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pí máo
2 英文參考
coa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u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kin and hai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kin and hai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皮毛(skin and hair)是皮與毛之合稱[1]。皮,即皮膚,被覆人體表面,直接與外界環境相接觸的組織;毛,附著于皮膚的毫毛[1]。皮毛具有防止外邪侵入,調節人體津液與體溫的功能,并能輔助呼吸[1]。
4 肺與皮毛的關系
《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論》:“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皮毛與肺敷布的衛氣有密切關系[2][3]。肺衛之氣足,則肌表固密,身體抵抗力強,不易受外邪侵襲[2][3]。肺衛之氣虛,則皮毛腠理疏松,易受風寒侵襲,而出現呼吸系統癥狀[2][3]。肌表不固,津液外泄,還可以發生自汗、盜汗等癥[2][3]。
4.1 肺合皮毛
肺合皮毛指五臟與體表組織的關聯之一[4]。肺合皮毛是指五臟與五體相合之一[5]。肺氣主表,故合于皮毛[5][4]。皮毛為一身的外衛,靠肺散布衛氣以溫養,肺氣足則衛外固密,邪不易干;皮毛的散氣作用,也與肺司呼吸有密切關系,故稱相合[4]。《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論》:“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
4.2 肺主皮毛
肺主皮毛指肺與皮毛在人體生理、病理上的關系。肺主氣,司呼吸,為體內外氣體交換的主要器官;而皮毛之汗孔也有散氣(調節呼吸)的作用[6]。肺還有散布衛氣、外衛肌表的功能[6]。如肺氣虛,肌表不固,可見自汗;衛外之氣不足,肌表易受風寒侵襲,發生咳嗽等癥。皮毛賴肺氣的溫煦,才能潤澤。如肺虛,則皮毛就會憔悴枯槁[6]。
出《黃帝內經素問·痿論》。
5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16.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40.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85.
-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7.
- ^ [6]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6.
古籍中的皮毛
- 《醫經原旨》:[卷一]臟象上第三
故曰“氣之本”。肺藏魄,故曰“魄之處”。肺主身之皮毛,故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肺金以太陰之氣而居陽分,...
-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二]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暑傷形。(喜怒由內發。故傷陰陽之氣。外淫之邪。由皮毛而入于肌絡臟腑。故寒暑傷形。馬氏曰。舉喜怒而凡憂...
-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一]陰陽應象大論第五篇
勝也。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西方生燥,天也。燥生金,金生辛...
- 《內經知要》:[卷下]三、病能
氣熱而潰。氣者,肺所治也,不清則金化不行,鼻與皮毛皆肺主之,故鼻柱壞,色敗者,皮毛槁也。《脈要精微...
- 《古本難經闡注》:正文
難曰。脈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
- 更多古籍中的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