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性神經癥是一種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特征的疾病,其共同特點為:(1)患者意識到這種強迫觀念、意向和動作是不必要的,但不能控制;(2)患者為這些強迫癥狀所苦惱和不安;(3)患者可僅有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或既有強迫觀念又有強迫動作,強迫動作可認為是為了減輕焦慮不安而做出來的儀式性活動;(4)患者自知力保持完好,求治心切。本病發病年齡多見為16-30歲之間,性別間無差異,腦力勞動者居多。心理社會因素常為誘發因素。病程遷延難治,常需行為治療結合氯丙咪秦等藥物治療。
2 臨床表現
1.強迫性懷疑。
2.強迫性回憶。
3.強迫性窮思竭慮。
4.強迫性對立思維。
5.強迫意向。
6.強迫性洗滌。
7.強迫計數。
8.強迫性儀式動作。
9.伴焦慮情緒。
3 診斷依據
1.有典型強迫癥狀;
2.自知力存在,但對強迫癥狀不能擺脫,迫切求治;
3.強迫癥狀并非其他精神障礙所引起。
4 治療原則
1.行為治療為主的心理治療。
2.藥物治療。
5 用藥原則
1.一般認為氯丙咪秦較其他藥物對強迫癥有較好效果,故常為首選。
2.用藥同時需進行心理治療,以行為治療較為常用,可采用暴露療法、系統性脫敏療法及思維中斷法等,并可輔以認識治療及催眠治療等。
6 輔助檢查
詳細t解病史,診斷強迫癥一般并不困難,但中樞神經器質性病變,特別是基底節病變,可出現強迫癥狀。此時,依據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病史和體征及檢查框限“B”“C”的實驗室檢查,鑒別不難。
7 療效評價
1.近愈:強迫癥狀消失,不影響工作和學習。
2.好轉:強迫癥狀消失,雖偶有波動,但強度減輕。
3.未愈:強迫癥狀基本無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