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獻:
- 《古今名醫匯粹》:[卷四病能集二(雜證十一門)]三消
劉宗濃曰∶三消之癥,總由燥熱傷陰所致。然因乎飲食失節,腸胃干涸,而氣液不得宣平;或耗亂精神,過違其度;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虛,陽氣悍而燥熱益甚;或久嗜咸物,恣食炙爆,飲食過度。亦有服金石丸散,積久實熱結于下焦,燥甚于腎,故渴而不飲。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飲食多而不甚渴,小便數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此三消者,其燥熱同也。夫腎水屬陰而本寒,
- 冰片的氣液色譜法分析
冰片的氣液色譜法分析董友毅 注:原文無摘要。原載于《色譜》1985年第1期第40頁作者:
- 冰片的氣液色譜法分析
冰片的氣液色譜法分析董友毅 注:原文無摘要。原載于《色譜》1985年第1期第40頁作者:董友毅
- 《六因條辨》:[傷暑條辨二十六條]傷暑條辨第十七
傷暑汗多身熱,經旬不解,胸腹發出白瘖,狀如水晶粒,此濕邪化熱,氣液外泄。急宜洋參、連翹、甜杏、花粉,骨皮、銀花、麥冬、綠豆殼、鮮荷葉等味,清養氣液也。身熱汗多,而病不肯解,正氣已虛,又見白瘖,是氣液外泄,不可再用疏散,以傷其氣。惟宜洋參、麥冬、銀花、綠豆殼,清養氣液而又兼化邪也。若舌紅少津,而食不甘味,即以復脈湯去姜桂,養陰益氣。更有舌淡少苔,而胃不加納,當以六君子湯加牡蠣、白芍扶胃斂陰,勿因見瘖
- 《黃帝內經太素》:[卷第六(卷首缺)·臟腑之一]臟腑氣液
在于冬,以腎惡燥不甚,故言其始也。中央生濕,濕生于脾,以其脾感,故惡濕也。平按∶《素問》五惡作五臟所惡。心肺肝脾腎仍以次為序。此五臟氣所惡句,作是謂五惡。又新校正節引此注,自肺惡燥至言其始也止。)五液∶心主汗,肝主淚,肺主涕,腎主唾,脾主涎,此五液所生。(汗者水也,遍身腠理之液也,心者火也,人因熱飲熱食,及因時熱蒸于濕氣,液出腠理,謂之汗也。肝通于目,目中出液,謂之淚也。肺通于鼻,鼻中之液,謂之
- 《溫熱論》:第十一章·辨白
再有一種白,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濕熱傷肺,邪雖出而氣液枯也,必得甘藥補之。若未至久延,氣液尚在未傷,乃為濕郁衛分,汗出不徹之故,當理氣分之邪。枯白如骨者多兇,氣液竭也。《溫熱論》清葉桂公元1644-1911年
-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六章·傷寒脈舌]第六節·辨舌質
吉兇。多于此中診斷之。故辨質較觀形察色。尤為扼要。凡舌質堅斂而兼蒼老。不論苔色白黃灰黑。病多屬實。舌質浮胖而兼嬌嫩。不拘苔色灰黑黃白。病多屬虛。此辨舌質老嫩。斷病虛實之要訣。凡舌質柔軟。伸縮自由者。氣液自滋。舌質強硬。伸縮為難者。脈絡失養。但舌強與舌短不同。舌短者舌系收緊。舌強者舌質堅硬。此辨舌質軟硬。察液潤燥之要訣。凡看舌質。先辨干滑燥潤。干者津乏。捫之而澀。滑者津足。捫之而濕。燥者液涸。捫之而
- 氣相色譜法術語
1、氣相色譜法(GC)—gaschromatography用氣體做為流動相的色法。2、氣液色譜法(GLC)—gasliquidchromatography將固定液涂在載體上作為固定相的氣相色譜法。3、氣固色譜法(GSC)—gassolidchromatography用固體(一般指吸附劑)作固定相的氣相色譜法。4、程序升溫氣相色譜法—programmedtemperaturegaschromatog
- 色譜分析法基本原理(3)
3、峰面積百分率法以色譜中所得各種成分的峰面積的總和為100,按各成分的峰面積總和之比,求出各成分的組成比率。氣液色譜法這時所指的氣液色譜法,主要用于各種香料物質的分析,基本條件和參數主要依照美國精油協會(EOA)于1979年所建議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操作、標準狀態等均與上述氣相色譜法相同。1、柱用304號合金所制不銹鋼管,長3m,內徑2.16-2.57mm,外徑3.18mm。底物:極性柱為聚乙
