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niú xī
2 英文參考
achyranthes[朗道漢英字典]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朗道漢英字典]
bidentate achyranthe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achyranthis radix[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twotoothed achyranthes roo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牛膝為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1]。為莧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 的干燥根[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twotoothed achyranthes root(《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牛膝的別名
7 來源及產地
莧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的根[1]。主產河南[1]。
8 性味歸經
9 功能主治
牛膝生用活血,行瘀,消腫,治經閉,痛經,癥瘕,產后瘀積腹痛,淋痛,尿血,高血壓,喉痹,癰腫[1]。酒制補肝腎,強筋骨,治寒濕痿痹,腰脊酸痛,足膝軟弱[1]。
牛膝為眼科常用活血祛瘀藥,具有活血祛瘀,引血下行,補肝明目的功效:
(1)用于眼底脈絡郁滯、血行不暢,眼內出血日久,難以消散者,常與桃仁、紅花、枳實等配伍,如血府逐瘀湯。
(2)用于肝陽上亢,陰虛火旺,血熱妄行所引起的白睛溢血,血灌瞳神,眼底出血等。本品能引血下行,常與白茅根、蒲黃、藕節等合用。
(3)用于肝腎不足所致的視瞻乏力,能近怯遠,能遠怯近等。常與菟絲子、楮實子、枸杞子等配伍使用。
10 牛膝的用法用量
煎服:9~15g[1]。
11 使用注意
孕婦忌服[1]。
孕婦及月經過多者忌用。
12 運用
13 化學成分
本品含三萜皂苷(其中一個苷元是齊墩果酸)、多量鉀鹽、蛻皮甾酮、牛膝甾酮(Inokosterol),又含β-谷甾醇、豆甾醇、β-香樹脂醇、氨基酸、琥珀酸等[1]。
14 藥理作用
本品總皂苷或苯提取物具有明顯的抗生育作用。醇浸液對大鼠實驗性關節炎有抑制作用[1]。對小鼠實驗性疼痛(扭體反應)有一定緩解作用[1]。流浸膏對多種動物子宮有興奮作用,少數為抑制(因動物種類不同)[1]。流浸膏對狗、兔有短暫降壓和輕度利尿作用,并能抑制心臟和腸管的收縮[1]。
15 牛膝的藥典標準
15.1 品名
牛膝
Niuxi
ACHYRANTHIS BIDENTATAE RADIX
15.2 來源
本品為莧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曬至于皺后,將頂端切齊,曬干。
15.3 性狀
本品呈細長圓柱形,挺直或稍彎曲,長15~70cm,直徑0.4~1cm。表面灰黃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細縱皺紋、排列稀疏的側根痕和橫長皮孔樣的突起。質硬脆,易折斷,受潮后變軟,斷面平坦,淡棕色,略呈角質樣麗油潤,中心維管束木質部較大,黃白色,其外周散有多數黃白色點狀維管束,斷續排列成2~4輪。氣微,味微甜而稍苦澀。
15.4 鑒別
(1)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扁平細胞,切向延伸。栓內層較窄。異型維管束外韌型,[3]斷續排列成2~4輪,最外輪的維管束較小,有的僅1至數個導管,束間形成層幾連接成環,向內維管束較大;木質部主要由導管及小的木纖維組成,根中心木質部集成2~3群。薄壁緬胞含有草酸鈣砂晶。
(2)取本品粉末4g,加80%甲醇50ml,加熱回流3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5ml,微熱使溶解,加在Dl01型大孔吸附樹脂柱(內徑為1.5cm,柱高為15cm)上,用水100ml洗脫,棄去水液,再用20%乙醇100ml洗脫,棄去洗脫液,繼用80%乙醇10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干,殘渣加80%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牛膝對照藥材4g,同法制
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伊蛻皮甾酮對照品、人參皂苷Ro對照品,加甲醇分別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4~8μl、對照藥材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一水一甲酸(7:3:0.5:0.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5.5 檢查
15.5.1 水分
不得過1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H第一法)。
15.5.2 總灰分
不得過9.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K)。
15.5.3 二氧化硫殘留量
照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U)測定,不得過400mg/kg。[4]
15.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水飽和正丁醇作溶劑,不得少于6.5%,
15.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D)測定。
15.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一水一甲酸(16:84:0.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0nm。理論板數按β-蛻皮甾酮峰計算應不低于4000。
