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祛痰法為治法。指用具有祛除生痰原因,或促進排痰作用的方藥,治療痰證的治法[1]。
4 祛痰法的分類
祛痰分化痰、消痰、滌痰三類。根據痰邪產生原因采用不同治法,或溫化,或蕩滌,或消除生痰病因。
4.1 化痰
化痰為消解痰涎的方法[2]。依據生痰的病因,化痰法約分六種:宣肺化痰,清熱化痰,潤肺化痰,燥濕化痰,祛寒化痰,治風化痰[2]。
4.1.1 燥濕化痰法
燥濕化痰法用于治療濕痰證。常用方如二陳湯。常用藥如半夏、陳皮、茯苓、南星等。
4.1.2 祛寒化痰法
祛寒化痰法用于治療由脾腎陽虛、肺寒留飲所致的寒痰證。常用方如苓甘五味姜辛湯。常用藥如干姜、細辛、白術、白芥子等。
4.1.3 清熱化痰法
清熱化痰法用于治療邪熱內盛所致的熱痰證。熱痰咳嗽,方如清氣化痰丸;實熱頑痰之癲狂、驚癇者,方如礞石滾痰丸;瘰疬、痰核、癭瘤,方如消瘰丸。常用藥如黃芩、瓜蔞、貝母、天竺黃、海浮石等。
4.1.4 潤燥化痰法
潤燥化痰法用于治療燥痰證。常用方如貝母瓜蔞散。常用藥如貝母、瓜蔞、花粉、桔梗、沙參等。
4.1.5 祛風化痰法
祛風化痰法用于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風痰證。外感風痰者,疏風化痰,方如止嗽散;內生風痰者,宜健脾祛濕化痰熄風。方如半夏白術天麻湯;痰迷心竅者,方如滌痰湯。常用藥如桔梗、紫菀、冬花、白前、半夏、天麻、天南星、遠志、菖蒲等。
4.2 消痰
消痰是攻伐濁痰留滯的方法[3]。多用能損傷元氣,體弱者慎用[3]。分為消痰平喘、消痰軟堅[3]。
4.2.1 消痰平喘
消痰平喘為治療痰多氣逆的方法[4]。用于痰飲伏于肺臟[4]。表現喘嗽痰多,胸痞食少,舌苔粘膩,脈滑[4]。用三子養親湯之類[4]。
4.2.2 消痰軟堅
消痰軟堅為治療因濁痰結聚或瘰疬等病證的方法[4]。如消瘰丸[4]。《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堅者軟之。”
4.3 滌痰
滌痰即蕩滌頑痰[5]。如痰飲停聚脅下,咳嗽咯痰時引起脅下疼痛,舌苔滑,脈沉弦,用十棗湯[5]。實熱老痰,發為癲狂,痰稠便秘,舌苔黃厚而膩,脈滑數有力,用礞石滾痰丸[5]。或痰稠而多,咳嗽氣逆,用皂角煅存性,研細末,每服1.5g,棗膏湯(或大棗煎湯)送下[5]。滌痰法峻烈,虛人慎用,孕婦、有咯血傾向者忌用[5]。
5 注意事項
咯痰有咯血傾向者,不宜用燥烈的祛痰劑。
6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31.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86.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89.
-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97.
有祛痰法作用的穴位
- 豐隆
神志的作用。豐隆是足陽明胃經的絡穴,別走脾經,有祛痰降逆、疏經活絡之功。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絡穴,善調...
- 間使
胃,清心安神,截瘧的功效。間使穴有養心寧神、和胃祛痰作用。手厥陰心包經起于胸中,出屬心包絡,與手少陽...
- 靈墟
配伍:靈墟穴配肺俞、天突、豐隆,有寬胸利氣,止咳祛痰的作用,主治咳嗽,咯痰,氣喘。靈墟穴配肩井、合谷...
- 中魁
火乃肝之子、土之母,瀉之可清心肝之火,補之可健脾祛痰,故陽溪可用于癲、狂、癇證的治療。陽溪穴為手陽明...
- 浮白
,如發寒熱喉痹、咳逆痰沫、胸中滿不得喘息,針之有祛痰平喘之效,系膽與膀胱經之會穴,有清熱散風作用。浮...
