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qīng hāo
2 英文參考
abrotanum[朗道漢英字典]
Artemisia apiacea Hce.[朗道漢英字典]
herba artemisiae chinghao[朗道漢英字典]
southernwood[朗道漢英字典]
abrotani herb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artemisiae annuae,herb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artemisiae apiaceae,herb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weet wormwood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erba Artemisiae Annu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weet wormwood herb[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國家基本藥物
與青蒿有關的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信息
注:
1、表中備注欄標注“*”的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注欄中加注“△”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系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為臨時價格。
4 概述
青蒿
青蒿為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為菊科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 干燥地上部分[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5 拉丁名
Herba Artemisiae Annu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英文名
sweet wormwood herb(《中醫藥學名詞(2004)》)
7 青蒿的別名
香蒿、苦蒿、黃蒿。
香蒿、苦蒿、草蒿[2]。
8 來源
青蒿為菊科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 干燥地上部分[1]。
青蒿為菊科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青蒿為菊科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L.或青蒿A.apiacea Hance的全草[2]。
9 原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達1.5m;全株黃綠色,有臭氣。莖直立,具縱條紋,上部分枝。基部及下部葉在花期枯萎,中部葉卵形,長4.5~7cm,2~3回羽狀深裂,小裂片線形,寬約0.3mm,先端尖銳,表面深綠色,背面色較淺,無毛或略具細微軟毛,有柄;上部葉漸小,無柄。頭狀花序多數,球形,直徑約2mm,具細軟短梗,排成圓錐狀;總苞片2~3層;花管狀,雌花長約0.5mm,兩性花長約1mm,黃色;花藥先端尖尾狀,基部圓鈍;柱頭2裂,裂片先端呈畫筆狀。瘦果橢圓形,長約0.6mm。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坡、林緣、荒地。
10 產地
青蒿產于全國各地。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2]。
11 采收與初加工
秋季花盛開進割取地上部分,除去老莖,陰干。
12 性味歸經
13 青蒿的功效與主治
青蒿具有清熱解暑,除蒸,截瘧的功效,用于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
青蒿具有清熱解暑,除蒸,截瘧的功效[2]:
青蒿治暑熱、暑濕、濕溫,陰虛發熱,黃疸:煎服,4.5~9g(鮮品30~60g)[2]。
青蒿治瘧疾:煎服或曬干研末,于瘧發前4小時服3g,連服5日[2]。
青蒿經蒸餾得到飽和水溶液名青蒿露,治骨蒸,虛熱,虛煩,久瘧,蓐勞[2]。
14 青蒿的化學成分
含青蒿素(arteannuin),青蒿甲、乙、丙、丁、戊素,青蒿酸、蒿酸甲酯、青蒿醇,并含揮發油,油中主為蒿酮(artemisia ketone)、異青蒿酮、枯敬醛(cuminal)、1,8-桉油精、丁香烯等。
青蒿全草含揮發油,內含蒿屬酮、樟腦、丁香烯、桉葉素、蒎烯、莰烯等,并含東莨菪素,東莨菪苷。青蒿還含蕓香苷、綠原酸、膽堿、鞣質等[2]。
黃花蒿還含青蒿素(Arteamunin)以及青蒿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等[2]。
15 青蒿的藥理作用
青蒿素有良好的抗瘧作用,可代替氯喹以抑制各型瘧原蟲裂殖體的繁殖而中止發作,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用法簡便等優點,唯復發率較高[2]。
青蒿素有促進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促進淋巴細胞轉化等作用,可能是促進Ts細胞增殖,從而起到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2]。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或青蒿酯鈉對體外腫瘤細胞有較顯著的抑瘤作用[2]。
16 青蒿的藥典標準
16.1 品名
青蒿
Qinghao
ARTEMISIAE ANNUAE HERBA
16.2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開時采割,除去老莖,陰干。
16.3 性狀
本品莖呈圓柱形,上部多分枝,長30~80cm,直徑0.2~0.6cm;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具縱棱線;質略硬,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暗綠色或棕綠色,卷縮易碎,完整者展平后為三回羽狀深裂,裂片和小裂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兩面被短毛。氣香特異,味微苦。
16.4 鑒別
取本品粉末3g,加石油醚(60~90℃)5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正己烷30ml使溶解,用20%乙腈溶液振搖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乙腈液,蒸干,殘渣加乙醇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青蒿素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 60~90℃)乙醚(4: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香草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柴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6.5 檢查
16.5.1 水分
不得過14.0%(附錄ⅨH 第一法)。
16.5.2 總灰分
不得過8.0%(附錄ⅨK)。
16.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冷浸法測定,用無水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1.9%。
16.7 青蒿飲片
16.7.1 炮制
16.7.2 性味與歸經
苦、辛,寒。歸肝、膽經。
16.7.3 功能與主治
清虛熱,除骨蒸,解暑熱,截瘧。,退黃。用于溫邪傷陰,夜熱早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暑邪發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
16.7.4 用法與用量
6~12g,后下。
16.7.5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
16.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7 參考資料
用到中藥青蒿的方劑
- 寧火丹
證錄》卷五:組成:玄參1兩,甘草1錢,生地3錢,青蒿5錢。主治:春月傷風脈浮,發熱口渴,鼻燥衄血。用...
