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脾主后天是指人體出生后的營養、發育主要是依靠脾(胃)的消化吸收和運輸水谷精微,故稱。臨床上,凡后天營養失凋,或因病傷及脾胃者,可采用調理脾胃之法治療。[1]
脾主后天與腎主先天相對而言。《醫宗必讀》:“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入于胃,灑陳于六腑而氣至,和調于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以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所以說,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脾主后天
- 《張氏醫通》:[卷二諸傷門]虛損(傳尸)
。而仲景獨舉桂枝湯。其義何居。蓋人身之氣血。全賴后天水谷以資生。水谷入胃。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氣...
- 《內經藥瀹》:[卷十]藥制
門桂附之類是也先天之陰虛宜補腎水地茱麥味之類是也后天之陽虛宜溫胃以補氣參苓術之類后天之陰虛宜補心肝以...
- 《醫學衷中參西錄》:[一、醫方(一)治陰虛勞熱方]1.資生湯
也。然必燒熱過甚而始加之者,以此方原以健補脾胃為主,地黃雖系生用,經水火煎熬,其汁漿仍然粘泥,恐于...
- 《痧疹輯要》:[卷二]論治(上)
并錄之以作后學楷式。張隱庵曰∶痘乃先天之毒,疹屬后天之邪,先天止有水火,后天始備五行。產下發聲吮乳,...
- 《靈素節注類編》:[卷四上四診合參總論]經解
切脈即知其氣之和否也。良以先天元氣,出于少陰腎,后天谷氣,出于陽明胃,二氣會合于胸,名宗氣,宗氣達于...
- 更多古籍中的脾主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