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píng bǔ píng xiè
2 英文參考
mild reinforcing and attenuati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mild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even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uniform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平補平瀉(even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 uniform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為得氣后均勻地提插、捻轉的針刺補瀉操作方法[1]。
1.與“大補大瀉”相對的針刺手法;2.先瀉后補的針刺手法;3.不分補瀉的針刺方法。
4 與“大補大瀉”相對的針刺手法·平補平瀉
平補平瀉與“大補大瀉”相對的針刺手法[2]。《針灸大成》卷四,問刺有大小條:“有平補平瀉,謂其陰陽不平而后平也。陽下之日補,陰上之日瀉,但得內外之氣調則已。”即對陰陽不平的病癥,只要采用上提下插的補瀉法達到經氣調和即可,無需大補大瀉[2]。
5 先瀉后補的針刺手法·平補平瀉
平補平瀉指先瀉后補的針刺手法(補瀉方法[3])[2]。《神應經》:“……平補平瀉,須先瀉后補,謂之先瀉邪氣,后補真氣。”使邪去正復,陰陽平衡。
6 不分補瀉的針刺手法·平補平瀉
平補平瀉指指不分補瀉的針刺方法[2]。又稱調和法[2]。即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補瀉方法[3]。類似古代的導氣法、平針法[2]。現今多以中等強度的捻轉、提插為平補平瀉。用以治療虛實不太顯著或虛實兼有的病證[3]。
7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82.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51.
古籍中的平補平瀉
- 《針灸逢源》:[卷三群書匯粹]瀉訣補訣
疾。明見其為邪熱所致。可專行瀉法。其余諸疾只宜平補平瀉。須先瀉后補謂之先瀉邪氣。后補真氣。此乃先師不...
- 《神應經》:[補瀉手法]補訣直說
,明見其為邪熱所致,可專行瀉法。其余諸疾,只宜平補平瀉。須先瀉后補,謂之先瀉其邪,后補真氣。此乃先生...
- 《針灸集成》:[卷二]頭面部
以出血者施頭痛及眼疾赤目等癥全用瀉去其他諸癥宜平補平瀉傷風為熱者乃風為木木生火故也頭目臃腫胸脅肢滿肘...
- 《重樓玉鑰》:[卷下]論補要決
。明是邪熱所致。可專行瀉法治之。其余諸疾。只宜平補平瀉。須先瀉后補。謂之先瀉邪氣。后補真氣。此乃先師...
- 《針灸大成》:[卷四]經絡迎隨設為問答(楊氏)
言∶近氣不失,遠氣乃來。問∶刺有大小。答曰∶有平補平瀉,謂其陰陽不平而后平也。陽下之曰補,陰上之曰瀉...
- 更多古籍中的平補平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