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祛風指疏散風邪。風分內、外,外風宜散,內風宜熄。祛除外風之法,臨床常分為祛風除濕、疏風散熱、祛風養血、祛風散寒、搜風逐寒等。[1]
4 祛風除濕·祛風
祛風除濕為祛風法之一。是一種風濕之邪相合留滯經絡、肌肉、關節等部位,出現游走性疼痛癥狀時的治法。針灸常選肩髃、曲池、合谷、環跳、風市、陰陵泉等穴為主,酌配局部阿是穴,針用瀉法。[1]
5 祛風養血·祛風
祛風養血為祛風法之一。是一種治療因風濕彌留日久,致使血脈不和,肝腎虧虛的方法。癥見腰膝清冷疼痛、腿足屈伸不利或痹著不仁。針灸除按“經脈所通,主治所及”原則選定穴位外,常配膈俞、肝俞、三陰交、血海等穴,以和營養血,使血脈通利,滯留的風邪亦隨之消除。《景岳全書》:“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1]
6 祛風散寒·祛風
祛風散寒為祛風法之一。是一種治療風寒束表,肺氣不宣的方法。臨床表現為惡寒較重、發熱較輕、頭身關節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脈浮緊等。針灸常選風池、風門、合谷、外關、列缺等穴。針用瀉法,并可加灸。[1]
7 搜風逐寒·祛風
搜風逐寒為祛風法之一。是一種治療風寒痰濕之邪留滯經絡的方法。如中風手足麻木,日久不愈,經絡中留滯濕痰瘀血,致使腿臂不遂、筋脈攣痛、屈伸不利等。針灸常選肩髃、曲池、合谷、環跳、陽陵泉、懸鐘等穴為主,亦可加用阿是穴,針用瀉法,并加灸。[2]
8 參考資料
有祛風作用的穴位
- 精靈
穴手法仙訣》·精寧:精寧位于腕背橫紋的橈側端。有祛風、化痰、鎮驚等作用。《小兒按摩經·陰掌圖各穴手法...
- 中泉
,腹脹,腰痛,頭痛,急慢驚風,泄瀉等癥,并能發汗祛風熱,現代又用中泉穴治療腦充血,角膜白翳,胃痙攣,...
- 精寧
穴手法仙訣》·精寧:精寧位于腕背橫紋的橈側端。有祛風、化痰、鎮驚等作用。《小兒按摩經·陰掌圖各穴手法...
- 垂手
,《神農經》有:“治偏風半身不遂,兩腳疼痛。”為祛風要穴,猶治療諸風之市集也,因名風市。所屬部位:大...
- 風市
,《神農經》有:“治偏風半身不遂,兩腳疼痛。”為祛風要穴,猶治療諸風之市集也,因名風市。所屬部位:大...
- 更多有祛風作用的穴位
有祛風作用的方劑
- 祛風勻氣散
fēngyúnqìsǎn《片玉痘疹》卷七:方名:祛風勻氣散別名:祛風勻氣飲組成:川芎、當歸身、赤芍、...
- 白疕二號方
草河車15g,白鮮皮15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主牛皮癬早期。各家論述:土茯苓、白鮮皮、威...
- 通用痛風丸
紅花(酒洗)1錢半,草龍膽半錢。功效:瀉熱行痰,祛風去濕。主治:行痹,痛痹,著痹,熱痹,痰痹,血痹。...
- 椒艾湯
川椒7.5克艾葉7.5克(銼)蔥白7握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止癢。治遍身生瘡疥,或下部濕癢,腳氣等。用法...
- 祛風清熱洗藥
用量:開水煎1沸,兌花露水1匙。各家論述:此方于祛風中加紅花活血,治風治血并行,兌以花露水,芳香止身...
- 更多有祛風作用的方劑
有祛風作用的中成藥
- 桑枝膏
膏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13頁)。功能與主治祛風活絡。用于四肢關節酸痛。?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
- 僵蛹片
片劑。僵蛹片的主要成份:僵蛹。僵蛹片的功能主治:祛風化痰解痙。用于癲癇,卒中偏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
- 壯腰健腎丸
關的各項規定(附錄8頁)。功能與主治:壯腰健腎,祛風活絡。用于腎虧腰痛,風濕骨痛,膝軟無力,神經衰弱...
- 祛風止痛片
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D)。功能與主治:祛風寒,補肝腎,壯筋骨。用于風寒濕邪閉阻、肝腎虧虛所...
- 祛風勝濕酒
酒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5頁)。功能與主治:祛風勝濕,通絡止痛,舒筋活血。用于四肢、腰脊風濕痹痛...
- 更多有祛風作用的中成藥
祛風相關藥物
- 祛風通絡酒
漢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益氣補血,祛風除濕,舒經活絡。適用于氣血不足、風濕阻絡型痹癥的...
- 清感丸
作用類別】本品為感冒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祛風清熱,解暑,止咳化痰,利咽喉。用于感冒引起的發熱...
- 感冒解痛散(傷風散)
作用類別】本品為感冒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寒,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風寒咳嗽,鼻流清涕,...
- 風熱咳嗽丸
作用類別】本品為咳嗽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祛風解熱,止咳化痰。用于風熱咳嗽,鼻流稠涕,發熱頭昏...
- 蛇膽半夏散
作用類別】本品為咳嗽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祛風化痰,和胃下氣。用于嘔吐咳嗽,痰多氣喘。【用法與...
- 更多祛風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祛風
- 《辨證錄》:[卷之二]中風門(二十五則)
生棗仁(三錢)水煎服。人有素性好飲,兩臂作痛,服祛風治痰藥更加麻木,痰涎愈盛,體軟筋弛,腿膝拘痛,口...
- 《癘瘍機要》:[中卷]續治諸癥
,兩月余而痊。一男子面赤作渴,而常患小瘡作癢,服祛風藥,遍身發赤;服花蛇酒,更發赤暈,遍行砭煎服,熱...
- 《顧松園醫鏡》:[卷一·禮集]草部
氣等藥同用。秦艽〔辛苦平,入胃、大腸、肝三經。〕祛風除濕,而療肢節疼痛,養血榮筋,而治通身攣急。〔長...
- 《辨證錄》:[卷之七]痙門(十一則)
濕,則火隨水泄,而風邪無黨矣。故少用羌活、桂枝以祛風,則風自易解。況五苓散亦非單利濕之藥也,其白術、...
- 《明醫雜著》:[卷之四]風癥
可見。大尹劉孟春,素有痰,兩臂頑麻,兩目流淚,服祛風化痰藥,痰愈甚,臂反痛不能伸,手指俱攣。余曰∶麻...
- 更多古籍中的祛風
祛風藥品說明書
- 麝香祛風濕油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天麻祛風補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祛風通絡酒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麝香祛風濕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云香祛風止痛酊(云香精)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云香祛風止痛酊(云香精)(每瓶裝12毫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修訂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云香祛風止痛酊(云香精)(每瓶裝15毫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修訂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云香祛風止痛酊(云香精)(每瓶裝30毫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修訂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