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3 概述
胬肉攀睛(pterygium[2])為病名[3]。見《銀海精微》。又名胬肉侵睛(出《秘傳眼科龍木論》)、瘀肉攀睛[3]、攀睛(見《原機啟微》)、胬肉扳睛(見《一草亭目科全書》)、老肉攀睛、目中胬肉(《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是指以目中胬肉由眥角長出,橫貫白睛,攀侵黑睛為主要表現的眼病[4]。胬肉攀睛生于大眥者較為多見,也有生于小眥者,亦可大小眥同時發生。男多于女。常見于成年人,特別是老年人及戶外工作者。病變進行緩慢,往往要經過數月或數年始侵入黑睛,甚者可掩及瞳神,影響視力,亦有停止發展者。
4 攀睛的病因病機
攀睛多由心、肺二經風熱壅盛,氣血瘀滯而成;亦有屬陰虛火炎者[3]。
一、心肺兩經風熱壅盛。
三、過度勞欲,耗損心陰,暗奪腎精,水不制火,以致虛火上炎。以上諸因,皆可導致脈絡瘀滯,血壅于眼。此外眼裂部位白睛易受風沙、煙灰或陽光之類物理刺激,可加速胬肉的滋生。
5 攀睛的癥狀
攀睛患者眥部血脈叢生,胬肉似昆蟲翼狀,橫貫白睛,漸侵黑睛,甚至掩及瞳神,自覺磣澀不適,影響視力[3]。
患者瞼裂部位的白睛上起膜,漸漸變厚,有血絲相伴,紅赤高起,而成胬肉。漸向黑睛攀侵。胬肉多呈三角形,自眥角開始,橫向白睛的寬大部分稱體部,攀向黑睛的尖端稱為頭部。
如自覺眼部澀癢,胬肉頭尖高起而體厚,赤瘀如肉,發展較為迅速,每可侵及黑睛中央,障漫黑睛則視而不見。如澀癢不著,胬肉頭平而不高起,體亦菲薄如蠅翅,色白或淡紅,多發展緩慢,或始終停止在黑睛邊緣部,不影響視力。
攀睛以發自大眥者居多[3]。
6 攀睛的診斷
一、近眥部的白睛表層,生有翼狀肉膜向黑睛攀侵,多發于內眥。
二、若胬肉頭尖體厚,赤脈粗大,紅赤明顯,尖端隆起,向黑睛攀侵,發展迅速者,稱為進行期。
三、若胬肉頭齊體薄,赤脈細小,紅赤不顯或微紅赤,尖端扁平,發展緩慢者,稱為靜止期。
四、自覺癥狀不明顯,進行期或伴有眼澀不適,眵淚交加。
7 需要與攀睛相鑒別的疾病
7.1 黃油癥
《證治準繩·七竅門》認為黃油癥由肺脾濕熱所致。癥見眼裂部白睛表面,黑睛內、外側有淡黃色隆起,狀如脂膜,浮嫩微皺,狀呈三角形,尖端向著眥角,但不與眥角相連,亦無赤絲攀附,不癢不痛,不侵及黑睛,故不影響視力。類似西醫學的瞼裂斑。無須治療。
7.2 流金凌木
白睛與黑睛表面之間呈膜狀或條索狀粘連者,稱流金凌木。多在睛珠外傷(尤其是酸、堿性腐蝕傷)或黑睛邊緣生翳后形成。其部位不定,不限于瞼裂部,亦無發展趨勢,不紅不腫。由于常常只有頭部視黑睛發生粘連,故可用探針在其頸部下順利通過,而不象胬肉攀睛那樣與周圍組織粘著。類似于西醫學的假性胬肉,無需治療。
8 攀睛的治療
本病胬肉色白體薄者,多采取眼部點藥為主;色赤體厚,眵淚多者,則加內服藥。辨證有風熱、實熱與虛熱之分,實者宜瀉,虛者宜降,自當分別對待。如藥物無效,發展較快者,當采用手術治療。
8.1 辨證治療
8.1.1 心肺風熱
胬肉攀睛·心肺風熱證(pterygiumwith pattern of wind-heat in heart and lung)是指心肺風熱,以患眼眵淚較多,眥癢羞明,胬肉初生,漸漸長出,攀向黑睛,赤脈密布,舌苔薄黃,脈浮數為常見癥的胬肉攀睛證候[4]。
8.1.1.1 癥狀
胬肉初生,漸見脹起,赤脈集布,多眵多淚,癢澀羞明,舌苔薄黃。
8.1.1.2 證候分析
眼珠暴露于外,易于感邪,外感風熱,故多眵淚,癢澀羞明;邪客經絡,故經絡瘀滯,胬肉脹起。
8.1.1.3 治法
8.1.1.4 方藥治療
