿病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高血糖。1型和2型糖尿病臨床表現不一樣,各有特點。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家族中母親患有糖尿病,下一代糖尿病的發病率高。疾病描述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即糖尿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妊娠期間發現或發病的由不同程度糖耐量異常及糖尿病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高血糖。根據其定義,該類糖尿病包括妊娠前即已存在但妊娠期間才診斷的和隨著妊娠期而發生的2類,同時它既包括糖尿病,又包括糖耐量減低(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和空腹血糖不良(impairedfastingglucose,IFG)。部分患者在妊娠前即已經診斷糖尿病或糖耐量減低,妊娠后持續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訂于2009/1/22 17:41:52 10035字 ]
相關詞條:
- 妊娠期糖尿病
obìng疾病別名妊娠合并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疾病代碼ICD:O24.9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概述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即糖尿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妊娠期間發現或發病的由不同程度糖耐量異常及糖尿病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高血糖。1型和2型糖尿病臨床表現不一樣,各有特點。...
- DM
不用乙醚、環丙烷、甲氧氟烷、氯仿等,以氟烷(halothane)等為宜;如能局麻、脊髓麻醉及針麻者,則對糖代謝的影響較小。中醫·糖尿病:糖尿病系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糖代謝紊亂的疾病。屬祖國醫學“消渴”范疇。可能與免疫、病毒感染、升血糖素過多有關。消渴(consumptivethirst)為病名。《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亦作痟渴。是指以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瘦,或尿濁、尿有甜味為特征的病證。...
- 巨大胎兒
的高危因素存在。根據Williams產科學的描述,巨大胎兒常見的因素有糖尿病、父母肥胖、經產婦、過期妊娠、孕婦年齡、胎兒的性別、上胎巨大胎兒、種族和環境等。孕婦糖尿病:不管是妊娠合并糖尿病,還是妊娠期糖尿病,巨大胎兒的發病率均明顯升高。在胎盤功能正常的情況下,孕婦糖尿病胎兒的血糖濃度均升高,導致胎兒胰島素分泌反應性升高。胎兒高糖血癥和高胰島素血癥使胎兒合成代謝增加,導致巨大胎兒的發病率上升,最高的...
- 妊娠合并糖尿病
下降,在2小時后回到空腹水平。酮癥型糖尿病因循環中缺乏胰島素,口服葡萄糖后不產生反應;但輕度肥胖型糖尿病出現延遲反應,胰島素可以上升到異常高的水平,說明輕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細胞有緩慢但過度的反應。妊娠期糖尿病的敏感性:在妊娠早期口服葡萄糖后,空腹及高峰時的胰島素水平類似于非妊娠期,但在妊娠晚期空腹及高峰時的胰島素水平較非妊娠期高。結合妊娠晚期餐后出現高血糖的傾向,顯然在孕晚期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了,所...
- 聯合國糖尿病日
尿路感染、肺結核等。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當胰臟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當身體不能有效利用產生的胰島素時,就會出現糖尿病。這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高血糖)。1型糖尿病(以前稱為胰島素依賴型或兒童期發病型糖尿病)的特征是不能產生胰島素。2型糖尿病(以前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或成人期發病型糖尿病)是因為人體不能有效利用胰島素引起的。體重超重和缺乏身體活動常常造成該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最初在妊娠期間發現的高血糖。...
- 世界糖尿病日
尿路感染、肺結核等。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當胰臟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當身體不能有效利用產生的胰島素時,就會出現糖尿病。這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高血糖)。1型糖尿病(以前稱為胰島素依賴型或兒童期發病型糖尿病)的特征是不能產生胰島素。2型糖尿病(以前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或成人期發病型糖尿病)是因為人體不能有效利用胰島素引起的。體重超重和缺乏身體活動常常造成該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最初在妊娠期間發現的高血糖。...
- WS397-2012糖尿病篩查和診斷
查和診斷。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WS331妊娠期糖尿病診斷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由于胰島素分泌功能缺陷和(或)胰島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代謝障礙為主要...
- 糖尿病合并妊娠臨床路徑(2016年版)
:1、原有糖尿病基礎上合并妊娠2、妊娠后首次出現的糖尿病3、不伴有微血管病變及臟器損害(二)診斷依據。:根據《妊娠合并糖尿病診治指南》(2014)1、妊娠前已診斷糖尿病2、妊娠前未進行過血糖檢查,妊娠期血糖升高達到以下任何一項標準:(1)空腹血糖≥7.0mmol/L;(2)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3)伴有典型的高血糖癥狀或高血糖危象,同時隨機血糖≥11....