- 《六因條辨》:[白瘖條辨計四條]白瘖條辨第四
白瘖汗多,瘖密,脈虛肢冷,神情恍惚,此氣液外脫。宜用黃祗、白術、附子、當歸、白芍、甘草、麥冬,五味、龍骨、牡蠣、遠志、酸棗仁等味,甘溫斂撮也。"-瘖出已多,汗亦不少,脈虛無神,四肢逆冷,乃陽氣外脫之象。兼之神情恍惚,夢寐驚惕,心肺失交,神難守舍,此內外將脫,陰陽并越。(內經)所謂陰陽偏則病,離則死也。斯死生交關之候,急宜祗、術、甘、附子氣,當歸、白芍養血,麥冬、五味斂液,龍骨、牡蠣、遠志、酸棗鎮神
-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卷四]決氣第三十
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辯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此篇論精氣津液血脈。生于后天而本于先天也。本于先天。總屬一氣。成于后天。辯為六名。故帝意以為一而伯分為六焉。、分也。而和。故篇名決氣。謂氣之分判為六。而和合為一也。岐伯曰。兩神相摶。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何謂氣。岐伯曰。上焦開發。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何謂津。岐伯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 色譜基礎,值得參考哦
1、氣相色譜法(GC)—gaschromatography用氣體做為流動相的色法。2、氣液色譜法(GLC)—gasliquidchromatography將固定液涂在載體上作為固定相的氣相色譜法。3、氣固色譜法(GSC)—gassolidchromatography用固體(一般指吸附劑)作固定相的氣相色譜法。4、程序升溫氣相色譜法—programmedtemperaturegaschromatog
- 水質苯系物的測定
二甲酸二壬酯/101擔體,混合重量比為35:65的串聯色譜拄,能同時檢出樣品中上述8種苯系物。采用液上氣相色譜法,最低檢出濃度為0.005mg/L。測定范圍為0.005~0.1mg/L;二硫化碳萃取的氣相色譜法,最低檢出濃度為0.05mg/L,測定范圍為0.05~12mg/L。2試劑和材料2.1載氣和輔助氣體2.1.1載氣:氮氣,純度99.9%,通過一個裝有5A分子篩、活性炭、硅膠的凈化管凈化。
- 水質苯系物的測定
二甲酸二壬酯/101擔體,混合重量比為35:65的串聯色譜拄,能同時檢出樣品中上述8種苯系物。采用液上氣相色譜法,最低檢出濃度為0.005mg/L。測定范圍為0.005~0.1mg/L;二硫化碳萃取的氣相色譜法,最低檢出濃度為0.05mg/L,測定范圍為0.05~12mg/L。2試劑和材料2.1載氣和輔助氣體2.1.1載氣:氮氣,純度99.9%,通過一個裝有5A分子篩、活性炭、硅膠的凈化管凈化。
- HPLC基礎知識
過色譜柱后不被破壞,可以收集單一組分或做制備。三、色譜法分類按兩相的物理狀態可分為:氣相色譜法(GC)和液相色譜法(LC)。氣相色譜法適用于分離揮發性化合物。GC根據固定相不同又可分為氣固色譜法(GSC)和氣液色譜法(GLC),其中以GLC應用最廣。液相色譜法適用于分離低揮發性或非揮發性、熱穩定性差的物質。LC同樣可分為液固色譜法(LSC)和液液色譜法(LLC)。此外還有超臨界流體色譜法(SFC)
- 《醫學啟源》:[卷之中十一、六氣方治](二)暑熱
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小兒量力與之。或加人參少許同煎亦得,食后服。此藥立夏后〔立〕秋前可服,春時及秋后并亡血虛人不宜服。桂苓甘露飲∶治飲水不消,嘔吐瀉利,流濕潤燥,宣通氣液,水腫〔腹〕脹,泄瀉不能〔止〕者。兼治霍亂吐瀉,下利赤白,煩渴,解暑毒大有神效,兼利小水。白茯苓(去皮)白術豬苓甘草(炙)澤瀉(以上各一兩)寒水石(一兩別研)桂(去粗皮半兩)滑石(二兩別研)上為末,