15.7.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β-蛻皮甾酮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15.7.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l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加水飽和正丁醇30ml,密塞,浸泡過夜,超聲處理(功率300W,頻率40kHz) 30分鐘,濾過,用甲醇10ml分數次洗滌容器及殘渣,合并濾液和洗液,蒸干,殘渣加甲醇使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15.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1,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β-蛻皮甾酮(C27H4407)不得少于0.030%。
15.8 牛膝飲片
15.8.1 炮制
15.8.1.1 牛膝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除去殘留蘆頭,切段,干燥。
本品呈圓柱形的段。外表皮灰黃色或淡棕色,有微細的縱皺紋及橫長皮孔。質硬脆,易折斷,受潮變軟。切面平坦,淡棕色或棕色,略呈角質樣而油潤,中心維管束木部較大,黃白色,其外圍散宥多數黃白色點狀維管束,斷續排列成2~4輪。氣微,味微甜而稍苦澀。
15.8.1.1.1 浸出物
同藥材,不得少于5.0%。
15.8.1.1.2 鑒別、檢查、含量測定
同藥材。
15.8.1.2 酒牛膝
取凈牛膝段,照酒炙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D)炒干。
本品形如牛膝段,表面色略深,偶見焦斑。微有酒香氣。
15.8.1.2.1 浸出物
同藥材,不得少于4.0%。
15.8.1.2.2 鑒別、檢查、含量測定
同藥材。
15.8.2 性味與歸經
苦、甘、酸,平。歸肝、腎經。
15.8.3 功能與主治
逐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用于經閉,痛經,腰膝酸痛,筋骨無力,淋證,水腫,頭痛,眩暈,牙痛,日瘡,吐血,衄血。
15.8.4 用法與用量
5~12g。
15.8.5 注意
孕婦慎用。
15.8.6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防潮。
15.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6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3.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國家藥典委員會.關于勘誤《中國藥典》2010年版有關內容的通知(國藥典綜發〔2010〕246號).2010-09-28.
- ^ [4]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二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用到中藥牛膝的方劑
- 生牛膝酒
ījiǔ《千金》卷三:別名:單行生牛膝酒組成:生牛膝5兩。主治:產后腹中苦痛。用法用量:酒5升,煮取...
- 牛膝湯
AchyranthisDecoction;概述:牛膝湯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二十五首。《備急千金要...
- 五將丸
普濟方》卷二四六引《仁存方》:組成:仙靈脾1兩,牛膝1兩半(酒浸),生木瓜1個,萆薢1兩半,狗脊1兩...
- 牛車散
拼音:niúchēsǎn《醫學集成》卷三:組成:白芍1兩,牛膝1兩,前仁3錢,黃柏2錢。主治:赤帶。...
- 牛膝四物湯
拼音:niúxīsìwùtāng《金鑒》卷四十:組成:四物湯倍加牛膝。主治:溺血。...
- 更多用到中藥牛膝的方劑
用到中藥牛膝的中成藥
- 木瓜片
川芎80g白芷80g威靈仙80g狗脊(制)40g牛膝160g雞血藤40g海風藤80g人參40g制川烏...
- 加味天麻膠囊
0g羌活100g木瓜30g獨活50g地黃160g牛膝60g穿山龍50g杜仲(鹽炒)70g千年健20g...
- 追風活血膏
-B-0347-90處方:骨碎樸50g川烏50g牛膝50g肉桂50g海龍30g秦艽50g乳香(制)1...
- 羅布麻降壓片
0g夏枯草80g鉤藤80g澤瀉70g珍珠母50g牛膝50g山楂50g菊花50g制法:以上八味,珍珠母...
- 無比山藥丸
肉蓯蓉(酒浸)四兩,茯神(一方作茯苓)、巴戟天、牛膝、山茱萸、干地黃、澤瀉、赤石脂各一兩。制法:上藥...
- 更多用到中藥牛膝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牛膝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風順氣丸車前子、郁李仁、白檳榔、火麻仁,菟絲子、牛膝、山藥、山茱萸各二兩,枳殼、防風、獨活各一兩,酒...
- 《普濟方》:[卷三百三十三婦人諸疾門]月水不通
物。虛乏黃瘦。溫經湯(出指南方)治經道不通。人參牛膝甘草(各一兩)當歸芍藥牡丹皮白術官桂芎(各二兩)...
- 《普濟方》:[卷二十九腎臟門]腎虛(附論)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五味子(三分)牛膝(三分去苗)蛇床子(三分)牡蠣(一兩燒為粉)柏子...
-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牛膝
釋名】牛莖(《廣雅》)、百倍弘景曰∶其莖有節,似牛膝,故以為名。時珍曰∶《本經》又名百倍,隱語也,言...
- 《景岳全書》:[卷之五十四書集·古方八陣]和陣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溫酒調服。一方加杜仲、牛膝、桃仁、續斷亦可。(丹溪)玄桂丸治死血留胃脘,當...
- 更多古籍中的牛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