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扭傷(sprain[1])為病名[2][3]。是指旋轉、牽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協調的收縮等間接暴力,使關節突然發生超出生理范圍的活動時,引起肌肉、肌腱、韌帶、筋膜、關節囊等組織產生撕裂、斷裂或移位等,以局部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皮色紫青為主要表現的損傷性疾病[1]。屬祖國醫學“傷筋”范疇[3]。
4 病因病機
扭傷常見于人體諸大關節部位,如肩、腕、膝、踝,以及髖、肘等關節部位。多因劇烈運動或負重不當、跌撲以及過度扭曲等原因所致[3]。
5 癥狀
關節受外力作用超過正常活動范圍,引起關節囊、韌帶和肌腱過度伸張,甚至破裂,出現局部血腫、疼痛和功能障礙[3]。
6 診斷要點
扭傷多發生于頸、肩、肘、腕、腰、髖、膝、踝等部位,臨床上表現不盡相同,但它們共同的診斷要點是:
②局部軟組織疼痛,活動時加重,少數患者局部腫脹,或有明顯血腫[3]。
7 扭傷的病因病機
扭傷多由劇烈運動或負重不當,或不慎跌仆、外傷、牽拉和過度扭轉等原因,引起肌肉、肌腱、韌帶、血管等軟組織痙攣、撕裂、瘀血腫脹,以致氣血壅滯局部而成。
8 扭傷的辨證分型
扭傷部位因瘀阻而腫脹疼痛,傷處肌膚青紫,患肢關節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礙,常伴局部熱痛。
新傷:局部微腫,肌肉壓痛,肌膚發紅則傷勢較輕;如腫脹高起,皮色紫紅,關節屈伸不利,疼痛劇烈,示傷勢較重,或有瘀血留滯。
陳傷:一般腫脹不明顯,以疼痛、關節功能障礙為主,常因風寒侵襲或勞作而反復發作。
9 扭傷的治療
9.1 方藥
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絡[2]。內服壯筋養血湯或復元活血湯;外敷梔乳散及海桐皮湯熏洗,亦可配合針灸、按摩治療[2]。
9.2 刺灸法
頸部扭傷多取風池、天柱、大杼、后溪等穴;肩部扭傷多取肩髃、肩貞等穴;肘部扭傷取曲池、小海、天井等穴;腕部扭傷取陽池、陽溪、陽谷等穴;腰部扭傷多取腎俞、志室、委中、腰陽關、大腸俞等穴;髖部扭傷多取環跳、秩邊、居髎、承扶等穴;膝部扭傷多取膝眼、梁丘、陽陵泉、委中等穴;踝部扭傷多取解溪、昆侖、丘墟等穴[3]。針用強刺激瀉法,并可針后施灸,或用三棱針點刺放血,加拔火罐等[3]。
9.2.1 治則
活血止痛、祛瘀消腫
9.2.2 處方
肩部——肩髃 肩髎 肩貞,肘部——曲池 小海 天井,腕部——陽池 陽溪 陽谷,腰部——腎俞 腰陽關 委中,髖部——環跳 秩邊 居髎,膝部——膝陽關 梁丘 血海 膝眼,踝部——解溪 昆侖 丘墟
9.2.3 方義
扭傷主要由氣血壅滯而致局部腫脹疼痛,治療當取近部腧穴以行氣血、通經絡。傷勢較重者,可循經近刺和遠刺相結合。
9.2.4 隨證配穴
9.2.5 操作
新傷毫針刺,瀉法,或用粗針點刺放血;陳傷毫針刺,溫通手法,或留針加灸,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
9.3 撥罐法
9.3.1 選穴
9.3.2 方法
皮膚針重叩腫脹明顯部位至微出血,或用粗針點刺出血,加拔火罐,每次留罐10~15min。適用于新傷局部血腫明顯,陳傷瘀血久留等癥。
9.4 耳針法
9.4.1 選穴
9.4.2 方法
毫針刺,中強刺激,每次留針10~30min,每日1次。
10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29.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11.