- 色譜詞匯(一)
moment一階原點矩γ1,firstoriginmoment二階中心矩μ2,secondcentralmoment三階中心矩μ3,thirdcentralmoment液相色譜法liquidchromatography,LC液液色譜法liquidliquidchromatography,LLC液固色譜法liquidsolidchromatography,LSC正相液相色譜法normalphase
- 色譜英文詞匯(一)
moment一階原點矩γ1,firstoriginmoment二階中心矩μ2,secondcentralmoment三階中心矩μ3,thirdcentralmoment液相色譜法liquidchromatography,LC液液色譜法liquidliquidchromatography,LLC液固色譜法liquidsolidchromatography,LSC正相液相色譜法normalphase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三十六滯下門]治法
《原病武》云∶或曰∶白痢既非寒病,何故服辛熱之藥亦有愈者邪?蓋辛熱之藥能開發腸胃郁結,使氣液宣通,流濕潤燥,氣和而已。此特其一端也。甚至先曾通瀉,或因涼藥太多,氣虛下陷,脈微沉細,四肢厥冷,即宜溫補,升陽益胃湯、干姜理中湯之屬是也。夫治初痢者,當以苦寒治之,或略加辛藥佐之則可。蓋辛能發散開郁,如錢氏香連丸之類是也。至云概不可用熱藥,亦非治法通變之精妙也。故曰∶治痢溫補,要合時宜。《古今醫統大全》明
- 《養生導引秘籍》:[養生詠玄集]牝門
諸竅開因牝竅開牝門者,大關也。諸竅開坼,至于筋脈、五臟、命關,皆悉相應。脫漱氣液至于衰志而無覺知,以崇其道,求乎生也。精神自此去如催牝門既開,則出損精氣。精氣若損,神漸昏蒙而見危壞。固關樞要將為首修生者因閉天關,次為其首也。迷者多因致禍災若不明開合之理,但貪著滋味之感,則萬禍入、寒暑侵,至于殞逝,皆由之也。《養生導引秘籍》明胡文煥公元1368年—1644年
- 《幼科類萃》:[卷之八·痢疾門]論痢疾用熱藥之
原病式云或曰白痢既為熱何故服辛熱之藥亦有愈者耶蓋辛熱之藥能開發腸胃郁結使氣液宣通流濕潤燥氣和而已蓋病微者可愈甚者郁結不開其病轉加而死矣凡治熱甚吐瀉亦然夫治諸痢者莫若以辛苦寒藥治之或微加辛熱佐之則可蓋辛能發散開通郁結苦能燥濕寒能勝熱使氣宣平而已如錢氏香連丸之類是也故治諸痢者黃連黃柏為君以其至苦大寒正主濕熱之病乃若世傳辛熱金石毒藥治諸吐瀉下痢或有愈者以其善開郁結故也然雖亦有驗者或不中效反更加害按治痢
- 環境水樣中二甲胺和二乙胺的檢測方法比較
【摘要】采用氣相色譜法(GC)和頂空氣相色譜/質譜法(HSGC/MS)測定環境水樣中的二甲胺和二乙胺。優化的實驗條件如下:載氣為高純氮氣,流速為1mL/min,柱溫:35℃,保持15min,以5℃/min速度升至80℃(GC);頂空溫度80℃,平衡時間30min,柱溫50℃,離子源溫度230℃(HSGC/MS)。將10mL水樣移入20mL頂空瓶中,將頂空瓶用鋁蓋密封。放入自動頂空進樣系統中
- 《校注醫醇剩義》:[卷二秋燥]肝燥
芍(一錢)棗仁(一錢五分炒研)秦艽(一錢)麥冬(一錢五分)木瓜(一錢)五味子(五分)當歸(二錢)紅棗(十枚)桑枝(一尺)此方以二地滋水涵木;以歸、芍潤燥養營;以棗仁合生脈,酸甘化陰,制丙火而收散失之氣液。重用紅棗以緩肝之急;木瓜以收胃氣之散失;合秦艽、桑枝舒筋,以肝主筋也。祖怡注。肝受燥涼,血澀不行,筋短脅痛,當歸潤燥湯主之。當歸潤燥湯(自制)歸身(二錢)白芍(一錢五分)紅花(五分)木瓜(一錢)秦
- 《玉機微義》:[卷五滯下門]論熱藥治痢之誤
原病式云或曰白痢既為熱病何故服辛熱之藥亦有愈者耶蓋辛熱之藥能開發腸胃郁結使氣液宣流通濕潤燥氣和而已蓋病微者可愈甚者郁結不開其病轉加而死矣凡治熱甚吐瀉亦然夫治諸痢者莫若以辛苦寒藥治之或微加辛熱佐之則可蓋辛能發散開通郁結苦能燥濕寒能勝熱使氣宣平而已如錢氏香連丸之類是也故治諸痢者黃連黃柏為君以其至苦大寒正主濕熱之病乃若世傳辛熱金石毒藥治諸吐瀉下痢或有愈者以其善開郁結故也然雖亦有驗者或不中效反更加害按治
