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國家基本藥物
序號 | 基本藥物 目錄序號 | 藥品名稱 | 劑型 | 規格 | 單位 | 零售指 導價格 | 類別 | 備注 |
751 | 60 | 氣滯胃痛顆粒 | 顆粒劑 | 5g | 袋 | 2.1 | 中成藥部分 | * |
752 | 60 | 氣滯胃痛顆粒 | 顆粒劑 | 2.5g(無糖) | 袋 | 2.3 | 中成藥部分 | |
753 | 60 | 氣滯胃痛片 | 片劑 | 0.5g*24片(糖衣) | 盒(瓶) | 12.9 | 中成藥部分 | *△ |
注:
1、表中備注欄標注“*”的劑型規格為代表品。
2、表中備注欄加注“△”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為臨時價格。
3、備注欄中標示用法用量的劑型規格,該劑型中其他規格的價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藥品差比價規 則》計算的。
4、表中劑型欄中標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氣滯為病機[1],是指臟腑、經絡之氣運行不暢而停滯的病理變化[2][1]。可因飲食邪氣或七情所致;亦可因體弱氣虛不運而引起[2][1]。隨所滯之臟腑出現不同癥狀[2][1]。氣滯于脾則胃納減少,脹滿疼痛;氣滯于肝則肝氣橫逆,脅痛易怒;氣滯于肺則肺氣不清,痰多喘咳;氣滯于經絡則該經所過之部位疼痛或運動障礙,或出現與該經有關之癥狀[2][1]。氣為血帥,氣滯過甚則可引起血瘀[2][1]。
4 參考資料
治療氣滯的穴位
- 通可去滯
通可去滯是指用具有通利作用的穴位,去除氣滯邪壅之證。如產后氣血壅盛,乳汁不下。針灸臨床常選用膻中、...
- 會宗
患等:如耳聾,耳鳴,上肢肌膚痛,癲癇,上肢痹痛,氣滯喘滿,肘臂疼痛,現代多用會宗穴治療神經性頭痛,腮...
- 虛里
于左乳根穴。又稱胃之大絡。出《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人以胃氣為本,宗氣源于胃氣,而虛里則為宗...
- 大都
際處,脈之所流為滎,五行屬火,為本經之母,穴為土氣豐富與儲積之處,如水之入于池也。故尊曰大。楊上善...
- 氣沖
ST30;qìchōng;S30;ST30概述:氣沖:1.經穴名;2.經外奇穴名;3.奇穴氣中別名...
- 更多治療氣滯的穴位
治療氣滯的方劑
- 家秘戊己湯
jiāmìwùjǐtāng處方:白芍、甘草、陳皮。功能主治:血虛腹痛兼氣滯者。摘錄:《癥因脈治》卷四...
- 四合飲
、厚樸、香附、枳殼、郁金、甘草各等分。主治:痰積氣滯腹痛。用法用量:上銼1劑。加生姜,水煎服。附注:...
- 圣妙散
半個裹煨)。功效:利大小腸。主治:鼓氣,并治胸膈氣滯之疾。用法用量:每服1字至半錢,陳粟米湯調下。制...
- 法制橘紅
。功能主治:寬中下氣,消食暖胃,理氣降逆。主寒凝氣滯的胃痛,腹脹腹瀉,或脘悶噫氣,伴咳逆,嘔惡者。用...
- 阿魏香檳丸
滯腹痛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日二次。因阿魏氣臭難吃,可改用膠囊裝,每服0.9克。摘錄《蒲輔周...
- 更多治療氣滯的方劑
治療氣滯的中成藥
- 胃蘇沖劑
等。胃蘇沖劑的功能主治:理氣消脹、和胃止痛。用于氣滯型胃脘痛及脹痛、噯氣、胸悶、食少、排便不暢等癥。...
- 氣滯胃痛顆粒
草(炙)。具有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郁氣滯,胸痞脹滿,胃脘疼痛。氣滯胃痛顆粒的藥典標準:品...
- 紫蔻丸
8頁)。功能與主治:溫中行氣,健胃消食。用于寒郁氣滯或飲食所至的消化不良,惡心嘔吐,噯氣吞酸,脹滿,...
- 銀丹心腦通軟膠囊
化瘀,行氣止痛,消食化滯。用于氣滯血瘀引起的胸痹,癥見胸痛、胸悶、氣短、心悸等,冠狀粥樣硬化性心臟...
- 養胃沖劑
0頁)。功能與主治:養胃健脾,理氣中和。用于脾虛氣滯所致的慢性萎縮性胃炎。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一次...
- 更多治療氣滯的中成藥
氣滯相關藥物
- 氣滯胃痛片
通用名稱:氣滯胃痛片漢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胸痞脹...
- 復方陳香胃片
份】【性狀】【功能主治】行氣和胃,制酸止痛。用于氣滯型胃脘疼痛、脘腹痞滿、噯氣吞酸等癥,慢性胃炎見上...
- 氣滯胃痛膠囊
【性狀】【功能主治】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胸痞脹滿,胃脘疼痛。【規格】每粒裝0.32克(...
- 氣滯胃痛片
通用名稱:氣滯胃痛片漢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胸痞脹...
- 氣滯胃痛顆粒
【性狀】【功能主治】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胸痞脹滿,胃脘疼痛。【規格】每袋裝5克【用法用...
- 更多氣滯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氣滯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芒硝各八分,姜棗煎,食后通口服。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滯,胸膈滿悶,噎塞不通,噫氣吞酸,脅肋刺痛,嘔逆痰...
- 《張聿青醫案》:[卷十七]調經
)降香片(七分)楂炭(三錢)二診經停少腹作痛。營氣滯而不宣。當通和奇脈。川桂枝(四分)當歸(酒炒二錢...
- 《雜病廣要》:諸氣病
結,悲則氣緊,恐則氣沉,驚則氣動,寒則氣收,熱則氣滯,諸證不同,當審在何臟何腑,方乃不失病機也。(《...
- 《證治匯補》:[卷之二內因門]氣癥
生。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滯。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憂則氣沉。(內經...
- 《雜病廣要》:[臟腑類]滯下
愈者矣。(《濟生》)痢出于積滯。積,物積也。滯,氣滯也。物積欲出,氣滯而不與之出,所以下墜里急,乍起...
- 更多古籍中的氣滯
氣滯藥品說明書
- 氣滯胃痛顆粒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氣滯胃痛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氣滯胃痛膠囊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氣滯胃痛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修訂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