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pèi wǔ
2 英文參考
concerted applica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ynerg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ompatibility of medicine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3 英文翻譯
combination
解釋:use various medicinals jointly in a formula or preion for producing the desire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reducing toxic or side effects
4 中文解釋
配伍(concerted application、synergy[1])指根據治療目的和藥性特點,選擇運用相應的理論原則,配合應用藥物的方法[1]。即采取兩種或兩種以上中藥組合成方,以增效減毒、提高療效的中醫主要用藥形式[1]。
中藥通過配伍,可以對較復雜的病情予以全面照顧,同時又可利用藥物間的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而獲得安全及更高的療效。古代醫家經過長期認識與實踐,對藥物的配伍關系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并將其總結概括為以下六個方面。
(1)相須:即性能相類似的藥物相伍為用,可起協同作用,增強療效。如石膏、知母合用以增強清熱瀉火之力。
(2)相使:即性能不相同的藥物相伍為用,能互相促進,增強療效。如補氣之黃芪與利水之茯苓合用,能增強補氣利水之功。
(3)相畏:即一種藥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抑制。如半夏和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減輕或消除,所以說半夏和南星畏生姜。
(4)相殺: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如防風殺砒霜的毒,,綠豆能解巴豆的毒,所以說防風殺砒霜,綠豆殺巴豆。
(5)相惡:即兩種藥物合用,能互相牽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喪失藥效。如生姜惡黃芩,人參惡萊菔子。
(6)相反:即兩種藥物合用后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烏頭反半夏,甘草反蕪花。
以上六個方面中,相須,相使屬藥物的協同作用;相畏相殺屬藥物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相惡、相反屬藥物配伍禁忌。
此外,尚有不用其它藥物輔助,依靠單味藥發揮作用的,叫單行,如獨參湯及其它單方。
5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配伍
- 《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熱藥](二)清熱涼血、退骨蒸
低燒難退,斷續不絕。丹皮、地骨、青蒿、竹葉。分別配伍、隨癥而設。用之得宜,收效尚捷。白薇涼降,能清血...
- 《本草征要》:[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五)咽喉科用藥
肺、三焦二經。瀉火消痰,清熱除煩。急癥關下喉痹,配伍牡丹射干。朱丹溪謂梔子瀉三焦火,解熱郁,行結氣。...
- 《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發散藥、退熱藥](一)溫散風寒
宜。治受之藿香正氣散,治香港腳之雞鳴散,均作如此配伍。又可外治,孕婦嘔吐不止,以梗、葉煮水,嗅吸其蒸...
- 《傷寒論辯證廣注》:[卷之二]纂注傷寒例
斗指艮。(艮者。土木之氣。主濕與風。位居東北。不配臟腑。)雨水正月中。指寅(寅為少陽相火之氣。主熱...
- 《古本難經闡注》:正文
。使學人難憑。如喻嘉言李士材張介賓相因而言大小腸配兩寸為非。改配尺為是。又云。此非出于難經。乃高陽...
- 更多古籍中的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