- 《傷寒心法要訣》:[卷二]舌苔
舌心外候本澤紅,紅深赤色熱為輕,外紅內紫為熱重,滑白寒表少陽經,沉遲細緊臟寒結,干薄氣液兩虛空,黃黑苔潤里熱淺,焦干刺裂熱深明,黑滑若與三陰見,水來克火百無生。【注】舌者心之外候,色應紅澤為無病也。若初感內外紅深,則為有熱。外紅內紫,則為熱甚。舌苔滑白,則為表寒。其苔漸濃,則為傳少陽經也。熱者宜辛涼汗之,寒者宜辛溫汗之。在少陽者為胸中有寒,丹田有熱也,小柴胡湯兩解之。胸中指表也,淺也;丹田指里也,
- 《醫宗金鑒》:[卷四醫宗金鑒三十七卷]舌胎
13.舌心外候本澤紅,紅深赤色熱為輕,外紅內紫為熱重,滑白寒表少陽經,沉遲細緊臟寒結,干薄氣液兩虛空,黃黑胎潤里熱淺,焦干刺裂熱深明,黑滑若與三陰見,水來克火百無生.【注】舌者心之外候,色應紅澤為無病也.若初感內外紅深,則為有熱.外紅內紫,則為熱甚.舌胎滑白,則為表寒.其胎漸厚,則為傳少陽經也.熱者宜辛涼汗之,寒者宜辛溫汗之.在少陽者為胸中有寒,丹田有熱也,小柴胡湯兩解之.胸中指表也,淺也;丹田指
- 氣相色譜法分離和測定環境空氣和廢氣中的2-丁酮和苯
氣相色譜法分離和測定環境空氣和廢氣中的2-丁酮和苯唐訪良朱文(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杭州310007)摘要:用活性炭吸附環境空氣和廢氣中的2-丁酮和苯,經二硫化碳解吸后用氣相色譜法測定。方法的回收率:2-丁酮為86.2%~104.6%,苯為91.3%~105.7%;變異系數:2-丁酮為2.5%~2.8%,苯為2.5%~3.8%。當采樣體積為20L,解吸液體積為2.00mL,進樣體積為2μL時,2-
- 支氣管黏液嵌塞的影像診斷
0例,均行標準后前位高電壓胸片,14例行CT掃描。6例肺癌合并支氣管黏液嵌塞經手術病理證實,9例有咳出支氣管黏液栓病史,5例行支氣管鏡取出黏液栓。結果胸片13例支氣管黏液栓表現為樹枝狀、棒狀、類圓形液囊狀,2例表現為肺不張,2例為誤診,3例漏診。14例CT片均顯示黏液栓,CT值-18~108HU不等。結論胸片結合CT是支氣管黏液嵌塞的最佳診斷方法。 【關鍵詞】支氣管;黏液嵌塞;影像診斷 參考
-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定義、類型流程
在所有色譜技術中,液相色譜法(liquidchromatography,LC)是最早(1903年)發明的,但其初期發展比較慢,在液相色譜普及之前,紙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薄層色譜法是色譜分析法的主流。 到了20世紀60年代后期,將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的氣相色譜的理論與技術應用到液相色譜上來,使液相色譜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填料制備技術、檢測技術和高壓輸液泵性能的不斷改進,使液相色譜分析實現了高效化
- 《內經評文》:[卷六]決氣第三十
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何謂氣。岐伯曰。上焦開發。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何謂津。岐伯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何謂液。岐伯曰。谷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何謂脈。岐伯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
- 高效液相色譜法詞匯
