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qīng fēng nèi zhàng ·tán shī nèi tíng zhèng
2 英文參考
blue wind glaucoma with pattern of phlegm- dampness internal reten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青風內障·痰濕內停證(blue wind glaucoma with pattern of phlegm- dampness internal retention)是指痰濕內停,以頭痛昏蒙或頭目眩暈,眼脹時作,目珠漸硬,胸悶惡心,食少痰多,舌淡紅,苔白膩,脈弦或滑為常見癥的青風內障證候[1]。
4 癥狀
青風內障·痰濕內停證患者早期偶有視物昏朦,或瞳神稍大,眼底視盤杯盤比漸大,或兩眼視盤杯盤比差值大于0.2,嚴重時視盤蒼白,可見視野缺損,甚或呈管狀,眼壓偏高;眼脹時作,目珠漸硬;可伴頭暈目眩,胸悶惡心,食少痰多;舌淡紅,苔白膩,脈弦或滑。[2][1]
5 證候分析
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久病傷陽,脾陽失于溫養,運化失司,痰濕阻滯于目,神水受阻[2]。
6 治療
6.1 飲食療法
6.1.1 治法
6.1.2 推薦食材
青風內障·痰濕內停證患者建議食用赤小豆、鯉魚、黃花菜、薏苡仁、茯苓、白扁豆等食材[2]。
6.1.3 推薦食療方
1.鯉魚赤小豆湯(《飲膳正要》):鯉魚1條(約500g)活殺洗凈,赤小豆40g用紗布包好,同入砂鍋內煮,至魚熟湯濃,加鹽調味,去赤小豆。喝湯食魚。每日1次。
2.白扁豆粥(《延年秘旨》):白扁豆60g洗凈,粳米100g洗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煮成粥。
3.茯苓饅頭(《中國藥膳辨證論治學》):茯苓30g磨粉,與面粉250g、白砂糖30g一起和面做成饅頭。可作中、晚餐食用。
7 關于青風內障
青風內障(blue wind glaucoma bluish glaucoma[3])為病名[4]。見《秘傳眼科龍木論》。病名早見于《太平圣惠方》[5]。又名青風(見《世醫得效方》卷十六)、青風障癥[2]。為五風變內障(又名五風內障)之一[4]。是指以起病無明顯不適,瞳色微混如青山籠淡煙之狀,視野日漸縮窄,終至失明為主要表現的眼病[1]。青風內障是綠風內障的早期[1]。患者年齡主要分布于20~60歲之間,男性略多[5]。青風內障病程進展緩慢,一般癥狀不明顯,故早期常被忽視,待到晚期就診,視力已難挽回,終于失明[5]。
詳見青風內障條。
8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 ^ [2]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227-229.
-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87.
- ^ [5] 廖品正.中醫眼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08-110.
古籍中的青風內障·痰濕內停證
- 《張氏醫通》:[卷八七竅門上]內障
乃毒風腦熱所致。先與除風湯。次用皂莢丸、生熟地黃丸。《張氏醫通》清·康熙三十四年張璐公元1695年...
- 《證治準繩·雜病》:[第七冊七竅門上]目
患一目,次第相牽俱損,瞳神或大或小,凝脂結白。)《證治準繩·雜病》明王肯堂公元1368-1644年...
- 更多古籍中的青風內障·痰濕內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