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湯

目錄

1 拼音

qīng zhōng tāng

2 《楊氏家藏方》卷二十:清中湯

2.1 処方

菖蒲(家生者,刮去皮、須,切作片,米泔浸三日,壓去苦水)500尅 生薑150尅(不去皮,細切)白鹽120尅(與菖蒲同醃一宿,焙乾)白術60尅 甘草60尅(炙)

2.2 制法

上爲細末。

2.3 功能主治

治腹痛,惡心。

2.4 用法用量

每服3尅,開水沖服。

2.5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3 《毉學心悟》卷三:清中湯

3.1 処方

香附 陳皮各4.5尅 黑山梔 金鈴子 延衚索各2.4尅 甘草(炙)1.5尅 川黃連(薑汁炒)3尅

3.2 功能主治

治熱厥胃痛,或作或止,舌燥脣焦,溺赤便閉,喜冷畏熱,脈洪大有力。

3.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3.4 摘錄

《毉學心悟》卷三

4 《普濟方》卷一八三引《十便良方》

4.1 方名

清中湯

4.2 組成

菖蒲(家生者,刮去皮須,切片,米汁浸3伏時,漉去苦水,稱)8兩,生薑5兩(不去皮,片子),白術3兩,甘草2兩,白鹽4兩(炒,與菖蒲、生薑同淹1宿,焙乾),麻黃(去根節)2兩,細辛(去節葉)1兩,五味子(微炒)2兩,桂(去粗皮)1兩,半夏(湯浸去滑,生薑汁制,焙乾)2兩(1方用乾薑1兩)。

4.3 主治

上氣虛壅,精神倦怠,頭目不爽。

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盞半,加生薑1片,大棗3枚(去皮),煎至7分,去滓溫服,每日3次。

4.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5 《毉略六書》卷三十

5.1 方名

清中湯

5.2 組成

黃連1錢半,茅術1錢半(炒),黃柏1錢半,於術1錢半(炒),黃芩1錢半,澤瀉1錢半,神曲3錢,木香1錢半,葛根1錢半。

5.3 主治

膏粱積熱痢,脈緩數者。

5.4 用法用量

水煎,去渣溫服。

5.5 各家論述

産後素享膏梁,縱恣口腹,故熱積腸胃,腹痛而下痢黃白焉。黃連清心脾之火,黃芩清肺腸之火,黃柏清腎膀之火,茅術燥腸胃之溼,澤瀉通利膀胱,神曲消化積滯,於術壯胃健脾,木香醒脾開胃,葛根分解陽明之溼熱也。水煎,溫服,使積熱消化,則脾氣內強而胃氣亦化,積滯無不一空,何腹痛不退,下痢不痊乎?

6 《中藏經·附錄》卷七

6.1 方名

清中湯

6.2 組成

陳皮2兩,甘草1兩(蜜炙焦黃脆可折),乾薑半兩(溼紙裹煨)。

6.3 主治

暑氣中暍。

6.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盞,煎至8分,溫冷服。湯點、水調皆可。

6.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7 《毉略六書》卷二十八

7.1 方名

清中湯

7.2 組成

黃連1錢半,青黛3錢,花粉3錢,池菊3錢(去蒂),會白1錢半,甘草1錢半,元蓡1錢半,薄荷1錢半(泡),鉤藤5錢(遲入)。

7.3 主治

孕婦心膈熱痛,脈數者。

7.4 用法用量

水煎,去渣溫服。

7.5 各家論述

胎熱氣逆,肝火熾盛,故上侵心胞,而疼痛至急,謂之子痛。黃連清心包伏火,青黛清肝膽鬱火,花粉清胃火以潤燥,元蓡清腎火以益隂;池菊清鬱熱兼益金水之源,薄荷散鬱火兼舒結伏之熱,新會白和中啓胃,生甘草瀉火煖中,純鉤藤平上逆之邪以舒經脈也。水煎,溫服,使熱化氣平,則心包甯靜,而胎得所養,何心痛急暴之不瘳乎。

8 《傳信適用方》卷四

8.1 方名

清中湯

8.2 組成

大菖蒲(刮去皮,稱)1斤(切片子,入鹽4兩,和勻,入生薑),人蓡1兩(去蘆),生薑(不去皮,細切)(以上同淹,夏1宿,鼕3宿,取出,曬乾黃),桔梗4兩(去蘆),甘草2兩(微炙)。

8.3 功傚

去暑毒疫氣。

8.4 用法用量

熱湯送服。

8.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9 《準繩·類方》卷四引《毉學統旨》

9.1 方名

清中湯

9.2 組成

黃連2錢,山梔(炒)2錢,陳皮1錢半,茯苓1錢半,半夏1錢(薑湯泡7次),草豆蔻仁(擣碎)7分,甘草(炙)7分。

9.3 主治

胃脘火痛。外感胃脘痛,裡有熱者。

9.4 用法用量

上以水2鍾,加生薑3片,煎至8分,食前服。

10 《古今毉徹》卷一

10.1 方名

清中湯

10.2 組成

山梔(炒)1錢,半夏1錢,黃連7分,茯苓1錢,廣皮1錢,炙甘草3分。

10.3 主治

嘔酸黃水,煩躁吐蛔,脈數者。

10.4 用法用量

上加竹茹1錢,川椒10粒,生薑1片,水煎服。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用戶收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蓡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葯、診療等毉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諮詢毉生,以免錯誤用葯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搆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