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qiāng huó
2 英文參考
Notopterygium incisium[朗道漢英字典]
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朗道漢英字典]
incised notopterygium rhizome or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notopterygii,rhizom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incised notopterygium rhizome and roo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國家基本藥物
與羌活有關的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信息
序號 | 基本藥物 目錄序號 | 藥品名稱 | 劑型 | 規格 | 單位 | 零售指 導價格 | 類別 | 備注 |
1 | 1 | 九味羌活丸 | 蜜丸 | 9g | 丸 | 0.58 | 中成藥部分 | * |
2 | 1 | 九味羌活丸 | 濃縮丸 | 3g | 袋 | 0.27 | 中成藥部分 | |
3 | 1 | 九味羌活丸 | 濃縮丸 | 4.5g | 袋 | 0.41 | 中成藥部分 | |
4 | 1 | 九味羌活丸 | 濃縮丸 | 9g | 袋 | 0.81 | 中成藥部分 | |
5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6g | 袋 | 0.6 | 中成藥部分 | *△ |
6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2.5g | 袋 | 0.27 | 中成藥部分 | |
7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4.5g | 袋 | 0.46 | 中成藥部分 | |
8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9g | 袋 | 0.87 | 中成藥部分 | |
9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18g | 袋 | 1.7 | 中成藥部分 | |
10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30g | 瓶 | 2.7 | 中成藥部分 | |
11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60g | 瓶 | 5.1 | 中成藥部分 | |
12 | 1 | 九味羌活顆粒 | 顆粒劑 | 15g | 袋 | 1.3 | 中成藥部分 | * |
13 | 1 | 九味羌活顆粒 | 顆粒劑 | 5g(無糖) | 袋 | 1.4 | 中成藥部分 |
注:
1、表中備注欄標注“*”的劑型規格為代表品。
2、表中備注欄加注“△”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為臨時價格。
3、備注欄中標示用法用量的劑型規格,該劑型中其他規格的價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藥品差比價規 則》計算的。
4、表中劑型欄中標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羌活為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為傘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寬葉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莖及根[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5 來源
羌活為傘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或寬葉羌活N.forbesii Boiss.的根莖和根[2]。
羌活為傘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寬葉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莖及根[1]。
6 產地
羌活主產于四川、甘肅、青海[2]。
7 性味歸經
8 功效與主治
羌活為眼科常用祛風散寒藥,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淚,勝濕止痛的功效:
(1)用于外感風寒所致迎風冷淚。常與防風、川芎配伍,如川芎茶調散。也可用于肝血不足所致冷汨常流,常配伍當歸、川芎,如通草散。
(2)用于外感風寒,或挾濕邪所致惡寒發熱,頭痛身痛,肩背疼痛等。
(3)用以引經上行頭目,配生熟地黃、當歸等治精血不足之目緊澀。
(4)用于升陽明目,常與升麻、柴胡、防風等,配以補益之劑,治療因脾虛氣弱,清陽不升所致視物昏花,不能久視,久視疼痛等。
9 羌活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2]。
10 化學成分
羌活含揮發油,內有蒎烯、β-羅勒烯、α-側伯烯、洋芹子油腦(Apiol)、愈創醇(Guaiol)等。又含二氫山芹醇(Cdumbianetin)、歐前胡內酯等[2]。
11 藥理作用
羌活在體外對布氏桿菌有抑制作用[2]。并可拮抗電針刺激引起的動物癲癇[2]。
12 羌活的藥典標準
12.1 品名
羌活
Qianghuo
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
12.2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或寬葉羌活Notopterygium, franchetii H. de Boiss.的干燥根莖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干。
12.3 性狀
羌活為圓柱狀略彎曲的根莖,長4~13cm,直徑0.6~2.5cm,頂端具莖痕。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脫落處呈黃色。節間縮短,呈緊密隆起的環狀,形似蠶,習稱“蠶羌”;節間延長,形如竹節狀,習稱“竹節羌”。節上有多數點狀或瘤狀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鱗片。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整,有多數裂隙,皮部黃棕色至暗棕色,油潤,有棕色油點,木部黃白色,射線明顯,髓部黃色至黃棕色。氣香,味微苦而辛。
