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病名·熱毒
熱毒即時毒,一名溫毒[1]。《重訂廣溫熱論·論溫熱兼癥療法》:“其六兼毒,病名溫毒,一名熱毒,重稱時毒。”時毒指溫熱病之兼毒者,包括溫毒痄腮及發頤,溫毒發斑,溫毒喉痧等[1] 。《重訂廣溫熱論·論溫熱兼癥療法》:“其六兼毒,病名溫毒,一名熱毒,通稱時毒。”
4 病邪名·熱毒
熱毒為病邪名[1],又稱“火毒”[2]。火熱郁積所成,易導致疔瘡癰腫之類的邪氣[2] 。《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太陽在泉,熱毒不生。”
5 瘡疹病因之一·熱毒
熱毒為瘡疹病因之一[3] 。《儒門事親·小兒瘡皰丹熛癮疹舊蔽記五》:“凡胎生血氣之屬,皆有蘊蓄濁惡熱毒之氣。有一二歲而發者;有三五歲至七八歲而作者;有年老而發丹熛、癮疹者;亦有傷中溫毒而發癍者;亦有陽毒發癍者。癍有大小,色有輕重,大者為陰,小者為陽,均是熱也。但色重者熱深,色輕紅者熱淺。”
6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7.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09.
治療熱毒的穴位
- 下都
解毒的作用。主治手背腫痛,手指麻木,煩熱,目痛,毒蛇咬傷,手指關節麻木疼痛,咽痛,齒痛,瘧疾,頭痛...
- 八邪
解毒的作用。主治手背腫痛,手指麻木,煩熱,目痛,毒蛇咬傷,手指關節麻木疼痛,咽痛,齒痛,瘧疾,頭痛...
- 上都
解毒的作用。主治手背腫痛,手指麻木,煩熱,目痛,毒蛇咬傷,手指關節麻木疼痛,咽痛,齒痛,瘧疾,頭痛...
- 八關
解毒的作用。主治手背腫痛,手指麻木,煩熱,目痛,毒蛇咬傷,手指關節麻木疼痛,咽痛,齒痛,瘧疾,頭痛...
- 上巨虛
有較好的效果。腸癰配足三里,手法以重刺激為主,治療165例,對瘀滯型、蘊熱型效果好,熱毒型效果欠佳。...
- 更多治療熱毒的穴位
治療熱毒的方劑
- 羚羊角散
黃、川芎、當歸、芍藥各等分。功能主治:一切膿泡、熱瘡及發背。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錢,以水...
- 葦莖湯
冬瓜仁24g,具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膿之功效,主治熱毒壅肺,痰瘀互結之肺癰。癥見身有微熱,咳嗽痰多,甚...
- 漏蘆湯
芩各1.2克制法:上十味,哎咀。功能主治:治小兒熱毒癰疽,丹毒,瘡癤,并用于預防時行瘡痘。用法用量:...
- 苦參橘皮丸
痛,黃柏治五臟脾胃結熱,鬼臼避惡氣不祥,藍青解諸毒蠱,獨活治風寒所擊,橘皮除胸中痰熱逆氣,利水谷,...
- 如圣湯
,咽物不下,及咳嗽咯血,肺痿痰唾氣促,并小兒瘡疹毒,攻咽喉腫痛。用法用量:沸湯調下,細細服。入竹葉...
- 更多治療熱毒的方劑
治療熱毒的中成藥
- 銀翹散
穢去濁;若口渴甚者,可加天花粉、知母生津止渴;若熱毒較重而咽喉腫痛者,可加玄參、馬勃解毒利咽;若咳嗽...
- 清熱解毒口服液
,不得少于1.0mg。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用于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面赤、煩躁口渴、咽喉腫痛;流感、上...
- 清開靈口服液
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功效。用于外感風熱時毒、火毒內盛所致高熱不退、煩躁不安、咽喉腫痛、舌質紅絳、...
- 如意金黃散
白芷、天花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用于熱毒瘀滯肌膚所致瘡瘍腫痛、丹毒流注,癥見肌膚紅、腫、...
- 清熱解毒片
,不得少于0.6mg。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用于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面赤、煩躁口渴、咽喉腫痛;流感、上...
- 更多治療熱毒的中成藥
熱毒相關藥物
- 梔芩清熱液
藥藥品。【功能主治】疏風散熱,清熱解毒。用于三焦熱毒熾盛,發熱頭痛,口渴,尿赤。【用法與用量】口服一...
- 粘膜潰瘍散
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收斂止痛。用于熱毒內盛而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用法與用量】將此...
- 熱毒清片
【標準來源】部標十八冊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藥品名稱】品名:熱毒清...
- 梔芩清熱液
【性狀】【功能主治】疏風散熱,清熱解毒。用于三焦熱毒熾盛,發熱頭痛,口渴,尿赤。【規格】每瓶裝100...
- 金果欖凝膠
【功能主治】苗醫:中醫: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熱毒蘊結所致的癤腫初起。【規格】每瓶裝30毫升【用法...
- 更多熱毒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熱毒
- 《普濟方》:[卷一百三諸風門]熱毒風(附論)
灰酒半升,鹽花半匙,以慢火煎令成膏。用之摩頂,風毒瓦斯散,痛即治游風熱毒風疹,惡瘡疥癩。(出本草)...
- 《圣濟總錄》:[卷第一十三]熱毒風
論曰熱毒風之狀。頭面腫熱。心神煩躁。眼目昏暗。時復語澀。痰粘口干。皮膚壯熱。肢節積不治熱毒風發起。即...
- 《普濟方》:[卷二百七十八諸瘡腫門]熱腫
火炙然。亦或謂之流腫也。此得風體之通。方犀角膏治熱毒犀角(鎊屑)升麻山梔子(去皮生用)黃芩(去黑心)...
- 《普濟方》:[卷一百三十四傷寒門]傷寒后熱毒攻眼(附論)
。甚者成瘡。或生翳膜。毒障瞳仁。治宜涼肝經。以消熱毒。目者。臟腑之精華。肝之外候也。傷寒熱毒擁滯。熏...
- 《普濟方》:[卷二百七十四諸瘡腫門]熱瘡
下二錢。日三度。一方白蘚皮散(出圣濟總錄)治遍身熱毒瘡。及皮膚瘙癢。發躁。白蘚皮子芩川升麻玄參白蒺藜...
- 更多古籍中的熱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