- 青蒿飲子
qīnghāoyǐnzǐ《圣惠》卷二十七:方名:青蒿飲子別名:青蒿飲組成:青蒿1握(細研),豬膽1枚...
- 青蒿煎丸
jiānwán《博濟》卷一:方名:青蒿煎丸別名:青蒿丸組成:青蒿1斤(切,凈洗,去土),甘草1兩(炙...
- 青蒿防痿湯
āofángwěitāng《辨證錄》卷一:方名:青蒿防痿湯組成:人參1兩,青蒿5錢,半夏1錢,陳皮5...
- 青蒿滑石湯
ghāohuáshítāng《溫熱經解》:方名:青蒿滑石湯組成:青蒿3錢,滑石3錢,川樸1錢,建曲2...
- 更多用到中藥青蒿的方劑
用到中藥青蒿的中成藥
- 三余神曲
細辛9g陳皮31g肉豆蔻(煨)3g廣藿香21g鮮青蒿25g(或青蒿15g)紫蘇葉13g生姜25g秦艽...
- 六神曲
成藥的部頒標準。別名:六曲、六神曲。來源:辣蓼、青蒿、杏仁等藥加工后與面粉或麩皮混和,經發酵而成的曲...
- 小兒百日咳散
)27g百部(蜜炙)18g桔梗18g法半夏45g青蒿18g麻黃180g制法: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細粉,...
- 泉州百草曲
00g鮮薄荷400g生姜25g鮮澤蘭葉400g鮮青蒿2000g制法:以上六十四味,除鮮青蒿外,其余茯...
- 去感熱注射液
:WS3-B-2301-97處方:蘆竹根250g青蒿250g竹葉柴胡125g石膏100g制法:取青蒿...
- 更多用到中藥青蒿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青蒿
-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青蒿
升曰∶草蒿,江東人呼為蒿,為其氣臭似也。北人呼為青蒿。《爾雅》云∶蒿,也。孫炎注云∶荊楚之間,謂蒿為...
- 《普濟方》:[卷二百三十六勞瘵門]骨蒸(附論)
研如乳粉。法用和服。早晚每日再。以體涼為度。加減青蒿丸。治男子女人。一切勞疾骨蒸風氣。此藥有七名。一...
- 《本草新編》:[卷之三(角集)]青蒿
青蒿,味苦,氣寒,無毒。入胃、肝、心、腎四經。專解骨蒸勞熱,尤能瀉暑熱之火,愈風瘙癢,止虛煩盜汗,開...
- 《普濟方》:[卷二百二十九虛勞門]熱勞(附論)
胡湯治勞熱煩躁。不進飲食。柴胡杏仁(各三兩)秦艽青蒿子(各三兩)犀角知母桔梗人參桑根白皮葳煎七分犀角...
- 《證類本草》:[卷第十]草蒿
。主疥瘙痂癢惡瘡,殺虱,留熱在骨節間,明目。一名青蒿,一名方潰。生華陰川澤。陶隱居云∶處處有之。即今...
- 更多古籍中的青蒿
青蒿藥品說明書
- 青蒿琥酯片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1年公布的第一批化學藥品說明書)
- 青蒿琥酯片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化學藥品說明書)
- 青蒿素栓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四批化學藥品說明書)
- 雙氫青蒿素片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四批化學藥品說明書)
- 注射用青蒿琥酯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四批化學藥品說明書)
- 青蒿油軟膠囊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復方青蒿噴霧劑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復方青蒿搽劑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