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是由于拇指或腕部活動頻繁,使拇短伸肌和拇長展肌腱在橈骨莖突部腱鞘內長期相互反復摩擦,導致該處肌腱與腱鞘產生無菌性炎癥反應,局部出現滲出、水腫和纖維化,鞘管壁變厚,肌腱局部變粗,造成肌腱在腱鞘內的滑動受阻而引起的臨床癥狀。其臨床表現主要為橈骨莖突部隆起、疼痛,腕和拇指活動時疼痛加重,局部壓痛。 本病多見于中年以上,女多于男(約6:1),好發于家庭婦女和手工操作者(如紡織工人、木工和抄寫員等),哺乳期及更年期婦女更易患本病。起病緩慢。本病經非手術治療,多能獲滿意效果。個別反復發作或非手術療法無效者,可行手術切開狹窄的腱鞘,療效良好。
2 臨床表現
1.橈骨莖突處隆起、疼痛,可向前臂及拇指放射痛,活動腕及拇指時疼痛加重,不能提重物。
2.橈骨莖突處明顯壓痛,有時可觸及硬結節。腕和拇指活動稍受限。
3.握拳尺偏試驗(Finkelstein征)陽性。
3 診斷依據
1.腕部用力或提物時疼痛。
2.橈骨莖突處壓痛,可摸到硬結節。
3.Finkelstein征陽性。
4 治療原則
1.早期行局部封閉:用醋酸氫化可的松或強的松龍12.5—25mg加1%普魯卡因2ml行局部鞘管內注射,每周一次,連續3—4次為一療程。藥物應準確注入鞘管內,療效多滿意。
2.局部制動:盡量避免手部活動,如洗衣、擰毛巾等。必要時石膏固定2—4周。
3.理療或熱敷。
4.手術療法:反復發作而非手術療法無效者,可作手術切開狹窄的腱鞘和松解粘連,但要注意勿傷及頭靜脈和橈神經淺支。術后早期行功能鍛煉。
5 用藥原則
1.絕大多數病人經局部封閉等治療,可有效,不需其他藥物治療。
2.個別需手術治療者,術后用數天抗生素即可。
6 輔助檢查
除非需作手術治療,否則不需做任何檢查。手術前,需作檢查框限“A”中的專案。
7 療效評價
1.治愈:疼痛消失,功能恢復。手術后傷口愈合。
2.好轉:癥狀基本消失,功能有改善。
3.未愈:癥狀無改善,功能無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