- 消渴丸
血糖升高之氣陰兩虛型消渴癥。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25g~2.5g(約5~10丸),一日3次,飯后溫水送服。注意:服用本品時嚴禁加服降血糖化學類藥物。對嚴重腎功能不全,少年糖尿病,酮體糖尿,妊娠期糖尿病,糖尿性昏迷等下患者不宜使用;肝炎患者慎服;個別患者偶見格列本脲所致不良反應,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規格:每瓶裝30g貯藏:密封。廣州市藥品檢驗所起草消渴丸說明書:藥品名稱:消渴丸藥品漢語拼音:X...
- 青年人中的成年發病型糖尿病
的MODY2,因血糖升高而引起的臨床表現較輕,不足一半的患者表現為顯性糖尿病。該亞型外顯率較高而完全,大多數突變攜帶者在青春期即出現血糖水平的輕度升高,因無癥狀而未被發現,約50%攜帶突變的婦女于妊娠期通過葡萄糖耐量篩查試驗發現糖尿病,而目前通過家系調查發現的最小MODY2患者診斷年齡為1周歲。MODY2病情進展緩慢,許多患者可以長期保持糖耐量減低或輕度空腹高血糖。微血管并發癥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
- 2型糖尿病
mmol/L(160~180mg/dl)時即可查出尿糖,這一血糖水平稱為腎糖閾值。老年人及患腎臟疾病者,腎糖閾升高,血糖超過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時可以無糖尿;相反,妊娠期婦女及一些腎小管或腎間質病變時,腎糖閾降低,血糖正常時亦可出現糖尿。糖尿的檢查常用的有班氏法(借助硫酸銅的還原反應)和葡萄糖氧化酶等。班氏法常受尿中乳糖、果糖、戊糖、抗壞血酸、先鋒霉素、異煙肼及水...
-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mmol/L(160~180mg/dl)時即可查出尿糖,這一血糖水平稱為腎糖閾值。老年人及患腎臟疾病者,腎糖閾升高,血糖超過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時可以無糖尿;相反,妊娠期婦女及一些腎小管或腎間質病變時,腎糖閾降低,血糖正常時亦可出現糖尿。糖尿的檢查常用的有班氏法(借助硫酸銅的還原反應)和葡萄糖氧化酶等。班氏法常受尿中乳糖、果糖、戊糖、抗壞血酸、先鋒霉素、異煙肼及水...
- Ⅱ型糖尿病
mmol/L(160~180mg/dl)時即可查出尿糖,這一血糖水平稱為腎糖閾值。老年人及患腎臟疾病者,腎糖閾升高,血糖超過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時可以無糖尿;相反,妊娠期婦女及一些腎小管或腎間質病變時,腎糖閾降低,血糖正常時亦可出現糖尿。糖尿的檢查常用的有班氏法(借助硫酸銅的還原反應)和葡萄糖氧化酶等。班氏法常受尿中乳糖、果糖、戊糖、抗壞血酸、先鋒霉素、異煙肼及水...
- 2010年“糖尿病防治藍光行動”方案
拼音:英文:《2010年“糖尿病防治藍光行動”方案》由衛生部于2010年9月6日發布。2010年“糖尿病防治藍光行動”方案為提高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對糖尿病的認識,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識,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期間,我部疾控局、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將共同開展“糖尿病防治藍光行動”系列活動,主要內容如下:一、活動目的(一)提高居民糖尿病防治意識,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二)宣傳糖尿病...
-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mmol/L(160~180mg/dl)時即可查出尿糖,這一血糖水平稱為腎糖閾值。老年人及患腎臟疾病者,腎糖閾升高,血糖超過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時可以無糖尿;相反,妊娠期婦女及一些腎小管或腎間質病變時,腎糖閾降低,血糖正常時亦可出現糖尿。糖尿的檢查常用的有班氏法(借助硫酸銅的還原反應)和葡萄糖氧化酶等。班氏法常受尿中乳糖、果糖、戊糖、抗壞血酸、先鋒霉素、異煙肼及水...
- Ⅰ型糖尿病
mmol/L(160~180mg/dl)時即可查出尿糖,這一血糖水平稱為腎糖閾值。老年人及患腎臟疾病者,腎糖閾升高,血糖超過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時可以無糖尿;相反,妊娠期婦女及一些腎小管或腎間質病變時,腎糖閾降低,血糖正常時亦可出現糖尿。糖尿的檢查常用的有班氏法(借助硫酸銅的還原反應)和葡萄糖氧化酶等。班氏法常受尿中乳糖、果糖、戊糖、抗壞血酸、先鋒霉素、異煙肼及水...
