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穴位 | 中極 | ||
漢語拼音 | Zhongji | ||
羅馬拼音 | Chungchi | ||
美國英譯名 | Middle Extreme | ||
各 國 代 號 | 中國 | CV3 | |
日本 | 3 | ||
法 國 | 莫蘭特氏 | VC3 | |
富耶氏 | VC3 | ||
德國 | KG3 | ||
英國 | Cv3 | ||
美國 | Co3 |
中極為經穴名(Zhōngjí CV3,RN3)[2]。出《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別名氣原(《針灸甲乙經》),玉泉(《針灸甲乙經》),膀胱募(《圣濟總錄》),氣魚(《黃帝蝦蟆經》)。屬任脈[2]。中極是膀胱的募穴,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任脈的交會穴[2][3][4]。中即中間,極即最,本穴位于人身上下左右之最中間,故名中極[2]。中極穴主要用于小腹、泌尿及生殖系統等疾患:如小腹熱痛,疝氣,遺尿,尿頻,尿閉,水腫,遺精,陽痿,早泄,月經不調,崩漏,陰癢,胞衣不下,小便不利,帶下,陰挺,不孕,癃閉,痛經,閉經,陰腫,產后惡露不盡,無子,白濁,心煩痛,小腹痛,胎衣不下,外陰瘙癢,尿潴留,尿失禁,治癃閉,疝氣偏墜,積聚疼痛,冷氣時上沖心,尸厥恍惚,膀胱炎,腎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子宮脫垂,產后宮縮痛,產后子宮神經痛等。
4 中極穴的別名
氣原(《針灸甲乙經》),玉泉(《針灸甲乙經》),膀胱募(《圣濟總錄》),氣魚(《黃帝蝦蟆經》)。
5 出處
《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6 穴名解
中即中間,極即最,本穴位于人身上下左右之最中間,故名中極[2]。
中,有方位之義,指人身上下之中,根本與內部。極,指方位,又最也,與急通,有中正之義。本穴內應胞宮、精室,二者為人體極內之所,猶屋室之堂奧;又居臍下4寸,當人體上下左右之中點,故以為名。[5]
穴居人身之中,為元氣之根本與最為重要之處,且能治內急不通諸病。《千金要方·序例》以心為中極,言其居于胸部之中心。《道經》以臍為中極,言其在腹部之中也。元氣是人身的根本,臍下為人身元氣藏聚最為重要之處。[5]
本穴內應胞宮、精室。胞宮、精室為人體極內之處,猶房室之堂奧也,乃人體至中至極,故名中極 。[參考資料] 柴鐵劬.針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以外景觀之,人體自頂至踵,全身長度,本穴當其折中,亦中極命名之一義也[5]。
7 特異性
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任脈的交會穴[2][3][4]。
8 所屬部位
下腹[6]
9 氣魚穴的定位
中極穴在任脈的位置
中極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極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極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中極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內臟)
10 氣魚穴的取法
在臍下4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
中極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4寸。仰臥取穴[2]。
11 氣魚穴穴位解剖
中極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布有髂腹下神經的前皮支和腹壁淺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深層有髂腹下神經的分支。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2]。
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8]。
11.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髂腹下神經皮支和腹壁淺動脈分支;深層有髂腹下神經和腹壁下動脈分布[8]。
布有髂腹下神經的分支,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4]。
12 氣魚穴的功效與作用
中極穴具有益腎興陽、通經止帶的功效。
中極穴位于小腹部,臨近膀胱和胞官,為任脈與足三陰經之交會穴,又是膀胱募穴,乃膀胱經氣聚集之處,故膀胱病及婦科和男性病多取本穴治療[9]。
13 氣魚穴主治病證
中極穴主要用于小腹、泌尿及生殖系統等疾患:如小腹熱痛,疝氣,遺尿,尿頻,尿閉,水腫,遺精,陽痿,早泄,月經不調,崩漏,陰癢,胞衣不下,小便不利,帶下,陰挺,不孕,癃閉,痛經,閉經,陰腫,產后惡露不盡,無子,白濁,心煩痛,小腹痛,胎衣不下,外陰瘙癢,尿潴留,尿失禁,治癃閉,疝氣偏墜,積聚疼痛,冷氣時上沖心,尸厥恍惚,膀胱炎,腎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子宮脫垂,產后宮縮痛,產后子宮神經痛等。
中極穴主要用于小腹、泌尿及生殖系統等疾患:如小腹熱痛、疝氣、遺尿、尿頻、尿閉、腎炎、尿路感染、水腫、遺精、陽痿、早泄、月經不調、崩漏、陰癢、盆腔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子宮脫垂、產后宮縮痛、胞衣不下等[2]。
中極穴主治小便不利、遺尿、疝氣、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不孕[8]。
中極穴主治小便不利,癃閉,遺尿,尿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帶下,崩漏,陰癢,陰腫,陰挺,產后惡露不盡,胞衣不下,無子;遺精,白濁,早泄,陽痿;水腫,疝氣,心煩痛[7]。
