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3 羥哌氯丙嗪藥典標準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羥哌氯丙嗪
3.1.2 漢語拼音
Fennaijing
3.1.3 英文名
Perphenazine
3.2 結構式
3.3 分子式與分子量
C21H26ClN3OS 403.97
3.4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
本品為4-[3-(2-氯吩噻嗪-10-基)丙基]-1-哌嗪乙醇。按干燥品計算,含C21H26ClN3OS不得少于98.5%。
3.5 性狀
本品為白色至淡黃色的結晶性粉末;幾乎無臭,味微苦。
本品在三氯甲烷中極易溶解,在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水中幾乎不溶;在稀鹽酸中溶解。
3.5.1 熔點
本品的熔點(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C)為94~100℃。
3.6 鑒別
(1)取本品5mg,加鹽酸與水各1ml,加熱至80℃,加過氧化氫溶液數滴,即顯深紅色;放置后,紅色漸褪去。
(2)取本品,加甲醇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中含1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Ⅳ A)測定,在258nm與313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在313nm與258nm處的吸光度比值應為0.12~0.13。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藥品紅外光譜集》243圖)一致。
3.7 檢查
3.7.1 甲醇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
取本品0.20g,加甲醇10ml溶解后,溶液應澄清無色;如顯色,與黃色2號標準比色液(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Ⅸ A第一法)比較,不得更深。
3.7.2 有關物質
避光操作。取本品適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D)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為流動相A,以0.03mol/L醋酸銨溶液為流動相B,按下表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為254nm。取羥哌氯丙嗪對照品25mg,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15ml溶解后,加入30%過氧化氫溶液2ml,搖勻,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1.5小時,作為系統適用性試驗溶液;取系統適用性試驗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使羥哌氯丙嗪峰保留時間約為27分鐘,與相對保留時間約為0.73的降解雜質峰的分離度應大于7.0。取對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調節檢測靈敏度,使主成分色譜峰的峰高約為滿量程的20%;再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溶液各2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供試品溶液的色譜圖中如有雜質峰,單個雜質峰面積不得大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的0.5倍(0.5%),各雜質峰面積的和不得大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的2倍(2.0%)。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任何小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0.01倍的色譜峰可忽略不計。
時間(分鐘) | 流動相A(%) | 流動相(B%) |
0~40 | 67 | 33 |
40~50 | 90 | 10 |
50~60 | 100 | 0 |
60~75 | 67 | 33 |
3.7.3 干燥失重
取本品,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減壓干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L)。
3.7.4 熾灼殘渣
不得過0.1%(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N)。