高效液相色譜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高速液相色譜法:highspeedLC,HSLC高壓液相色譜法:highpressureLC,HPLC高分辨液相色譜法:highresolutionLC,HRLC液固吸附色譜法(液固色譜法):liquid-solidadsorptionchromatography,LSC液液色譜法:liquid-liq
- 氣相色譜法(gaschromatography)
用氣體作為移動相的色譜法。根據所用固定相的不同可分為兩類﹕固定相是固體的﹐稱為氣固色譜法﹔固定相是液體的則稱為氣液色譜法。 簡史20世紀30年代﹐P.舒夫坦和A.尤肯發展了氣固色譜法。P.C.特納﹑S.克拉桑﹑E.克里默接踵于后。氣液色譜法則是A.T.詹姆斯和馬丁﹐A.J.P.提出的。氣固色譜法由于采用了各種特殊性能的吸附劑﹐現在日益廣泛地用于各種氣體的分析﹐但仍受組分的吸附等溫線非線性和吸附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出產收采藏蓄市買俱宜明辨
。舶上茴香堅且實,漢中防己大而圓。廣木香、川當歸隨土著號,胡黃連、銀柴胡因地擅名。若非預求真藥,何能奏績收功?至于草木根,收采各有其時,取根多以二月、八月,斯時氣液尚藏。收莖惟在夏末初秋,此際發生正旺。又云春收宜早,秋采宜遲,大都要因氣味盛全采而收之,各當其時可也。蓄藏之法,亦要究心,有宜曬曝、火烘之不同,又必風吹密固之各異。黃精、二地貯固實則不霉,半夏、南星灰湯煨曬方堅實。人參、枸杞遇梅雨必要
- 第五章 臟象及臟腑證治--第一節 氣、血、精、津液
學說,是研究人體臟腑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系的學說,它是中醫學理論的核心,是臨床辯證論治的基礎。 一、臟與腑的區別 心、肝、脾、肺、腎為五臟,其特點為實質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化生和貯藏氣血精津液。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為六腑,其特點是為空腔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受納和腐熟水谷,傳化和排泄糟粕。正如《素問·五臟別論》說:“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
- 《類經》:[四卷藏象類]二十五、精氣津液血脈脫則為病
(靈樞決氣篇全)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六者之分,總由氣化,故曰一氣,而下文云六氣者,亦以形不同而名則異耳,故當辨之。)岐伯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兩神,陰陽也。搏,交也。精,天一之水也。凡陰陽合而萬形成,無不先從精始,故曰常先身生是謂精。按∶本神篇曰∶兩精相搏謂之神。而此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蓋彼言由精
- HPLC基礎知識培訓教程(一)
后不被破壞,可以收集單一組分或做制備。 三、色譜法分類 按兩相的物理狀態可分為:氣相色譜法(GC)和液相色譜法(LC)。氣相色譜法適用于分離揮發性化合物。GC根據固定相不同又可分為氣固色譜法(GSC)和氣液色譜法(GLC),其中以GLC應用最廣。液相色譜法適用于分離低揮發性或非揮發性、熱穩定性差的物質。LC同樣可分為液固色譜法(LSC)和液液色譜法(LLC)。此外還有超臨界流體色譜法(SFC)
- 《靈素節注類編》:[卷八內傷諸病]精氣津液血脈虛脫
《靈樞·決氣篇》曰∶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也。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精為陰而能化氣,氣為陽而能生精,此陰陽互根,互相生化者也。陽氣蒸騰之水為津而行于表,水凝為液而行于里,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為血,赤即火色,血即水質,此陰陽合體所成,故周行于身,表里、經脈、肌肉、臟腑無處
