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取穴為針灸術語。用一定方法測定穴位。《普濟方》:“若學人深明氣血往來,取穴部分不差,補瀉得宜,必無針運昏倒之疾。”[1]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取穴
- 《炙膏肓腧穴法》:葉潘等取穴別法第九
便而已。其轉為人灸,亦用此法,云皆有功。然與昔人取穴之法甚略,又與《千金方》立點則立灸之說不合,歐陽...
- 《圣濟總錄》:[卷第一百九十三]治骨蒸灸法
脈火氣不行,即不能抽邪氣,引正氣,雖小兒必以中指取穴為準。用火法黃帝曰∶松柏柿桑棗榆柳竹等木火,用灸...
- 《普濟方·針灸》:[卷一針灸門]流注指微針賦
深。各以其時為則。又肥人宜深刺之。瘦人宜淺刺之。取穴之法。但分陰陽而溪谷。陰者。陰氣也。陽者。陽氣也...
- 《普濟方·針灸》:[卷七針灸門]穴
失精。上氣咳逆。發狂健忘(明堂經云。狂感癥誤)。取穴之法。令人正坐。曲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
- 《子午流注針經》:[卷上]流注指微針賦
深,各以其時為則;又肥人宜深刺之,瘦人宜淺刺之。取穴之法,但分陰陽而溪谷;陰者,陰氣也;陽者,陽氣也...
- 更多古籍中的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