治療扭傷的穴位
- 腰痛點
當腕橫紋與掌指關節中點處,一側二穴。主治腰腿痛,扭傷,急性腰扭傷,手背紅腫熱痛,小兒急、慢驚風,頭痛...
- 腹
。主治病癥:耳穴·腹主治腹痛、腹脹、腹瀉、急性腰扭傷。刺激方法:一般用毫針、埋針、壓籽法、溫灸法、刺...
- 后溪
肘五指盡痛,落枕,尺神經麻痹,肋間神經痛,急性腰扭傷,肩關節周圍炎,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攣急,小指...
- 飛處
分泌不足,上肢麻痹癱瘓,肩背部軟組織損傷,急性腰扭傷,肋間神經痛,肺炎,心肌炎,急性舌骨肌麻痹等。支...
- 支溝
分泌不足,上肢麻痹癱瘓,肩背部軟組織損傷,急性腰扭傷,肋間神經痛,肺炎,心肌炎,急性舌骨肌麻痹等。支...
- 更多治療扭傷的穴位
治療扭傷的方劑
- 大黃白芷
泡1日后,即可飲用。功能主治:據報道,用本方治療扭傷腰痛,一般只須服1~2日,病即告愈,用之臨床,屢...
- 外敷接骨散
然銅、大黃、地鱉蟲各等分。主治:骨折、骨碎及筋絡扭傷。用法用量:飴糖、蜜糖或凡士林調敷。制備方法:上...
- 接骨藥膏
功能主治: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主閉合性骨折,關節扭傷,軟組織挫傷。用法用量:先將骨折復位,小夾板固定...
- 雙柏散
,側柏2斤。功效: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主治:跌打扭傷,筋肉腫痛,發紅;各期闌尾炎有包塊者。用法用量:...
- 跌打扭傷散
ⅠB)。功能與主治: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用于各種扭傷、外傷腫痛。用法與用量:外用,用酒或40%乙醇調...
- 更多治療扭傷的方劑
治療扭傷的中成藥
- 跌打扭傷散
ⅠB)。功能與主治: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用于各種扭傷、外傷腫痛。用法與用量:外用,用酒或40%乙醇調...
- 鐵棒錘止痛膏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腫痛,跌打扭傷,神經痛等。用法與用量貼患處。注意對橡皮膏過敏者...
- 傷痛舒
與主治:活血消腫,散寒止痛。用于急性軟組織挫傷、扭傷、風濕痹痛、腱鞘炎、肌肉勞損等癥。用法與用量:貼...
- 吊筋藥
0頁)。功能與主治:舒筋活血,消腫止痛。用于內氣扭傷,局部腫痛。用法與用量:外用,用白酒和面粉或雞蛋...
- 外傷止痛膏
消腫化瘀,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損傷早期、軟組織急性扭傷、挫傷等各種外傷性瘀腫、疼痛。用法與用量:外用。...
- 更多治療扭傷的中成藥
扭傷相關藥物
- 跌打扭傷散
藥藥品。【功能主治】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用于各種扭傷、外傷腫痛。【用法與用量】外用,用酒或40%乙醇...
- 麝香祛痛搽劑
按摩5~10分鐘至患處發熱,一日2~3次;軟組織扭傷嚴重或有出血者,將藥液浸濕的棉墊敷于患處。【不良...
- 雙氯芬酸鈉片
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3.腰背痛、扭傷、勞損及其他軟組織損傷。4.急性痛風。5.痛經或...
- 雙氯芬酸鈉緩釋片
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3.腰背痛、扭傷、勞損及其他軟組織損傷。4.急性痛風。5.痛經或...
- 布洛芬緩釋混懸劑
。2.可用于減輕或消除以下疾病的疼痛或炎癥(1)扭傷、勞損、肩周炎、滑囊炎、肌腱及腱鞘炎。(2)痛經...
- 更多扭傷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扭傷
- 《本草易讀》:[本草易讀卷七]蠶沙三百五十二
)月經久閉,炒黃四兩,酒煎沸去渣溫服。(第五。)扭傷閃出骨竅,炒黃四兩,綠豆粉四兩炒黃,枯礬二兩為末...
- 更多古籍中的扭傷