12.3.1 寬葉羌活
為根莖和根。根莖類圓柱形,頂端具莖和葉鞘殘基,根類圓錐形,有縱皺紋和皮孔;表面棕褐色,近根莖處有較密的環紋,長8~15cm.直徑1~3cm,習稱“條羌”。有的根莖粗大,不規則結節狀,頂部具數個莖基,根較細,習稱“大頭羌”。質松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味較淡。
12.4 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ml,超聲處理20分鐘,靜置,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紫花前胡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4ul,分別點于同一用3%醋酸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8: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熒光斑點。
12.5 檢查
12.5.1 總灰分
不得過8.0%(附錄Ⅸ K)。
12.5.2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3.0%(附錄Ⅸ K)。
12.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15.0%。
12.7 含量測定
12.7.1 揮發油照
揮發油測定法(附錄X D)測定。
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于1.4%(ml/g)。
12.7.2 羌活醇和異歐前胡素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一水(44:56)為流動相;檢測波畏為310nm。理論板數按羌活醇峰計算應不低于5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羌活醇對照品、異歐前胡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羌活醇60μg、異歐前胡素3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4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50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5μl與供試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羌活醇(C21H22O5)和異歐前胡素(C16H14O4)的總量不得少于0.40%。
12.8 羌活飲片
12.8.1 炮制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曬干。
本品呈類圓形、不規則形橫切或斜切片,表皮棕褐色至黑褐色,切面外側棕褐色,木部黃白色,有的可見放射狀紋理。體輕,質脆。氣香,味微苦而辛。
12.8.2 鑒別、檢查、浸出物、含量測定
同藥材。
12.8.3 性味與歸經
辛、苦,溫。歸膀胱、腎經。
12.8.4 功能與主治
解表散寒,祛風除濕,止痛。用于風寒感冒,頭痛項強,風濕痹痛,肩背酸痛。
12.8.5 用法與用量
3~10g。
12.8.6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12.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3 參考資料
用到中藥羌活的方劑
- 羌活木通湯
uómùtōngtāng《癥因脈治》卷一:方名:羌活木通湯組成:羌活3錢,木通3錢。主治:傷寒熱結膀...
- 羌活紫神湯
huózǐshéntāng《雞峰》卷三十:方名:羌活紫神湯別名:羌活紫湯組成:羌活1兩(去蘆)。主治...
- 七味羌活膏
寒保命集》方之七味羌活膏:方名:七味羌活膏組成:羌活、獨活、烏蛇肉(酒浸一夜,焙)各一兩,天麻、全蝎...
- 羌活清空膏
óqīngkōnggāo《蘭室秘藏》卷中:方名:羌活清空膏組成:蔓荊子1錢,黃連3錢,羌活4錢,防風...
- 羌活柴胡湯
uócháihútāng《傷寒大白》卷三:方名:羌活柴胡湯組成:羌活、柴胡、防風、黃芩、廣皮、半夏、...
- 更多用到中藥羌活的方劑
用到中藥羌活的中成藥
- 感冒解熱沖劑
449-90處方:麻黃45g菊花45g白術45g羌活45g防風45g生姜30g石膏150g葛根90g...
- 萬靈片
g制草皮100g甘草(蜜炙)100g全蝎100g羌活100g川芎100g天麻100g石斛100g防風...
- 治傷散
101-89處方:生關白附1200g防風100g羌活100g天南星(姜礬制)200g白芷100g制法...
- 豹骨酒
頒標準:拼音名:BaoguJiu處方:豹骨20g羌活30g杜仲60g制川烏30g木瓜60g五加皮60...
- 天麻片
:WS3-B-0694-92處方:天麻56.3g羌活93.8g獨活46.9g杜仲(鹽炒)65.7g牛...
- 更多用到中藥羌活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羌活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風先入。防風省風,莫要于順氣導痰;古防風湯防風、羌活各三錢,甘草一分,水煎。入麝一厘,調服。治卒中口...
- 《普濟方》:[卷一百十五諸風門]諸風雜治
洗)天麻干蝎(生用)白花蛇肉(酥拌炒令黃)甘菊花羌活防風(去蘆頭)芎桂心白僵蠶(生用)白蘚皮木香(以...
- 《原機啟微》:[卷之下]附方
川芎防風(各三分)甘草(炙)荊芥(各二分半)桔梗羌活(各三分)芍藥(二分半)柴胡(二分)前胡薄荷黃芩...
- 《醫學入門》:[外集·卷七]婦人小兒外科用藥賦
臥不得。血風疼痛,芎人參荊芥穗;大芎散川芎一錢,羌活、枳殼、甘草各五分,赤茯苓、赤芍、酸棗仁、桂心、...
- 《普濟方》:[卷一百十四諸風門]諸風難治附論
苗)本(去土)槐膠阿膠(杵碎炒)陳皮(微炒去白)羌活(去蘆)半夏(湯洗七次姜汁浸三日炒)天南星(湯洗...
- 更多古籍中的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