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脹病之一·氣脹
氣脹為病證名[1]。為脹病之一[1]。一名䐜脹[1]。出《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仁齋直指方·脹證》:“七情郁結,氣道壅塞,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身體腫大,四肢瘦削,是為氣脹。”氣虛、氣熱、氣寒亦可致氣脹[1]。《醫碥·腫脹》:“因于氣;氣熱壅滯作脹,或氣寒不運作脹,或氣實作脹。其色蒼老,皮厚肉堅,其脹或連胸脅,或倏然而脹,或通身盡脹,以手按之隨手即起者,如按氣囊也。……凡胸腹脹初得是氣脹,宜行氣疏導之劑,木香、檳榔、枳殼、青皮、陳皮、厚樸之類。”
5 鼓脹·氣脹
氣脹為病證名[1]。即鼓脹[1]。《醫碥》卷三:“氣脹,又名鼓脹,以其外雖堅滿,中空無物(止氣作脹耳),有似乎鼓也。”
6 眼科病證名·氣脹
氣脹為眼科病證名[1]。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此癥睛無所苦,但氣輪一處二處虛虛壅起而不紅不紫,或圓或長或中斷,隱若魚腹中之白泡。”即狀如魚胞[1]。治宜瀉肺清熱,方用瀉白散加減。
7 參考資料
治療氣脹的穴位
- 命蒂
淋,疝氣,中暑,角弓反張,泄痢,尸厥,風癇,水腫鼓脹,腸炎,產后尿潴留等。神闕穴的別名:臍(《黃帝內...
- 神闕
淋,疝氣,中暑,角弓反張,泄痢,尸厥,風癇,水腫鼓脹,腸炎,產后尿潴留等。神闕穴的別名:臍(《黃帝內...
- 臍孔
淋,疝氣,中暑,角弓反張,泄痢,尸厥,風癇,水腫鼓脹,腸炎,產后尿潴留等。神闕穴的別名:臍(《黃帝內...
- 氣合
淋,疝氣,中暑,角弓反張,泄痢,尸厥,風癇,水腫鼓脹,腸炎,產后尿潴留等。神闕穴的別名:臍(《黃帝內...
- 臍中
淋,疝氣,中暑,角弓反張,泄痢,尸厥,風癇,水腫鼓脹,腸炎,產后尿潴留等。神闕穴的別名:臍(《黃帝內...
- 更多治療氣脹的穴位
治療氣脹的方劑
- 蘿卜子丸
法: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如綠豆大。功能主治:蠱氣脹滿,四肢虛浮,上氣喘急,大小便秘澀。用法用量:每...
- 厚樸七物湯
治:病腹滿,發熱10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腹滿氣脹。用法用量:厚樸七味湯(《外臺》卷七)、七物厚樸...
- 消食順氣片
附錄ⅠD)。功能與主治:消食健胃。用于消化不良,氣脹飽悶,食積引起的腹脹腹痛。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
- 歸漆丸
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月經不利,臍下憋逆,氣脹滿。用法用量:每服15丸,溫酒送下。摘錄:《濟陰...
- 烏骨散
(去皮)。主治:臟寒泄瀉,下利純白,腹中絞痛,虛氣脹滿,手足逆冷;亦治婦人漏血。用法用量:每服半錢,...
- 更多治療氣脹的方劑
治療氣脹的中成藥
- 消食順氣片
附錄ⅠD)。功能與主治:消食健胃。用于消化不良,氣脹飽悶,食積引起的腹脹腹痛。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
- 胍膠
。胍膠的不良反應:胍膠治療初期可有胃腸道反應,如氣脹、腹瀉或惡心。胍膠的用法用量:一般5g/次,30...
- 胃蘇顆粒
氣滯型胃脘痛,癥見胃脘脹痛,竄及兩脅,得噯氣或矢氣則舒,情緒郁怒則加重,胸悶食少,排便不暢,舌苔薄...
- 丁沉透膈丸
曲4兩,草果2兩,茯苓4兩。功效:消化不良,腹部脹痛。用法用量:每服2錢半,開水送下。幼童減半。制...
- 胃蘇沖劑
功能主治:理氣消脹、和胃止痛。用于氣滯型胃脘痛及脹痛、噯氣、胸悶、食少、排便不暢等癥。胃蘇沖劑的用...
- 更多治療氣脹的中成藥
氣脹相關藥物
- 鹽酸特拉唑嗪膠囊
舒張;消化系統:便秘、腹瀉、口干、消化不良、腸胃氣脹、嘔吐;代謝/營養障礙:痛風;肌肉與骨骼系統:關...
- 山楂內消丸
功能主治】開胃化滯,破氣消食。用于倒飽吞酸,胸滿氣脹,肚腹疼痛,大便燥結。【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9...
- 雙氯芬酸鉀片
,請停止服用本品,并立即咨詢醫師:1.腹瀉,胃腸氣脹,胃疼,心口灼熱或上腹部疼痛。2.異常疲倦或總體...
- 消食順氣片
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消食健胃。用于消化不良,氣脹飽悶,食積引起的腹脹腹痛。【用法與用量】口服,一...
- 香果健消片
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用于消化不良,氣脹飽悶,食積腹痛,胸滿腹脹。【用法與用量】口服,一...
- 更多氣脹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氣脹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十四]方脈腫脹合參
得宜,使脾腎之元陽生發,而陰邪之凝滯釋然矣。水腫鼓脹,皆因脾虛所致,然水腫輕而鼓脹重,何也?水腫則飲...
- 《醫經原旨》:[卷五疾病第十二]鼓脹
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雞矢之性,能消積下氣,通利大、小二便,蓋攻伐實邪之劑也。一劑可知其效...
- 《普濟方》:[卷一百八十三諸氣門]上氣腹脹
。日一。氣散則止。無所忌。訶黎勒丸(出圣惠方)療氣脹不下食。尤除惡氣。訶黎勒(去核)青木香上等分搗篩...
- 《黃帝內經太素》:[卷第二十九(卷首缺)·氣論]脹論
》作HT,注∶音軫。)黃帝問于岐伯曰∶水與膚脹、鼓脹、腸覃、石瘕、石水,何以別?(此之六病,有難分者...
- 《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三]治腹內諸氣脹滿諸方
。則令脹滿。言諸氣者。是臟腑一切氣。及也治腹內諸氣脹滿。檳榔散方。檳榔(一兩)海藻(一兩洗去咸味)人...
- 更多古籍中的氣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