中極穴主治遺精,陽痿,遺尿,小腹痛,月經不調,帶下,崩漏,痛經,胎衣不下,產后惡露不止,外陰瘙癢;以及子宮脫垂,盆腔炎,尿潴留,尿失禁等[4]。
治癃閉,帶下,陽痿,痛經,產后惡露不下,陰挺,疝氣偏墜;積聚疼痛,冷氣時上沖心;水腫,尸厥恍惚;腎炎,膀胱炎,產后子宮神經痛。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5~1寸[7][8][4][2],局部有酸脹感[7],可放散至外生殖器和外陰部[7]。
14.2 灸法
15 氣魚穴的配伍
中極配膀胱俞,屬俞募配伍法,有調理臟腑氣機的作用,主治膀胱氣化功能不足引起的小便異常。
中極配關元、三陰交、陰陵泉、次髎,有化氣行水的作用,主治尿潴留,淋證。
中極配中封、脾俞、小腸俞、章門、氣海、關元,有調養肝脾,調理沖任的作用,主治白帶,白濁,夢遺,滑精。
中極配子宮、三陰交,治月經不調、陰挺[7]。
中極配腎俞、三陰交、關元,治遺尿、尿閉、遺精、陽痿、月經不調[7]。
中極配腎俞、陰陵泉、三陰交、氣海,治小便滑數[7]。
中極配腎俞、氣海、三陰交,治月經不調[7]。
16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 足三陰、任脈之會。
《針灸甲乙經》:臍下疝,繞臍痛,沖胸不得息,中極主之。奔豚上搶心,甚則不得息,忽忽少氣,尸厥,心煩痛,饑不能食,善寒中,腹脹引䐜而痛,小腹與脊相控暴痛,時窘之后,中極主之。丈夫失精,中極主之。女子禁中癢,腹熱痛,乳余疾,絕不足,子門不端,少腹苦寒,陰癢及痛,經閉不通,中極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五淋,小便赤澀,失精,臍下結如覆杯,陽氣虛憊,疝瘕,水腫,奔豚搶心,甚則不得息,恍惚,尸厥。
《針灸大成》:主冷氣積聚,時上沖心,腹中熱,臍下結塊,奔豚搶心,陰汗,水腫,陽氣虛憊,小便頻數,失精絕子,疝瘕,婦人產后惡露不行,胎衣不下,月事不調,血結成塊,子門腫痛不端,小腹苦寒,陰癢而熱,陰痛,恍惚,尸厥,饑不能食,臨經行房,羸瘦,寒熱,轉脬不得尿,婦人斷緒,四度針即有子。
《類經圖翼》:孕婦不可灸。
17 氣魚穴研究進展
17.1 對垂體-性腺功能的影響
針刺中極、歸來、血海等穴,可使繼發性閉經患者出現激素撤退性出血現象。實驗證明,針刺家兔的“中極”,可見卵巢中間質細胞增生與肥大,卵泡腔擴大,周圍多層顆粒細胞增殖,其中有新鮮黃體生成現象,說明中極有促進垂體-性腺功能的作用;對男子性功能障礙亦有一定療效。[7]
針刺中極、關元、大赫等穴也能引起血漿黃體生成素、卵泡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可改善遲發排卵[5]。
17.2 對膀胱張力有雙向調節作用
中極對有神經系統疾病伴膀胱功能障礙的患者有調整作用,用瀉法針刺中極、曲骨等,可使緊張性膀胱張力下降,而對松弛性膀胱卻引起張力增高[7]。對神經系統疾患而伴有膀胱功能障礙的病人有治療作用[5]。
針刺膀胱神經無損傷患者的中極穴,可使緊張性膀胱內壓降低,弛緩性膀胱內壓升高[2]。
現代研究證明,在膀胱神經支配完整的情況下,針刺中極、關元可引起副交感神經興奮和交感神經抑制,從而導致膀胱逼尿肌的收縮和內括約肌的松弛[5]。
17.3 治療產后及術后尿潴留
取中極透曲骨,配三陰交、地機,操作時先導尿后針刺,以瀉法為主,留針15~20分鐘,隔5分鐘行針1次,每日一次。
17.4 治療男子性功能障礙
中極對男子性功能障礙也有一定療效[5]。
中極配關元、三陰交,得氣后留針15分鐘,其間每隔5分鐘用捻轉補法,每日1次,20次為1療程,兩療程間隔7天。
17.5 治療痛經
用發泡膏(斑蝥、白芥子各20g,研細,以50%二甲基亞礬調成軟膏如麥粒大)貼中極穴,于經前5天貼第1次,經潮或腹痛始發貼第2次,每次貼3小時即揭去,2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
17.6 治療原發性不孕
中極配三陰交、大赫于月經周期的第12天開始針刺,連續3天,每日1次,每次留針15分鐘,用平補平瀉手法。
18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5.
-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6.
-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6.
- ^ [5] 柴鐵劬.針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6]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5.
-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針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0-371.
- ^ [8]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1.
- ^ [9]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針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0-371.
古籍中的氣魚
- 《針灸大成》:[卷九]治癥總要
俞三里中脘問曰∶此癥從何而得?答曰∶皆因好飲熱酸魚腥之物,及有風邪痰飲之類,串入肺中,怒氣傷肝,乘...
- 《經穴匯解》:[卷之三]腹部第六
素問)一名次門。(甲乙)一名丹田。(資生)一名大中極。(大全)一名小腸募(大成。引聚英今本不見。)齊...
- 《婦人規》:[下卷]附∶《類經圖翼·針灸要覽》
【血結月事不調】氣海中極照海(月事不行)【血崩不止】膈俞肝俞腎俞命門氣海中極(下元虛冷,血崩白濁。)...
- 《神灸經綸》:[卷之四]婦科癥治
血結月事不調氣海中極照海經閉腰俞照海血崩不止膈俞肝俞腎俞命門氣海中極(下元虛冷白濁)間使血海復溜行...
- 《類經圖翼》:[卷十一針灸要覽]諸證灸法要穴
〔血結月事不調〕氣海中極照海(月事不行。)〔血崩不止〕膈俞肝俞腎俞命門氣海中極(下元虛冷,血崩白濁。...
- 更多古籍中的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