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qīng chūn qī
2 英文參考
adolescenc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pubert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adolescence[WS/T 476—2015 營養名詞術語]
puberty[WS/T 476—2015 營養名詞術語]
3 概述
《中醫藥學名詞》(2010):青春期(adolescence[1]、puberty[1])是指女孩從11~12周歲到17~18周歲,男孩從13~14周歲到18~20周歲的性功能逐漸發育成熟的時期[1]。
《WS/T 476—2015 營養名詞術語》:青春期(adolescence、puberty)是指人體由不成熟發育到成熟的轉化時期[2]。以身體的急速成長、性器官發育至性成熟為特征[2]。
青春期是由兒童發展到成年的過渡時期。一般女性從10~12歲到17~19歲。男性平均晚2年左右。一般按發育特點分為青春前期,指女孩月經初潮或男孩首次遺精出現前的生長發育突增階段,約2~3年;青春中期,指第二性征發育開始后的3~4年,此期性征發育,同時出現月經初潮或遺精;青春后期,此期第二性征發育如成年,體格發育停止,一般3年。青春期的形態、生活、心理發育迅速,其中最突出的是生殖系統的發育。青春前期各種激素水平比童年期迅速增長,促使生長突增和第二性征出現。下丘腦細胞對性激素的敏感性已開始降低。在青春期前,性腺已與成年人相似而激素分泌活動是低水平,但睪丸和卵巢都能隨刺激而增加相關的類固醇含量。目前認為,青春期發育的開始可能是由于下丘腦從各種抑制中解脫出來。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而釋放激素的分泌又受中樞神經系統和血液中性激素的雙重控制。
4 青春期的性發育特征
女孩和男孩在青春期前其性特征雖已有區別,但青春期后區別更大。這是由于性激素分泌增多造成的。每種激素通常不集中作用在單一器官組織上,例如睪丸酮作用于陰莖細胞、面部皮膚、四肢和鎖骨、軟骨及腦的一些細胞上。青春期男孩身體平均每年增長約9.5厘米( 7~12厘米/年),女孩為8.5厘米/年(6~11厘米/年)。青春期骨和肌肉直徑有生長突增現象。體重增長不如身高明顯,女孩在青春期皮下脂肪分布以乳房、臀部、上臂內側為多。男孩在身高體重生長突增后,皮下脂肪增長逐漸減少。男孩肌肉增長明顯大于女孩。男孩在青春期紅細胞數,血紅蛋白濃度和血鐵離子都有增加,紅細胞數、血紅蛋白濃度增加的原因是由于睪丸酮作用于腎臟產生紅細胞生成素。男女成年后紅細胞數在性別上的差別可能與此有關。青春期性分化和第二性征發育:男孩性發育最早特征是睪丸體積增大,陰囊亦加速發育。在青春期前睪丸內無間質細胞,故無睪酮的分泌。青春期開始,間隙細胞能分泌雄激素,但其功能未達到成人水平。前列腺發育,發生第一次遺精(約14~16歲),精液中無精子。在青春期開始,副性征如陰毛開始輕度生長或略遲。胡須生長與腋毛出現時間同,聲音開始變化,主要由睪酮引起;喉結突出,因甲狀軟骨和環狀軟骨細胞增殖造成。男孩生殖器成熟分5個階段(表1),伴隨陰莖的生長,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增大和發育。陰毛發育也分5階段(表2)。
表1男孩生殖器成熟標準
表2陰毛發育階段
女孩青春期開始的標志為乳房萌發,月經初潮前,卵巢、輸卵管、子宮等下降到盆腔內,月經出現一般在身高頂峰過后,初潮標志子宮發育成熟,但并不表示生殖功能的完全成熟。卵巢內有許多卵泡發育相當大,退化而不發生排卵。經多次無排卵月經周期后,才有排卵的月經周期。在女性副性征出現前陰道和外陰開始變長,陰阜變豐滿。陰毛、腋毛出現。青春期發育女孩比男孩提前6個月,陰毛開始出現約提前6~8月。生長突增女孩比男孩早二年。
5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 476—2015 營養名詞術語[Z].2015-12-29.
古籍中的青春期
- 《本草乘雅半偈》:[第一帙]云母
土主肌肉,若風木相乘者,培其根種,則侮土之風,不期自退。蓋風云總歸同類,即以同類之云逐之。風之中者...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三]護持調治諸法(兒科)
拌和,在兒頭上擦之,可避風邪,及一切疥瘡。剃頭日期,宜于丑寅日吉,丁未日兇。五月、七月剃之,令兒短...
- 更多古籍中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