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氣化為生理學名詞。即氣的運行變化[1]。通過氣的運動所產生的各種變化,具體表現為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2] 。
4 人體各臟腑器官的氣化活動·氣化
氣化泛指陰陽之氣化生萬物。泛指人體各臟腑器官的氣化活動,其中較多用以表示三焦輸布水液及腎與膀胱的泌尿功能[1]。《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通常表示生理性的氣機運行變化。如臟腑的功能、氣血的輸布、經絡的流注等。又專用于概括某些器官的特殊功能,如三焦對體液的調節稱“三焦氣化”,膀胱的排尿功能稱“膀胱氣化”。
5 自然六氣的變化·氣化
氣化指自然六氣的變化[1]。《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各從其氣化也。”
6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氣化
-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七]六元正紀大論第七十三篇
,承上文少羽而次之,故曰太角。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氣化營運先天,天氣肅,地氣靜。寒臨太虛,陽氣不令。水...
-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八]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以余氣主時。乃四時之主氣也。)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氣化營運先天。天氣肅。地氣靜。寒臨太虛。陽氣不令。水...
- 《素問經注節解》:[外篇卷之四]六元正紀大論
化上苦溫,中酸和,下甘溫,藥食宜也。(“其化,言氣化病治之宜也。本年寒水在上,故宜苦溫;太角在中,故...
- 《類經》:[二十六卷運氣類]十七、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
其化上苦溫,中酸和,下甘溫,藥食宜也。(其化,言氣化病治之宜也。本年寒水在上,故宜苦溫。太角在中,故...
- 《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二十一]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羽(終)太角(初)少征太宮少商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氣化營運先天,天氣肅,地氣靜,寒臨太虛,陽氣不令,水...
- 更多古籍中的氣化
氣化藥品說明書
- 清氣化痰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清氣化痰丸(濃縮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理氣化瘀口服液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