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切片(slicing[1])為中藥炮制方法[2]。指將洗凈軟化后的藥材,根據質地軟硬或個體大小、厚薄等不同,用機器或人工切鍘制成片狀的炮制工藝過程[2]。將凈藥材切成0.5mm以下的極薄片,或1~2mm的薄片,或2~4mm的厚片[1]。
藥物切成飲片后,易于提取有效成分,容易粉碎加工;便于制備湯劑及其他制劑;在炮制中易于與其他輔料結合,以便于進一步加工炮制;飲片純凈干燥后易于儲藏,體積小易于調劑稱量;易于顯露組織結構特征,便于藥物鑒別[2]。一般呈長條形和部分根及果實者,宜切薄片,如白芍、當歸、玄參等;質地疏松和含有粉性者,宜切厚片,如山藥、白術、澤瀉、天花粉等;形體肥大,組織致密,色澤鮮艷者,宜切直片,如附子、大黃等;長條形和纖維性較強者,宜切斜片,如黃芪、雞血藤[2]。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切片
- 《壽世保元》:[卷一本草]藥性歌括
甘溫。生血補心。扶虛益損。逐瘀生新。(酒浸。洗凈切片。體肥痰盛。姜汁浸酒身養血。尾破血。全活血。)白...
-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卷第二]徐之才逐月養胎方
。艾葉湯艾葉(去梗)丹參(洗)當歸(洗,去蘆須,切片,焙)麻黃(不去節。各二兩)人參(去蘆頭,切)阿...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九十七]諸藥制法
淡而能滲,醫不可不審也。蒼術去皮用米泔水浸一宿,切片曝干,淡淡鹽水微炒黃色,再曝干貯之,久而不吐霜汁...
- 《瘍醫大全》:[卷九]癰疽潰瘍門主方
陽,內真寒而外假熱等證。即七味丸加熟附子(一兩。切片,微火焙。)腎有兩枚,皆屬于水,雖有左右之分,初...
- 《文堂集驗方》:[卷四]外科
〕初起之時。不拘日期。陰陽腫痛。即用獨頭大蒜。(切片如二三錢濃。)安于瘡頭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壯一...
- 更多古籍中的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