- 1型糖尿病
mmol/L(160~180mg/dl)時即可查出尿糖,這一血糖水平稱為腎糖閾值。老年人及患腎臟疾病者,腎糖閾升高,血糖超過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時可以無糖尿;相反,妊娠期婦女及一些腎小管或腎間質病變時,腎糖閾降低,血糖正常時亦可出現糖尿。糖尿的檢查常用的有班氏法(借助硫酸銅的還原反應)和葡萄糖氧化酶等。班氏法常受尿中乳糖、果糖、戊糖、抗壞血酸、先鋒霉素、異煙肼及水...
- 糖尿病心臟病
溶栓及冠脈內溶栓。靜脈溶栓使用方便,費用較低,病死率也較低,可作為首選。溶栓療法禁用于近期2周內有活動性出血、各種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傾向者、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嚴重高血壓、妊娠、嚴重肝腎功能損害及惡性腫瘤等。常用藥物包括尿激酶、鏈激酶和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等。④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藥:由于AMI溶栓治療后抗凝治療能減少再閉塞的發生,還可預防動脈栓塞和靜脈血栓形成,明顯降低死...
- 2型糖尿病臨床路徑(2009年版)
(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2型糖尿病ICD-10︰E11.2-E11.9疾病編碼。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導致的血糖升高。3.達到住院標準: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并經臨床醫師判斷需要住院治療。4.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如在住院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六)住院期間檢查項目。:1.入院后所必需進行的檢查...
- 糖尿病性腎病
糖尿病早期、尿蛋白<1g/24h者。對于2型糖尿病合并腎臟損害的患者存在NDRD的真實比例和預測因子,各家報道頗不一致,可能和入選病人的偏倚很有關系。Olsen等研究了33例因蛋白尿接受腎活檢的2-DM病人,發現4例NDRD。得出結論是總體的2-DM病人中NDRD比例很少,應從嚴掌握活檢指征。Maksk等前瞻性地研究了香港51例尿蛋白>1g的2-DM病人,發現33.3%的NDRD,提出鏡下血尿和非...
- 治療2型糖尿病新藥的心血管風險評價指導原則
足或作用缺陷的重要表現。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為1型糖尿病(免疫介導的或特發性的)或者2型糖尿病(具有復雜的病理生理學,合并有漸進性的胰島素抵抗和β細胞衰竭)。1型和2型糖尿病均有遺傳基礎。糖尿病還可能與妊娠激素環境、遺傳缺陷、其他的內分泌疾病、感染和某些特定藥物相關。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目標出現了顯著變化,從預防近期死亡到緩解癥狀,再到目前公認的目標,旨在使血糖水平正常化或接近正常以預防糖尿病的并發癥...
- 糖尿病
不用乙醚、環丙烷、甲氧氟烷、氯仿等,以氟烷(halothane)等為宜;如能局麻、脊髓麻醉及針麻者,則對糖代謝的影響較小。中醫·糖尿病:糖尿病系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糖代謝紊亂的疾病。屬祖國醫學“消渴”范疇。可能與免疫、病毒感染、升血糖素過多有關。消渴(consumptivethirst)為病名。《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亦作痟渴。是指以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瘦,或尿濁、尿有甜味為特征的病證。...
- 糖尿病性心肌病
鑒別,需病理活檢方能確診。合并高血壓者需與高血壓性心臟病相鑒別。2.心律失常可能由于心肌灶性壞死、纖維瘢痕形成,引起心肌電生理特性不均一性而導致心律失常。可表現為房顫、病竇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室性期前收縮及室性心動過速等。不同于冠心病主要呈各種室性心律失常。3.心絞痛糖尿病病人除伴發心外膜下冠狀動脈病變外,也由于壁內小冠狀動脈阻塞而發生心絞痛。劉云芝等報道,按國際疾病編碼診斷為糖尿病性心肌病的...
- 糖尿病所致脊髓病
56%,半數死于腎衰,半數死于突發的呼吸循環驟停和低血糖,以及繼發于無張力膀胱的泌尿系感染。預防:主要是防治糖尿病,一級預防重點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控制血糖,防止并發癥。流行病學20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國20歲以上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不足1.0%,1996年已經上升至3.2%左右,而且還在以1.0‰的速度逐年增加。北京等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患病率已高于5.0%。據估計,目前我國1型糖尿病病人已達...
