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輔穴·配穴
配穴與主穴對舉。又稱輔穴。指協助主穴或加強主穴功效并具有治療兼證作用的穴位。例如:腰痛的針灸治療,一般取用腎俞、委中為主穴,配腰陽關以助陽散寒化濕,配陽陵泉舒筋,三陰交活血,太溪補腎等。[1]
5 穴位間的相互搭配·配穴
配穴指穴位間的相互搭配。例如:脾虛型子宮下垂,可以用固攝胞宮的穴位與益氣升陽的穴位同用,如維道、氣海、三陰交、百會等。[1]
參見配穴法:
配穴法指針灸臨床治病時穴位的配伍方法,常用的有:表里配穴法、陰陽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左右配穴法、遠近配穴法等。古代文獻中還有主客原絡配穴法、八脈八穴配穴法、子母補瀉法、瀉南補北法等。此外,子午流注、靈龜八法,則是一種特殊的按時配穴法。語見《針灸大成》。[2]
6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配穴
- 《針經指南》:手足三陰三陽表里支干配合
經配手陽明大腸經相為表里立手為上∶手太陰肺經,五穴為陰穴,大指內側角起,少商、魚際、太淵、經渠、尺...
- 《普濟方·針灸》:[卷二針灸門]手足三陰三陽表里支干配合
配手陽明大腸經。相為表里。立手為上。手太陰肺經五穴為陰穴從大陽穴。從大指次指內側角起。商陽二間三間...
- 《驗方新編》:[卷二十一引痘略]按經取穴論
主氣,諸藥入膽經氣分者,并入三焦,惟點兩臂三穴,蓋取配合上、中、下三焦,其理最妙。《內經》曰∶上焦...
- 《絳雪園古方選注》:[中卷內科丸方]玉真丸
梧子大,陰干,每服二十丸,姜湯或米飲下,更灸關元穴玉真丸,治腎厥頭痛之圣藥也。頭以配天,三陰三陽、...
- 《難經集注》:[卷之四]臟腑井俞第十二(凡七首)
。亦十一之氣相因而成也。天得六。謂天屬陽。以陰數配之。地得五。謂地屬陰。以陽數配之。而成陰陽也。人...
- 更多古籍中的配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