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衛生寶鑒》卷十三
2.1 方名
祛濕散
2.2 組成
2.3 主治
干濕癬。
2.4 祛濕散的用法用量
生油調搽之,濕者干摻之。
2.5 制備方法
上為末。
3 《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3.1 方名
祛濕散
3.2 組成
黃柏末30g,白芷末30g,輕粉30g,煅石膏60g,冰片6g。
3.3 功效
祛濕止癢。
3.4 主治
皮膚病。
3.5 祛濕散的用法用量
用藥膏調,搽于瘡面;滲水多時亦可撒于瘡面。
3.6 制備方法
先將輕粉、冰片研細,然后與其他藥末研細極勻。
3.7 附注
古籍中的祛濕散
- 《本草分經》:[原例(次序略經更定)足厥陰肝]秦艽
苦辛,祛濕散風活血,去腸胃濕熱,疏肝膽滯氣,治一切濕勝風淫之癥。《本草分經》清姚瀾公元1644-19...
- 《成方切用》:[卷六下祛寒門]天臺烏藥散
性如鐵石,能下水潰堅。巴豆斬關奪門,破血瘕寒積。皆行氣祛濕散寒之《成方切用》清吳儀洛公元1761年...
- 《醫學綱目》:[卷之二十·心小腸部丹痤疹]癬
又方患癬瘡。搗山豆根末,臘月豬脂調涂之。〔羅〕祛濕散治多年濕癬,大有神效。蠶砂(四兩)薄荷(半兩)...
- 《證治準繩·瘍醫》:[卷之五]癬
,抓洗瘡令破,帛子干了,以生油調藥敷之。〔羅〕祛濕散治多年濕癬,大有神效。蠶砂(四兩)薄荷(半兩)...
- 《衛生寶鑒》:[卷十三]疣瘤疥癬皴揭附
一順攪五七沸。濾過。成膏。搽瘡(元顏和卿傳)【祛濕散】治干濕癬。蠶砂(四兩)薄荷(半兩)上為末。生...
- 更多古籍中的祛濕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