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祛邪扶正為治則[1]。指對于邪氣實而正氣偏虛的病證,應采用以消除病邪為主,扶助正氣為輔,使邪去正安或正復的治療原則[2]。取邪去則正自安之意[1]。臨床運用時,應根據正邪盛衰的具體情況而采取扶正祛邪、祛邪扶正或攻補兼施[3]。
祛邪扶正是針對邪實而正稍虛的病情,以祛邪為主、扶正為輔的治則[1]。而扶正祛邪通常是針對正虛而邪稍衰的病情,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的治則[3]。
4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44.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26.
古籍中的祛邪扶正
- 《溫熱逢源》:[卷下]伏溫化熱內陷手足厥陰發痙厥昏蒙等證
、鉤藤、石決明之類。病證紛繁,治難縷述,而總以祛邪扶正兩意為提綱。祛邪之法,已列于前。至扶正之法,在...
- 《傅青主男科重編考釋》:[兩病同治門]中氣又中痰
,一仁一勇,相濟而成,〔用之于三味之中,扶正必致祛邪,蕩痰必然益氣,分合而無分合之形,奇絕而有神化之...
- 《辨癥玉函》:[卷之一陰癥陽癥辨]中邪
棗仁得人參更有殊功所以相佐而相合也陰寒非桂附不能祛邪然非參苓甘術一派扶正之藥亦不能奪魂于俄頃返魄于須...
- 《石室秘錄》:[卷二(樂集)]后治法
)此方妙在用參、歸、、術以扶正氣,加柴胡、半夏以祛邪,加陳皮、山楂以消食,加甘草以和中,不治邪而邪自...
- 《石室秘錄》:[卷三(射集)]分治法
一仁一勇,相濟而成大敵,用之于三味之中,扶正必致祛邪,蕩痰必然益氣,分合而無分合之形,奇絕而有神化之...
- 更多古籍中的祛邪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