3.8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0.15g,精密稱定,加冰醋酸20ml溶解后,加結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顯藍綠色,并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當于20.20mg的C21H26ClN3OS。
3.9 類別
3.10 貯藏
3.11 制劑
3.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4 羥哌氯丙嗪說明書
4.1 藥品名稱
羥哌氯丙嗪
4.2 英文名稱
Perphenazine
4.3 羥哌氯丙嗪的別名
奮乃靜;過非那嗪;哌非納嗪;氯吩嗪;Trilafon;Phenazine;Dencentan
4.4 分類
神經系統藥物 > 抗精神、抗抑郁、抗焦慮癥藥物 > 吩噻嗪類藥
4.5 劑型
1.片劑:2mg,4mg;
2.注射劑(粉):5mg。
4.6 羥哌氯丙嗪的藥理作用
羥哌氯丙嗪屬于吩噻嗪類。作用類似氯丙嗪,在結構上,羥哌氯丙嗪有一個哌嗪側鏈。抗精神病作用、鎮吐作用較強,鎮靜、M-膽堿能受體阻斷、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作用較弱。羥哌氯丙嗪有對抗焦慮、緊張、幻覺、妄想及改善淡漠的作用,對急性幻聽、妄想、違拗、沖動具有較好的效果。
4.7 羥哌氯丙嗪的藥代動力學
1.參見氯丙嗪。
2.羥哌氯丙嗪的癸酸酯和庚酸鹽肌內注射后吸收緩慢,然后逐漸向體內釋放,故可用作貯藥注射(注射部位好比一個藥物存庫)。
4.8 羥哌氯丙嗪的適應證
1.用于治療各型精神分裂癥,對妄想型、緊張型療效較好,而控制興奮躁動不如氯丙嗪。
4.9 羥哌氯丙嗪的禁忌證
1.對吩噻嗪類藥物過敏者。
2.肝功能不全者。
3.昏睡或反應遲鈍者。
6.有或懷疑有腦損害者。
4.10 注意事項
1.(1)有錐體外系疾病者;(2)癲癇患者;(3)酒精依賴者;(4)呼吸道感染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5)老年人或體弱者。
2.藥物對妊娠的影響:少量羥哌氯丙嗪可通過胎盤。有國外報道稱,孕婦服用羥哌氯丙嗪可導致新生兒的肝臟疾病和震顫。妊娠期間不推薦使用羥哌氯丙嗪。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妊娠分類為C類。
3.藥物對哺乳的影響:羥哌氯丙嗪可隨母乳排泄,對嬰兒的不良反應較多,哺乳期用藥應謹慎。
4.11 羥哌氯丙嗪的不良反應
2.其他反應如口干、便秘、鼻塞、視力模糊、心悸、直立性低血壓等則比氯丙嗪少見。偶見皮疹、皮炎;阻塞性黃疸、肝損害、粒細胞減少極罕見。
4.12 羥哌氯丙嗪的用法用量
1.(1)口服常用量4~8mg,每天3次;重癥精神病可增至每天30~60mg,3次分服。(2)肌內注射:用于減輕急性精神病癥狀,開始每天5~10mg,必要時每隔6h增加5mg,最大用量每天15~30mg。
2.控制惡心、嘔吐:(1)口服4mg,每天3次,必要時可服8mg,每天3次。(2)肌內注射每天5mg,必要時偶可每次10mg。
4.13 藥物相互作用
1.羥哌氯丙嗪與鎮靜或鎮痛藥哌替啶合用,可加強羥哌氯丙嗪的鎮靜或鎮痛的作用。
2.羥哌氯丙嗪可增強單胺氧化化酶抑制藥(如氯吉蘭)、三環類抗抑郁藥(如阿米替林、阿莫沙平、利眠寧/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地昔帕明、度硫平、多塞平、丙咪嗪洛非帕洛非帕明、去甲替林、羥哌氯丙嗪/阿米替林、普羅替林、曲丙米嗪)、普萘洛爾和苯妥英鈉的副作用。
3.鋰制劑可加重羥哌氯丙嗪的不良反應并降低藥效。
5.羥哌氯丙嗪與具抗膽堿活性的藥物(如顛茄、苯扎托品、鄰甲基苯海拉明、丙環定、安坦)合用,可明顯延緩羥哌氯丙嗪的吸收。
6.羥哌氯丙嗪與雙硫侖合用,羥哌氯丙嗪的血濃度降低到治療濃度以下。
7.羥哌氯丙嗪可逆轉腎上腺素的作用而引起嚴重的低血壓。
8.羥哌氯丙嗪可降低苯丙胺、胍乙啶、抗驚厥藥和左旋多巴等的藥效。
9.羥哌氯丙嗪與曲馬朵合用可引起癲癇發作。
10.斯帕沙星、索他洛爾、匹莫齊特、左氟沙星、鹵泛群、格雷沙星、西沙比得與羥哌氯丙嗪合用可導致嚴重的心律失常。
11.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與羥哌氯丙嗪合用可出現嚴重的急性帕金森綜合征。
12.據報道,酒精與吩噻嗪類藥的聯合使用導致相加的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服用羥哌氯丙嗪期間不宜飲酒。
13.羥哌氯丙嗪期間同時嚼服檳榔,可因檳榔的抗膽堿活性而增加錐體外系副作用。
4.14 專家點評
為常用抗精神病藥物之一,其抗精神病作用,鎮吐作用較強,而鎮靜作用較弱,毒性較低。對幻覺、妄想、焦慮、緊張、激動等癥狀效果較好。然而較易引起錐體外系反應而自主神經系統反應較強,對肝功能、血象的影響也較少。
5 羥哌氯丙嗪中毒
羥哌氯丙嗪(奮乃靜)為吩噻嗪類藥,與氯丙嗪相似,但安定和止吐作用比氯丙嗪強,鎮靜作用較弱。口服吸收,血漿蛋白結合率90%~93%,半衰期8.4~12.3h,分布容積20L/kg。主要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躁狂癥、沖動行為等。不良反應與氯丙嗪相似,但嗜睡少見,而錐體外系癥狀多見。以對癥治療為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