- 糖尿病足
化的白細胞向組織的移行,局部易發生感染。毛細血管結構異常和硬化,加之晚期功能性異常(充血性反應受損、動靜脈短路增加和自我調節功能喪失),加重組織缺血和缺氧,促進組織壞死和潰瘍并常使已發生的足部潰瘍長期不愈合。2.周圍神經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包括軀體神經(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病變和自主神經病變。一般報告糖尿病足潰瘍的患者中約60%單獨表現為神經病變,25%與其他因素混合存在。糖尿病下肢截肢的患者中有6...
- 1型糖尿病臨床路徑(2019年版)
≥6.5%(未經NationalGlycohemoglobinStandardizationProgram,NGSP認證一般不建議采用)。如缺乏糖尿病典型癥狀,上述(1)-(3)檢測方法,需在不同日期重復兩次以上檢查結果滿足標準,方可診斷。2.具備1型糖尿病特點。(1)通常15歲以下起病,年齡大于6-12個月,起病迅速,癥狀明顯,中度至重度的臨床癥狀,包括體重下降、多尿、煩渴、多飲、體型消瘦、酮...
- 糖尿病和高血壓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和主動脈縮窄等;④神經系統疾病:由于顱內腫瘤、炎癥、腦血管疾病或腦外傷等原因引起的顱內壓增高,均可發生高血壓,間腦綜合征由于間腦的血管舒縮中樞功能障礙,可引起血壓升高;⑤其他原因:妊娠毒血癥、血卟啉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絕經期綜合征和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和避孕藥等)的不良反應。3.頭部表現頭痛、頭脹、頭暈、耳鳴、失眠、頸項僵硬、視物昏花。眼底檢查可見視網膜動脈硬化,變細,動靜脈交叉...
-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拼音:tángniàobìngrǔsuānxìngsuānzhòngdú英文:diabeticlactoacidosis;diabeticlacticacidosis概述: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diabeticlacticacidosis)系不同原因引起血乳酸持續增高和PH減低(7.35)的異常生化改變所致的臨床綜合癥,后果嚴重死亡率高。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氧...
- 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
主,有時可見靶纖維,肌間質明顯增生。神經活檢可見軸突變性和脫髓鞘改變同時存在。神經電生理檢查發現以近端肌肉和脊旁肌的神經分支受累為主,而遠端很少受累。近端糖尿病神經病可急性、亞急性或隱襲起病,見于各期糖尿病,也可與遠端運動感覺型神經病先后發生。主要累及一側或兩側骨盆帶肌,尤其是股四頭肌,此外,髂腰肌、臀肌和大腿的內收肌群也可受累。上肢帶肌幾乎不受累。早期為一側下肢近端肌無力和肌萎縮起病,約半數逐...
- 糖尿病足病臨床路徑(2016年版)
壞死組織后.根據創面的范圍和深度以及全身情況評價感染的嚴重程度。(三)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糖尿病足病疾病編碼(ICD.10:E14.601)。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四)標準住院日。:≤28天(五)住院期間的檢查項目。:1.必需的檢查項目: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全天毛細血管血糖譜(三餐前、...
- 老年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
,癥狀持續。深部的痙攣樣或劇烈的疼痛可發生于四肢,典型的為夜間加重。當深感覺損害時,病人常感肢體沉重,踩棉花感和發生步態不穩。運動障礙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足的伸趾短肌背伸不充分系一早期癥狀。手、足的骨間肌萎縮可造成爪形畸形。可以隱襲地發病,也可以迅速發病并迅速惡化。腱反射障礙表現為其減弱或消失。踝反射消失較早,繼之膝反射可消失,然后上肢反射消失。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可表現為汗閉或多汗...
- 老年人糖尿病
出,對飲食不規律或神經精神障礙者,應在每次飯后服藥而不要在飯前15~30min,以免服藥與進餐的間隔時間過長或根本忘記進餐導致血糖反應。D.藥物種類及用法(表8):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現已很少應用。消渴丸是在中藥中添加格列本脲(優降糖),每10粒消渴丸含格列本脲2.5mg,因有些患者誤認為“中藥多吃少吃無大妨礙”,故極易多服而造成嚴重低血糖,故筆者不主張老年人使用,如需要可單服格列本脲(優降糖)。...