- 《經絡考》:[營衛]精氣津液血脈
素問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上焦開發,宣五谷味,薰膚充身,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谷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消,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經絡考》明
- 《針灸甲乙經》:[卷一]陰陽清濁精氣津液血脈第十二
獨受陰之清。其清者上走孔竅,其濁者下行諸經。故諸陰皆清,足太陰獨受其濁。曰∶治之奈何?曰∶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此氣之常也。故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取之,清濁相干者以數調之也。曰∶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何謂也?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上焦開發,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腠理發泄,汗出腠理(一作)是謂津。谷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出泄,補益腦髓,皮膚潤澤
- 第六節疳證
疳證是由于喂養不當,或因多種疾病的影響,導致脾胃受損,氣液耗傷而形成的一種小兒慢性病證。臨床以形體消瘦,面黃發枯,精神萎靡或煩躁,飲食異常,大便不調為特征。本病相當于西醫學營養不良。“疳”有兩種含義:一為“疳者甘也”,謂其病由恣食肥甘厚膩所致;二為“疳者干也”,是指病見氣液干涸,形體干癟消瘦的臨床特征。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言其病機和癥狀。由于本病起病緩慢,病程較長,遷延難愈,嚴重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甚
- 聚丙烯粉料中揮發性組分的項空氣相色譜法測定
50/80目,DC-200硅油,海沙0.3μL,聚丙烯粉料,正己烷。2.2 分析條件 PorapakR柱,DC-200柱和海沙柱分別由六通閥按圖1所示進行連接。圖1 色譜流程圖 色譜分析條件 載氣:氦氣,40mL/min;檢測器:熱導池檢測器(TCD);檢測器溫度:180℃;橋電流:150mA;柱溫:70℃;汽化溫度:180℃;色譜柱:3mm×3.0m不銹鋼柱,DC-200,Chromsor
- 色譜術語大全
moment一階原點矩γ1,firstoriginmoment二階中心矩μ2,secondcentralmoment三階中心矩μ3,thirdcentralmoment液相色譜法liquidchromatography,LC液液色譜法liquidliquidchromatography,LLC液固色譜法liquidsolidchromatography,LSC正相液相色譜法normalphase
- 第三屆中國中西部地區色譜學術交流會暨儀器展覽會日程表
03塔斯品堿熒光探針衍生物16FD的HPLC-FLD定量法方法學研究S-104蓮子心活性部位細胞膜篩選及初步藥理作用研究16:00~16:10會間休息16:10~18:30S-040燃放煙花爆竹對大氣顆粒物水溶性離子和多環芳烴污染特征研究S-041咳立止滴丸的指紋圖譜研究S-121對叔丁基-冠-4-杯[4]芳烴鍵合固定相分離五種苯甲酸S-043白蘇子與紫蘇子中亞油酸和α-亞麻酸的氣相色譜法測定S
- 兩種靜脈輸液排氣法的比較
