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類中風證之一·氣中
氣中(qi parapoplexy[1])為病證名。又稱中氣[1][2]。是指七情氣結,或怒動肝氣,氣逆上行,以突然仆倒昏迷,不省人事,牙關緊急,手足拘攣,但口內無痰涎聲等為常見癥的類中風[1]。類中風證之一種[2]。
4.1 病因病機
多由七情氣結,或怒動肝氣,氣逆上行所致[2]。
4.2 癥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附《指南總論》論諸風氣中:“因事激挫忿怒而不得宣泄,逆氣上行,忽然仆倒昏迷,不省人事,牙關緊急,手足拘攣,其狀與中風無異,但口內無涎聲。此證只是中氣,不可妄投取涎發汗等藥,反生他病。但可與七氣湯,分解其氣,散其壅結。”
4.3 治療
《醫宗必讀·類中風》:“但風中身溫,氣中身冷,……急以蘇合香丸灌之,候醒,以八味順氣散加香附,或木香調氣散。”
5 經外奇穴名·氣中
氣中為經外奇穴名[3][2]。出《醫學綱目》。亦稱氣沖[2]。
5.1 標準定位
位于臍下1.5寸,腹中線旁開1.5寸處,左右計2穴[3]。
5.2 功能主治
主治婦人血弱氣喘,腹痛腸鳴[2]。
5.3 刺灸法
5.3.1 刺法
直刺1~2寸[2]。
5.3.2 灸法
可灸[3]。
6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10.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2.
治療氣中的穴位
- 本池
吞咽困難,口燥舌干,口舌生瘡,咽喉腫痛,梅核氣,中風失語,咳嗽,氣喘,食不化,癭氣,舌下腫,啞,舌...
- 廉泉
吞咽困難,口燥舌干,口舌生瘡,咽喉腫痛,梅核氣,中風失語,咳嗽,氣喘,食不化,癭氣,舌下腫,啞,舌...
- 外膝眼
膝眼(《備急千金要方》)。出處:《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臟俞五十穴,腑俞七十二穴……犢鼻二穴。穴...
- 氣原
述:氣原為經穴別名,即中極穴。出《針灸甲乙經》。中極為經穴名(ZhōngjíCV3,RN3)。出《...
- 氣魚
述:氣魚為經穴別名,即中極穴。出《黃帝蝦蟆經》。中極為經穴名(ZhōngjíCV3,RN3)。出《...
- 更多治療氣中的穴位
治療氣中的方劑
- 大金牙酒
金牙專辟瘴癘毒風、鬼疰、惡氣,而湯液罕用,惟酒散中間有用之者。側、附、天雄辟除陰毒,桂心、石南、萆...
- 健兒消食口服液
酯(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氨蒸氣中熏3分鐘后,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
- 溫經活絡丹
川芎2兩,獨活2兩,滴乳香5錢,沒藥5錢。主治:氣中血滯,血中氣滯,經絡隧道不通,筋骨關節疼痛,內傷...
- 止紅腸辟丸
試液(12:6:3:3:0.5)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
- 灰皂散
功能主治:有腐蝕性作用,能使痔核發生干性壞死。主中、后期能脫出肛外的內痔。用法用量:用時先取石灰粉...
- 更多治療氣中的方劑
治療氣中的中成藥
- 澳泰樂顆粒
醚(3: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碘蒸氣中熏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
- 骨仙片
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氨蒸氣中熏后,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
- 復芪止汗顆粒
于1.0mg。功能與主治:益氣,固表,斂汗。用于氣虛不固,多汗,倦怠,乏力。用法與用量:用開水沖服...
- 健兒消食口服液
酯(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氨蒸氣中熏3分鐘后,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
- 止紅腸辟丸
試液(12:6:3:3:0.5)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
- 更多治療氣中的中成藥
氣中相關藥物
- 阿昔洛韋顆粒
的藥物以原形由尿排泄。經糞便排泄率低于2%。呼出氣中含微量藥物。血透6小時約清除血中60%的藥物。腹...
- 阿昔洛韋注射液
的藥物以原形由尿排泄。經糞便排泄率低于2%。呼出氣中含微量藥物。血透6小時約清除血中60%的藥物。腹...
- 碘化油咀嚼片
過敏史或過敏性疾病者。4.本品不宜久露于光線和空氣中,析出游離碘后色澤變棕或棕褐色者不可再使用。【孕...
- 水合氯醛
】本品為白色或無色透明的結晶;有刺激性特臭,在空氣中漸漸揮發。【藥理毒理】本品為催眠藥、抗驚厥藥。催...
- 注射用阿昔洛韋
的藥物以原形由尿排泄。經糞便排泄率低于2%。呼出氣中含微量藥物。血液透析6小時約清除血中60%的藥物...
- 更多氣中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氣中
- 《雜病廣要》:諸氣病
證,收在《虛勞》中。故此門所揭,專系情志所滯,而氣中與郁證亦連類及之。九氣七氣陰陽雖大,未離乎氣,故...
- 《雜病廣要》:[外因類]中風
辨,僅存其梗概而已。源因總說中風者,風氣中于人也。風是四時之氣,分布八方,主長養萬物。從其鄉來者,人...
- 《本草述鉤元》:[卷八芳草部]蓬莪術
味苦辛溫。陽中之陰。降也。入足厥陰肝經氣分。能破氣中之血。主治一切氣。破癖冷氣。并霍亂冷氣。吐酸水。...
- 《靈素節注類編》:[卷六諸風病證]虛邪賊風、虛風賊邪
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速以聚居,為昔瘤,以手按之堅;...
- 《雜病心法要訣》:[卷一]類中風總括
當歸、鹿茸,名曰生脈補精也。木香調氣飲木香調氣實氣中,暴怒氣逆噤昏痰,風浮肢溫氣沉冷,木藿砂蔻草丁檀...
- 更多古籍中的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