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rén shēn yè
2 英文參考
ginseng leaf[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olium panacis japonici cum caul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olium Ginseng(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ginseng leaf[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人參葉為中藥名,又名參葉[1]。見《增訂偽藥條辨》。為五加科植物人參 Panax ginseng C. A. Mey. 的干燥葉[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Folium Ginseng(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ginseng leaf(《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來源
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A.Mey.的葉[1]。
7 性味歸經
8 功能主治
生津,祛暑,降虛火。補中益氣,養心益智。治體虛氣弱,氣短神疲,頭昏,心悸健忘,失眠,冠心病,高脂血癥,慢性遷延性肝炎[1]。
9 人參葉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1]。
10 化學成分
11 人參葉藥典標準
11.1 品名
人參葉
Renshenye
GINSENG FOLIUM
11.2 來源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r ginseng C.A. Mey.的干燥葉。秋季采收,晾干或烘干。
11.3 性狀
本品常扎成小把,呈束狀或扇狀,長12~35cm,掌狀復葉帶有長柄,暗綠色,3~6枚輪生。小葉通常5枚,偶有7或9枚,呈卵形或倒卵形。基部的小葉長2~8cm,寬1~4cm;上部的小葉大小相近,長4~16cm,寬2~7cm。基部楔形,先端浙尖,邊緣具細鋸齒及剛毛,上表面葉脈生剛毛,下表面葉脈隆起。紙質,易碎。氣清香,味微苦而甘。
11.4 鑒別
(1)本品粉末黃綠色。上表皮細胞形狀不規則,略呈長方形,長35~92μm,寬32~60μm,垂周壁波狀或深波狀,下表皮細胞與上表皮相似,略小;氣孔不定式,保衛細胞長31~35μm。葉肉無柵欄組織,多由4層類圓形薄壁細胞組成,直徑18~29μm,含葉綠體或草酸鈣簇晶,草酸鈣簇晶直徑12~40μm,棱角銳尖。
(2) 取本品粉末0.2g,置10ml具塞刻度試管中,加水1ml,使成濕潤狀態,再加以水飽和的正丁醇5ml,搖勻,室溫下放置48小時,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飽和的水,搖勻,靜置使分層(必要時離心),取上層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苷Rg1對照品、人參皂苷Re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2.5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烷-乙酸乙酯-水(4:1:5)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0C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1.5 檢查
11.5.1 水分
不得過12.0%(附錄ⅨH第一法)。
11.5.2 總灰分
不得過10.0%(附錄ⅨK)。
11.6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11.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05%磷酸溶液(20:8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03nm。理論板數按人參皂苷Re峰計算應不低于1500。
11.6.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人參皂苷Rg1對照品、人參皂苷Re對照品及人參皂苷Rb1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搖勻,即得。
11.6.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約0.2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30ml,加熱回流1小時,棄去三氯甲烷液,藥渣揮去三氯甲烷30ml, 加熱回流3小時,提取液低溫蒸干,加水10ml使溶解,加石油醚(30-60℃)提取2次,每次10ml,棄去醚液,水液通過D101型大孔吸附樹脂柱(內徑為1.5 cm,柱長為15 cm)以水50 ml洗脫,棄去水液.再用20%乙醇50 ml洗脫,棄去20%乙醇洗脫液,繼用80%乙醇80ml洗脫,收集洗脫液70ml,蒸干,殘渣加甲醇溶液,轉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1.6.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兩種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人參皂苷Rg1(C42H72O14)和人參皂苷Re(C48H82O18)的總量不得少于2.25%。
11.7 性味與歸經
苦、甘,寒。歸肺、胃經。
11.8 功能與主治
補氣,益肺,祛暑,生津。用于氣虛咳嗽,暑熱煩躁,津傷口渴,頭目不清,四肢倦乏。
11.9 用法與用量
3~9g。
11.10 注意
11.11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防潮。
11.12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2 參考資料
用到中藥人參葉的方劑
- 人參竹葉湯
述:人參竹葉湯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十首。《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五方之人參竹葉湯:處方:竹葉二把...
- 消痰益康
WS3-B-1817-94處方:滿山紅200g人參葉150g黃芪(炙)100g枸杞子100g制法:...
- 人參竹葉石膏湯
概述:人參竹葉石膏湯為方劑名,出自《辨證錄》卷六方。組成:人參1.5克石膏30克麥冬30克竹葉300...
- 益心寧神片
標準編號:WS3-B-2601-97處方:人參莖葉總皂甙10g藤合歡1000g五味子500g靈芝5...
- 參蘇飲
nk概述:參蘇飲同名方劑約有十四首,其組成為人參、紫蘇葉、葛根、半夏、前胡、茯苓、木香、枳殼、桔梗、...
- 更多用到中藥人參葉的方劑
用到中藥人參葉的中成藥
- 七珠健美茶
枯草、菊花、萊菔子、陳皮、三七、谷芽、草決明、人參葉、黨參、珠茶。七珠健美茶的功能主治:行氣健脾,...
- 消痰益康
WS3-B-1817-94處方:滿山紅200g人參葉150g黃芪(炙)100g枸杞子100g制法:...
- 益心寧神片
標準編號:WS3-B-2601-97處方:人參莖葉總皂甙10g藤合歡1000g五味子500g靈芝5...
- 維肝福泰片
an標準編號:WS3-B-3907-98處方:人參莖葉皂甙五味子醇浸膏樹舌多糖粗粉烏雞浸膏制法:以上...
- 血栓心脈寧膠囊
-98處方:川芎槐米丹參水蛭毛冬青牛黃麝香人參莖葉皂甙冰片蟾酥性狀: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棕色或棕...
- 更多用到中藥人參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人參葉
- 《嬰兒論》:辨寒熱脈證并治第二
熱焰焰。煩渴舌焦。脈滑而數。小便如血。宜白虎加人參葉湯主之。喝病身熱。煩悶大渴。少氣倦怠。或霍亂昏...
- 《尤氏喉癥指南》:珠黃散配合歌
茶(五分)雄黃(四分)朱砂(一錢)乳石(五分)人參葉(八分)牛黃(一分)龍骨(三分)冰片(三分半)...
- 《文堂集驗方》:[卷三]女科
有墮胎之患。此名泰山盤石散。藥味和平。兼養脾胃。人參。黃。(蜜炙)當歸。續斷。黃芩。(酒炒)熟地。(...
- 《本草乘雅半偈》:[第七帙]桔梗
色,葉如杏,及人參、薺輩,但杏葉圓,桔梗葉長,人參葉兩兩相對,桔梗葉三四相對,亦有不對者。薺葉下光...
-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二卷草之一]人參
令見風。根如人形者,有神。普曰∶或生邯鄲,三月生葉小銳,枝黑莖有毛。三月、九月采根。根有手足、面目...
- 更多古籍中的人參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