梔子勝奇散加減:方中蒺藜、蟬蛻、谷精草、草決明、菊花、密蒙花、蔓荊子、木賊祛風熱、退翳膜;荊芥、川芎、羌活、防風祛風散邪,泄其壅滯;梔子、黃芩、甘草清熱瀉火。夏秋之間,紅赤多眵,便結脈洪者,可去密蒙花、羌活,加大黃。
8.1.2 脾胃實熱
胬肉攀睛·脾胃積熱證(pterygiumwith pattern of heat accumulation in spleen-stomach)是指脾胃積熱,以患眼癢澀不適,甚則癢痛難睜,眵多黏結,胬肉頭尖高起,體厚而大,赤脈如肉,發展迅速,溺赤便秘,舌紅苔黃,脈數為常見癥的胬肉攀睛證候[4]。
8.1.2.1 癥狀
胬肉頭尖高起,體厚而大,赤瘀如肉,生長迅速,癢澀不舒,眵多粘結,口渴欲飲,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洪數。
8.1.2.2 證候分析
嗜食五辛酒漿,以致脾胃結熱,邪熱上攻,壅滯眼絡,加上風塵刺激,瘀滯尤甚,故致胬肉高起,眵多粘結;脾胃熱盛,故口渴欲飲,便結苔黃。
8.1.2.3 治法
瀉熱通腑。
8.1.2.4 方藥治療
瀉脾除熱飲加減。方中大黃、芒硝、黃連、黃芩瀉熱通腑;車前子、茺蔚子瀉熱通滯;防風、桔梗疏風散邪,載藥上行。如體不虛者,用本方去黃芪,加玄參、夏枯草,以加強瀉熱散結之功。
8.1.3 陰虛火旺
胬肉攀睛·陰虛火旺證(pterygiumwith pattern of yin deficiency and fire effulgence)是指陰虛火旺,以患眼澀癢間作,胬肉淡紅菲薄,時輕時重,心中煩熱,口舌干燥,舌紅,少苔,脈細為常見癥的胬肉攀睛證候[4]。
8.1.3.1 癥狀
胬肉淡紅,時輕時重,澀癢間作,心中煩熱,口干舌燥。
8.1.3.2 證候分析
過度勞欲,陰精暗耗,水不制火,虛火上炎于目,則胬肉淡紅,微有澀癢;虛熱擾心,故心中煩熱;熱灼津液,故口干舌燥。
8.1.3.3 治法
滋陰降火。
8.1.3.4 方藥治療
知柏地黃丸加減:方用地黃滋補腎陰,山萸肉補肝腎,澤瀉泄腎利濕,使地黃補而不膩;牡丹皮瀉火祛瘀;知母、黃柏瀉虛火。如心煩、失眠顯著者,加麥冬、五味子、酸棗仁等。
8.2 外治法
8.2.1 點眼藥法
8.2.2 手術治療
胬肉發展較速,侵入黑睛,有掩及瞳神趨勢者,須行手術。由于手術后容易復發,故手術必須認真對待。術前要仔細考慮,術時務求徹底,以減少復發的可能性。
8.2.2.1 胬肉埋藏術
進行性胬肉已侵入到黑睛邊緣2毫米以上者,宜手術治療。按外眼術前常規消毒、鋪巾、置開瞼器。用針麻或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潤麻醉(針麻可于結膜下注射少許生理鹽水)。于球結膜和胬肉之間,在角膜胬肉的頸部剪開結膜,用細絲線(或虹膜整復器)穿過貼角鞏膜緣的胬肉頸部,將線緊貼角膜面并向角膜中央作拉鋸式分離,使胬肉頭部與角膜組織分開,用刀將角膜面殘留的胬肉組織刮除干凈。
再將胬肉的體部與鞏膜分離,潛行分離上部或下部的球結膜達穹窿部,然后用縫線穿過胬肉頭部(縫線的兩端穿縫針),分別將兩根縫線自結膜下潛行至上方或下方穹窿部,并穿出結膜面,結扎縫線以固定之。涂消炎眼藥膏,加眼墊包扎術眼,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5~6天拆線。
8.2.2.2 胬肉切除結膜辦移補術