- 2型糖尿病(伴高危因素)臨床路徑(2016年版)
(五)符合下列全部條件進入路徑。: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糖尿病ICD-10︰E10、E11和E14疾病編碼。2.年齡75歲或14-18歲3.除外妊娠。4.達到住院標準: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并經臨床醫師判斷需要住院治療。5.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如在住院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六)住院期間檢查項目。:1.入院后所必需進行的檢查項目:(1)血常規、尿常...
- 糖尿病昏迷
及糖尿病非酮性昏迷(高滲性昏迷),它們是糖尿病的最常見、最危險的合并癥,若不及時處理,常導致死亡。癥狀體征:體檢注意失水程度,有無呼吸深而速、呼氣酮味及周圍循環衰竭。疾病病因:注意既往糖尿病病史,近期治療情況,有無急性感染、腹瀉、飲食失調、食糖過多,以往未發現糖尿病而誤用糖過多、嚴重精神刺激、停用或大量減少胰島素、大量服用雙胍類降糖藥等情況。病理生理:血糖過高引起體液丟失過多,電解質紊亂,最終引...
-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呼氣有爛蘋果樣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多飲、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膚潮紅;持續性心動過速(心率超過100次/分鐘);體溫超過39攝氏度或有其他的突發異常情況,如視力突然驟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險情況之一,或存在不能處理的其他疾病時,須在處理后緊急轉診。對于緊急轉診者,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在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2)若不需緊急轉診,詢...
- 1型糖尿病臨床路徑(2010年版)
島素強化治療。(四)標準住院日為20天內:(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E10.2–E10.9.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發癥)疾病編碼。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六)住院期間檢查項目:1.必需的檢查項目。(1)血常規、尿常規+酮體、大便常規;(2)全天毛細血管血糖譜(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拼音:tángniàobìngtóngzhèngsuānzhòngdú英文:diabeticketoacidosis概述: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種誘因的作用下,胰島素明顯不足,生糖激素不適當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脫水、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等病理改變的征候群。系內科常見急癥之一。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發癥;糖尿病代謝紊亂...
- 1型糖尿病臨床路徑(2009年版)
發病的檢查。4.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并發癥和/或合并癥。(九)變異及原因分析。:1.出現急性并發癥(低血糖昏迷、高滲性昏迷、酮癥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則按相應路徑或指南進行救治,退出本路徑。2.合并妊娠或伴有增加控制血糖難度的合并癥,延長住院時間,則按相應路徑或指南進行治療。3.若必須同時服用對血糖或降糖藥物有影響的藥物,或患者對胰島素制劑、降糖藥物有過敏情況時,導致住院時間延長、住院費用增加。4...
-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
為老年人,可有明確糖尿病病史或無糖尿病病史,早期呈糖尿病原有癥狀漸漸加重,患者表情遲鈍,進行性嗜睡。不少患者由于原發誘因,有嘔吐、腹瀉、輕度腹痛、厭食、惡心等胃腸癥狀,但較酮癥酸中毒者輕而少見。如前期癥狀得不到有效治療,則病情繼續進展,主要表現為嚴重的脫水和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脫水表現為皮膚干燥和彈性減退,眼球凹陷,脈搏快而弱,血壓下降,嚴重者出現休克。患者常有各種神經系統體征,除感覺神經受抑制...
- 糖尿病的眼部表現
出、失望木水腫、棉絨斑、靜脈串珠狀、視網膜內微血管異常等;②增生性(PDR):病變發展到內界膜之外,視盤上或視網膜的新生血管形成,視網膜前出血、玻璃體積血和牽拉性視網膜脫離。③黃斑水腫:可表現在任一期,局限性或彌漫性,可為囊樣水腫,伴硬性滲出,危害中心視力。關于新的國際臨床分類法,見視網膜病章。(二)糖尿病白內障(三)屈光不正血糖升高時,患者由正視可突然變成近視,或原有的老視癥狀減輕。發病機制為...
-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
直徑常在15~60μm,即視盤邊緣視網膜靜脈直徑的1/8~1/2,也偶有較大者,可至視網膜靜脈直徑,但一般不超過125μm。有時在眼底鏡下很難分辨為動脈瘤與小出血點,則可隨訪觀察,小出血點一般在較短期內消失。另外可作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若邊緣光滑,熒光充盈,可證明是微動脈瘤。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常能發現眼底鏡不易發現或不能查見的很小的微動脈瘤。因為在較暗的脈絡膜背景上的一個亮點,比在橘紅色背景...