- 更多有祛痰法作用的穴位
有祛痰法作用的方劑
- 人參枳術丸
半兩。功效:祛痰,消食。主治:痰飲。用法用量:每服8-9丸,茶湯送下,不拘時候。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 三白酒
生梨1斤半。功效:祛痰養血。主治:噎膈反胃。用法用量:3日后,徐徐飲之。制備方法:將梨、蘿卜搗汁,...
- 純一丸
桂200克,砂仁50克。功能主治:補腎健胃,化濕祛痰。主痰濕過盛。用法用量: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日服...
- 麻杏陷胸湯
2克,膽星3克,玉蝴蝶6克。功能主治:清熱寫肺,祛痰定喘。主實熱喘證。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
- 生姜大蒜燉紅糖
上各味加清水半碗,隔水燉熟,去渣即成。功能主治:祛痰止咳,止嘔。適用于百日咳。用法用量:1日內分2~...
- 更多有祛痰法作用的方劑
有祛痰法作用的中成藥
- 祛痰止咳顆粒
杜鵑、明礬等。祛痰止咳顆粒的功能主治:健脾燥濕,祛痰止咳。主要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及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
- 玄參甘桔顆粒
。每次10g,一日3~4次。功能主治:清熱滋陰、祛痰利咽。用于陰虛火旺,虛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腫痛...
- 華山參氣霧劑
名稱:華山參氣霧劑分類:呼吸系統藥物中成藥鎮咳、祛痰及平喘藥劑型:氣霧劑。華山參氣霧劑的主要成份:華...
- 氣管炎咳嗽痰喘丸
:氣管炎咳嗽痰喘丸分類:呼吸系統藥物中成藥鎮咳、祛痰及平喘藥劑型:210mg。氣管炎咳嗽痰喘丸的主要...
- 止咳祛痰顆粒
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C)。功能與主治:潤肺祛痰,止咳定喘。用于傷風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及支氣管哮...
- 更多有祛痰法作用的中成藥
祛痰法相關藥物
- 愈美顆粒劑
100毫克。輔料為【性狀】【作用類別】本品為鎮咳祛痰類非處方藥藥品。【藥理作用】氫溴酸右美沙芬為中樞...
- 阿桔片
樞鎮咳及鎮痛作用,長期使用有成癮性;桔梗為惡心性祛痰藥,口服后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輕度惡心,反射性地引起...
- 復方巖白菜素片
異香豆精類化合物。對慢性支氣管炎具有良好的鎮咳、祛痰作用。馬來酸氯苯那敏具有較強的組胺H1受體阻斷作...
- 阿桔片
樞鎮咳及鎮痛作用,長期使用有成癮性;桔梗為惡心性祛痰藥,口服后可刺激胃粘膜引起輕度惡心,反射性地引起...
- 復方巖白菜素片
異香豆精類化合物。對慢性支氣管炎具有良好的鎮咳、祛痰作用。馬來酸氯苯那敏具有較強的組胺H1受體阻斷作...
- 更多祛痰法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祛痰法
- 《傅青主男科重編考釋》:[癲狂門]寒狂
不舒,怒氣未泄,其人平日定懦弱不振耳。〔治之法,宜祛痰為主,而佐以補氣之藥,〕方用∶人參(一兩)白...
- 《時方歌括》:[卷下滑可去著]二陳湯
書。凡痰多者俱加茯苓。嘔者。俱加半夏。古圣不易之法也。今人不窮古訓。以半夏為祛痰之專品。仿稀涎散之...
- 《醫方集宜》:[卷之一附類狂心風]治法
一癲風狂病先量人元氣虛實得病久近用藥庶不混治亦無差失一狂病眼斜妄言狂走形盛氣實者先宜吐痰用藜蘆散三圣...
- 《辨癥玉函》:[卷之二(亨)虛癥實癥辨]發狂
也此等之病必須大補腎中之水足以生肝而少加之以安心祛痰之藥又益之以解郁降火之味自然羞愧頓生前狂自定方名...
- 《古今名醫匯粹》:[卷七輯選薛立齋各證醫案四十六條]肝腎虧損血燥結核等證
,俱治如前法。舉人江節夫,頸臂脅肋各結一核,誤服祛痰降火軟堅之劑,益甚。余曰∶此肝膽經血少而火作也。...
- 更多古籍中的祛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