按外眼術前常規消毒、鋪巾、置開瞼器。用針麻或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潤麻醉(針麻可于結膜下注射少許生理鹽水)。用鑷子夾住胬肉頸部,以小刀片或三角刀緊貼角膜面將胬肉頭分離,切勿過深,以免過多傷及角膜實質。再用眼科小剪沿其體部與鞏膜之間作鈍性分離,并剪開胬肉兩側球結膜,在距離角膜緣5~6毫米處將胬肉剪除。清除鞏膜面的變性組織,并用小剪刀從球結膜切口分別將上下結膜略作潛行分離,沿角膜緣剪開上方之球結膜約4~5毫米,再順上側球結膜創緣平行方向剪開球結膜,根據胬肉體的寬度,做成一條約為(4~5)毫米×(6~8)毫米大小的結膜辦。將下方球結膜沿角膜緣剪開l一2毫米,使球結膜稍后移,然后將上方之結膜辦扭轉向下與下方球結膜創緣對合,間斷縫合2~3針,靠近角膜側須固定于鞏膜淺層,使角膜緣側的鞏膜下方的球結膜暴露2~3毫米。術畢涂消炎眼藥膏,眼墊包封術眼,每日換藥一次,換藥時須注意觀察角膜創面有無感染,5~6天拆線。
9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81.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61.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治療攀睛的穴位
- 淚腔
故名睛明。睛明穴主治眼目等疾患,如目赤腫痛,胬肉攀睛,淚出多眵,疳眼雀目,內外翳障,視物不明,青盲,...
- 淚孔
故名睛明。睛明穴主治眼目等疾患,如目赤腫痛,胬肉攀睛,淚出多眵,疳眼雀目,內外翳障,視物不明,青盲,...
- 淚空
故名睛明。睛明穴主治眼目等疾患,如目赤腫痛,胬肉攀睛,淚出多眵,疳眼雀目,內外翳障,視物不明,青盲,...
- 少澤
澤。主治頭痛,目翳,角膜炎,結膜炎,白內障,胬肉攀睛,咽喉腫痛,乳癰,乳腺炎,婦人產后乳汁不足,昏迷...
- 小吉
澤。主治頭痛,目翳,角膜炎,結膜炎,白內障,胬肉攀睛,咽喉腫痛,乳癰,乳腺炎,婦人產后乳汁不足,昏迷...
- 更多治療攀睛的穴位
治療攀睛的方劑
- 紅眼藥
ngyǎnyào處方:朱砂、生月石、制爐甘石、海螵蛸、冰片。功能主治:胬肉攀睛。摘錄:《中醫眼科學》...
- 黃風菊花湯
前子梔子大黃黃芩細辛桔梗連翹功能主治:治初起胬肉攀睛。用法用量:上藥水煎,半饑時溫服。摘錄:《銀海精...
- 柏香丸
附(制)制法:上藥研末,水泛丸。功能主治:治胬肉攀睛,或眼生血疣。用法用量:每服6克。摘錄:《銀海指...
- 撥風云膏
上,盆覆出汗為度,次日用箸箸包裹收之。功能主治:攀睛云翳,火眼,胬肉攀睛,眼絆紅絲。用法用量:方中熊...
- 海螵蛸丸
蠟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外障眼,及赤翳貫瞳人攀睛等。用法用量:每用1丸,安在大眥上。立奔障翳所,...
- 更多治療攀睛的方劑
治療攀睛的中成藥
- 八寶撥云散
10頁)。功能與主治清熱散瘀,消云退翳。用于胬肉攀睛,去翳濕癢。用法與用量取本品少許,用冷開水或乳汗...
- 八寶眼藥
,明目止痛。主暴發火眼,兩目腫痛,云翳遮蓋、胬肉攀睛,羞明畏光,眼邊赤爛。用法用量:用玻璃棍蘸涼水,...
- 黃連羊肝丸
用于肝火旺盛,目赤腫痛,視物昏暗,羞明流淚,胬肉攀睛。用法與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9g(18丸),大...
- 白敬宇眼藥
消腫止癢。用于暴發火眼,眼邊刺癢,潰爛腫痛,胬肉攀睛,云翳多蒙,視物昏花,迎風流淚。用法與用量:取少...
- 定心丸
遠志1分(去心),麥門冬1兩(去心)。主治:胬肉攀睛,或先赤爛多年,肝經為風熱所沖而成,或癢或痛,或...
- 更多治療攀睛的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