【摘要】目的探討一種新的靜脈輸液排氣法。方法2008年1-3月,在我科住院輸液患兒中選取200人次,以輸液先后次序分為兩組,每組100人次。甲組采用常規排氣法,乙組采用新排氣法,兩組均使用同一種液體同樣型號的輸液器且操作者為同一護士。結果乙組莫菲氏滴管下段輸液管中出現氣泡的發生率與甲組比較明顯減少(χ2≈17.15,P<0.01),差異有顯著性。結論運用新排氣法能一次有效地達到排氣目的。【關鍵詞
- 《雜病廣要》:[外因類]中暑
之為病,稽之仲景,一則表里俱熱,一則氣傷液耗,其間雖有輕重,要不過此二途而已。如潔古所謂靜而得之者,王安道謂為傷寒之類,今皆不取。其他多歧之說,亦概從屏斥。其分劑者四,而隸以溫中,所以備其變焉。至道途卒倒證,則退置于篇末,亦遵經例也。脈候大抵中暑與熱病,外證相似,但熱病者脈盛,中暑者脈虛,以此別之。《甲乙經》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按∶此《素問·刺志論》文。)蓋寒傷形而不傷
- 氣相色譜法直接測定車間空氣中液化石油氣
液化石油氣主要成分是C3~C4烴類,用作燃料和石油化工原料。車間空氣衛生標準最高允許濃度(MAC)不超過1000mg/m3。目前使用的(車間空氣監測檢驗方法)中,液化石油氣的測定用的是玻璃微球柱—氣相色譜法[1]。此法對液化石油氣和芳烴不能分離。本文選用聚乙二醇PCG6000[2]作為通用柱使液化石油氣和芳烴良好分離,分別檢測,取得滿意效果。1實驗部分1.1儀器與試劑上海分析儀器廠1102型色譜
- 二維毛細管柱氣相色譜法測定大氣中的揮發性烴類
摘要:用二維毛細管柱氣相色譜法測定了大氣中的揮發性烴類(VHCs)C3~C10共57種化合物。采用吸附/兩級熱解吸預富集樣品。采用雙柱(PLOT柱:50m×0.32mmi.d.×8μm,Al2O3/Na2SO4;HP-1柱:50m×0.22mmi.d.×0.5μm,methylsilicone)/雙FID系統進行樣品分析。方法的定性穩定性好,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小于20%,用外標法定量,線性相關系
- 《諸病源候論》:[卷之三十七婦人雜病諸候一(凡三十二論)]三、虛汗候
人以水谷之精,化為血氣津液,津液行于腠理。若勞傷損動,陽氣外虛,腠理開,血氣衰弱,故津液泄越,令多汗也。其虛汗不止,則變短氣,柴瘦而羸瘠也。亦令血脈減損,經水痞澀,甚者閉斷不通也。《諸病源候論》隋巢元方公元614年
- 液相色譜儀的工作原理
1.高壓:液相色譜法以液體為流動相(稱為載液),液體流經色譜柱,受到阻力較大,為了迅速地通過色譜柱,必須對載液施加高壓。一般可達150~350×105Pa。2.高速:流動相在柱內的流速較經典色譜快得多,一般可達1~10ml/min。高效液相色譜法所需的分析時間較之經典液相色譜法少得多,一般少于1h。3.高效:近來研究出許多新型固定相,使分離效率大大提高。4.高靈敏度:高效液相色譜已廣泛采用高靈敏
- 孫廣仁:“六虛”概念及其相互關系考辨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主編。主要從事中醫藏象理論和思雛方法的研究,編著教材和著作約20部,發表論文50多篇。精虛、血虛、津液不足、氣虛、陰虛、陽虛等“六虛”,是中醫學臨床常見的病機和證候。但目前的教科書中,此“六虛”的概念較為混亂,或內涵過大而不確切,或相互包含而有悖于邏輯。新版《中醫基礎理論》教材雖對此“六虛”的概念內涵和
- 《傷寒論輯義》:[卷二]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粥四字。外臺。有出不須吃熱粥助藥發九字。成本。無諸湯皆仿此五字。)〔柯〕KTKT更甚于項強。而無汗不失為表實。脈浮不緊數。是中于鼓動之陽風。故以桂枝湯為主。而加麻葛。以攻其表實也。葛根味甘氣涼。能起陰氣而生津液。滋筋脈而舒其牽引。故以為君。麻黃生姜。能開玄府腠理之閉塞。祛風而去汗。故以為臣。寒熱俱輕。故少佐桂芍。同甘棗以和里。此于麻桂二湯之間。衡其輕重。而為調和表里之劑也。葛根與桂枝。同為解肌和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