- 2型糖尿病臨床路徑(2016年縣級醫院版)
/Cr(至少兩次);(3)肌電圖檢查(必要時)。(四)標準住院日為:≤18天(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2型糖尿病(ICD-10︰E11.2-E11.9)疾病編碼。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導致的血糖升高;除外非糖尿病性腎病、非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和非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3.達到住院標準: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并經臨床醫師判斷需要住院治療。4.當患者...
- 糖尿病性胃輕癱
動力。胃的運動有兩種基本形式:胃的緊張性收縮和胃的蠕動。胃的緊張性收縮在已排空了的胃表現尤為明顯,可使胃腔內具有一定壓力,維持胃與十二指腸之間的壓力梯度,有助于消化間期胃液的排空;胃的蠕動可分為消化期的胃排空運動和消化間期的移行性復合運動(migratingmotorcomplex,MMC)。食物進入胃后約5min,胃排空運動即開始,蠕動波由賁門開始,以3次/min的頻率傳播向胃竇,再至幽門。通...
-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
床單獨應用雙胍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衍生物(胰島素增敏劑)和純中藥制劑,一般不至于導致臨床意義上的低血糖,但如與胰島素或磺酰脲類藥物聯合應用,則可能增加低血糖發生的機會。某些中成藥(如消渴丸)可能混合應用磺酰脲類藥物,應用時亦應注意避免低血糖的發生。(3)聯合應用某些藥物:許多其他藥物與胰島素或磺酰脲類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聯合應用可能增強胰島素或磺酰脲類藥物的降血糖作用而誘發低血糖。...
- 2型糖尿病伴多并發癥臨床路徑(2016年版)
神經痛藥物。3.其他治療必要時行周圍血管介入治療。(四)標準住院日為≤18天:(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2型糖尿病伴多并發癥ICD-10︰E11.700疾病編碼。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導致的血糖升高;除外非糖尿病性腎病、非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非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非糖尿病性周圍血管病變。3.達到住院標準:符合2型糖尿病伴多并發癥診斷標準,并經臨...
- 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
論有無糖尿病史都要警惕和避免一切可能導致發生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的因素,以防本病的發生。對于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的預防,要加強糖尿病知識的教育和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50歲以上的老年人應定期檢測血糖。確診有糖尿病的病人,應正規服藥,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嚴格控制血糖水平。控制各種誘發因素,積極治療各種感染,對血透、腹透、應用甘露醇脫脫水等治療時,應注意是否有脫水現象,及時監測血糖、尿糖。...
- 2型糖尿病患者中醫健康管理技術規范(試行)
消渴范疇。中醫藥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形成了從整體認識疾病、綜合防治和個體化治療的優勢,通過合理運用中成藥、中藥飲片,配合中醫飲食調養、運動治療、非藥物防治技術,可以改善臨床癥狀、減輕西藥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有效防治并發癥。一、常見中醫辨證食療推薦方:飲食養生法對防治消渴病尤為重要。糖尿病的發生和飲食有關,飲食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治療的效果。歷代醫家在長期...
- 1型糖尿病臨床路徑(2016年縣級醫院版)
發癥的檢查。4.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并發癥和/或合并癥。(八)變異及原因分析。:1.出現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低血糖昏迷、乳酸酸中毒等),則按相應路徑或指南進行救治,退出本路徑。2.合并妊娠或伴有增加控制血糖難度的合并癥,延長住院時間,則按相應路徑或指南進行治療。3.若必須同時服用對血糖或降糖藥物有影響的藥物,或患者對胰島素制劑、降糖藥物有過敏情況時,導致住院時間延長、住院費用增加。4...
- 兒童糖尿病
拼音:értóngtángniàobìng概述:兒童時期的糖尿病是指15歲或20歲以前發生的糖尿病,過去統稱為兒童(少年)糖尿病(juvenilediabetes)。由于兒童期糖尿病的病因不一,臨床和治療、預后變不同,因此兒童糖尿病一詞由于概念不清楚已含棄不用。本文重點介紹兒童青少年中多發的Ⅰ型糖尿病。診斷:1.臨床表現(1)起病較急。約有1/3有患兒于起病前有發熱及上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或皮膚...
- 參芪消渴顆粒
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檢查:應符合顆粒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C)。浸出物:取本品約2g,稱定重量,用60%乙醇作溶劑,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冷浸法(附錄ⅩA)測定,浸出物不得少于45.0%。功能與主治:益氣養陰。用于消渴癥的口渴、多飲、多尿,精神不振,頭昏(Ⅱ型糖尿病)。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2袋,一日3次。規格:每袋裝12g貯藏:密封。云南省藥品檢驗所起草...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